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影响刑事判决的法官情感因素及其制约被引量:18
- 2008年
- 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毋庸置疑是法官判决时考虑的两个因素。在刑事审判中,似乎法官在定罪量刑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机械地运用三段论式推理就必然能得出正确无误的判决。然而,实证考察的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法官定罪量刑、得出罪之有无的判决过程是心与脑对话的过程,是理性与非理性冲突、协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官的情感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这些情感因素对司法公正具有利与不利双重性,因此应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制约。
- 李荣
- 关键词:刑事判决法官情感因素
- 试论我国资格刑的缺陷与完善被引量:26
- 2007年
- 资格刑是以剥夺犯罪人的某种资格的刑罚。通过剥夺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的资格和能力,彰显其实现刑罚特殊预防目的的独特功能。因而资格刑的存在是必要的。就我国现状而言,现行资格刑种类单一、针对性不强、设计不甚合理。不仅如此,大量具有资格剥夺性质的处罚游离于刑罚体系之外,发挥资格刑的作用。因此,我国资格刑亟需完善:一方面,针对资格刑种类单一,应将散见其他法律条文中具有剥夺资格的内容进行整合纳入刑罚体系,同时,对现行的资格刑进行分解,以完善我国资格刑种类;另一方面,针对资格刑适用方面的弊端,应增加资格刑的复权制度以完善资格刑的执行制度。
- 李荣
- 关键词:资格刑复权
- 影响量刑的法官情绪因素研究
- 量刑是法官根据案件事实和刑法规定,在定罪的基础上,依法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审判活动。我国刑法规定法官在定罪量刑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其中“以事实为根据”是指法官根据案件事实...
- 李荣
- 关键词:量刑刑法学自由裁量权
- 文献传递
- 试论我国刑罚体系外资格刑的整合
- 相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而言,我国刑罚体系中的资格刑种类较少,只有剥夺政治权利和驱逐出境两种。然而,与此互为因果的一个行政法(行业法)现象是,在刑罚体系外又存在着大量的实质为资格刑的行政处罚。这些法律制裁以行政处罚之名...
- 李荣
- 关键词:和谐社会
- 文献传递
- 美国司法裁量实证研究评析
- 2011年
- 美国学者多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司法裁量。通过立足于司法裁量实践、量化研究因素、运用统计分析揭示影响法官司法裁量的因素。实证方法因能客观展示法官司法裁量过程而具有重大价值;但同时由于数据采集不完整、研究因素量化不科学等缺陷有时导致研究错误。美国司法裁量的实证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相关实证研究提供重大参考价值。
- 李荣刘妙香
- 关键词:司法裁量实证方法
- 影响刑事法官判决因素的实证考察被引量:11
- 2007年
- 在刑事审判中,似乎法官在定罪量刑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就必然能得出正确无误的判决。而实证考察的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法官定罪量刑、得出罪之有无的判决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除了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外,一些来自法官自身的诸如学历、心情等因素和外界因素如新闻媒体的介入、领导关注等都是影响法官判决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虽然客观存在,但亦可能导致法官做出不公正判决。因此,可以通过采取完善法官素质的考核与培训制度、保障法官审判独立和个案审判监督科学化等措施进行制约。
- 李荣
- 关键词:刑事判决
- 职务犯罪监检衔接机制研究——以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职务犯罪调查为切入点被引量:2
- 2023年
- 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职务犯罪调查是落实职务犯罪监检衔接机制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职务犯罪调查实践中,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的范围、时间、启动模式和提前介入的结果反馈机制等方面存在现实困境。为明确提前介入调查时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与职权界限,应细化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的案件范围和标准、规范提前介入的时间、建立提前介入的启动模式与提前介入的结果反馈机制,以期实现监检关系的顺畅衔接与配合。
- 李荣张佳星
- 关键词:职务犯罪法律监督
- 论期待可能性的司法适用
- 2008年
- 期待可能性是指在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下,能期待行为人做出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果行为人在行为当时不存在期待可能性,则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期待可能性的有无,是遵循刑法人道、谦抑原则的必然结果,同时,能弥补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出罪功能的不足。在每一案件中,在根据四个构成要件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同时还要看行为人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其判断的标准采用折中标准说。
- 李荣
- 关键词:期待可能性司法适用
- 《美国联邦量刑指南》评析——兼议对我国量刑指导的借鉴
- 2015年
- 量刑或称刑罚裁量,是指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对犯罪行为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判断与确定。公正是量刑的基本诉求,量刑不公一方面损害司法的尊严,另一方面侵害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实现安抚被害人的目的以及预防犯罪的目的。正是基于此,各国均注重量刑公正的制度设立。
- 李荣
- 关键词:量刑公正犯罪行为人刑罚裁量预防犯罪
- 西方法官解释的历史与学派之争被引量:5
- 2007年
- 法官解释是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官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分析与说明。西方人认为没有法官解释就没有法律适用。然而,对法官解释的认可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且,在肯定法官解释存在的基础上,如何解释亦存在派别之争。当今的派别主要有德沃金的无需造法的法官解释、波斯纳的超越成文法的解释以及哈特的调和式法官解释。这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法官解释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对我国法制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 李荣
- 关键词:法律适用法官解释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