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青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1篇蛋白产物
  • 1篇凋亡
  • 1篇凋亡基因
  • 1篇针吸
  • 1篇针吸穿刺
  • 1篇乳腺癌P53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淋巴结穿刺
  • 1篇淋巴结结核
  • 1篇酶链反应
  • 1篇结核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机构

  • 4篇苏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袁晓璞
  • 4篇李青
  • 3篇谈敏
  • 3篇陈同钰
  • 3篇陈元栋
  • 3篇鲁常青
  • 1篇路向前
  • 1篇王奇

传媒

  • 4篇苏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癌中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产物的表达及意义
1997年
bcl—2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过程,从而导致肿瘤发生。为了检测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枸椽酸—ABC——微波免疫组化技术.对87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进行bcl—2癌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结果显示:bcl—2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63.22%,其表达与ER、PR状况关系密切(均P<0.001);随着肿瘤病理学级别的升高,bcl—2蛋白表达率下降。bcl—2蛋白表达在区域淋巴结无转移组比淋巴结有转移组高(P<0.001),bcl—2阳性表达率在术后生存期≥5年组比<5年组高,且较少发生原位复发及脏器转移,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bcl—2蛋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并与好的预后因素相联系。
鲁常青陈同钰袁晓璞谈敏陈元栋李青
关键词:抗凋亡基因乳腺癌BCL-2基因蛋白产物
乳腺癌P53、C-erbB-2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87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组织用免疫组化检测P53、C—erbB—2蛋白表达,平均随访期67.84月(16-100)。结果:①P53阳性率为41.38%,其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核分裂、病理分级、有复发脏器转移、PCNA表达呈正相关趋势(P<0.01),和生存期、ER、PR表达呈负相关趋势(P<0.001),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②C—erbB—2阳性率49.43%,其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核分裂、病理分级、复发脏器转移、PCNA表达呈正相关趋势(P<0.05),与生存期、ER、PR表达呈负相关趋势(P<0.01),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坏死无统计学差异。③P53、C—erbB—2共同表达27.59%,当共同表达时,除和仅P53表达组相比,在生存期<5年中有交界性统计学意义(P=0.0576),在ER、PCNA表达中,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和两种蛋白均阴性组及单独一种阳性组相比,在淋巴结转移、核分裂、病理分级、生存期、复发脏器转移、PCNA、ER、PR表达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01)。在组织类型中,共同表达组浸润性导管癌显著高于仅P53表达组(P<0.05)。结论:①P53和C—erbB—2蛋白表达均和我国女性乳腺癌的较多预后不良因素有关;②P53和C—erbB—2的联合表达在乳腺癌的预后上有“相加作用”。
袁晓璞陈同钰鲁常青谈敏路向前陈元栋李青
关键词:乳腺癌P53基因C-ERBB-2基因基因表达
淋巴结穿刺PCR诊断结核被引量:2
1998年
用PCR技术检测25例细针穿刺可疑结核性淋巴结炎,结果结核杆菌基因阳性占88.0%,提示PCR技术在淋巴结结核穿刺诊断中有辅助价值。
李青王奇袁晓璞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淋巴结结核针吸穿刺
乳腺癌nm23-H1蛋白表达的研究
1997年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87例原发性乳腺癌的手术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组织进行nm23-H1蛋白表达测定,分析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等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原发灶中nm23-H1表达阳性率为51·72%,区域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26%,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86.49%,差异非常显著(P<0.001)。同时,随着乳腺癌核分裂的增多及病理学分级的增高,nm23-H1表达率下降,呈负相关趋势,nm23-H1表达在生存期≥5年及<5年间及有无复发、脏器转移间差异显著(P<0.001)。提示:测定乳腺癌组织中nm23-H1表达对判断转移和预后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鲁常青陈同钰袁晓璞谈敏陈元栋李青
关键词:乳腺癌NM23-H1基因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