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颖
- 作品数:29 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胶东郭城金矿床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被引量:7
- 2020年
- 1研究目的(Objective)研究区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与苏鲁造山带的缝合部位(图1a)。该区在三叠纪晚期经历了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作用,侏罗—白垩纪构造岩浆活动频繁,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及有色金属成矿区(图1b)。近年来,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其中辽上金矿的规模达到了特大型,显示了该区巨大的找矿前景。
- 李杰李杰李聪颖张丽鹏
- 关键词:苏鲁造山带成矿区碰撞造山作用找矿前景
- 磁铁矿危机与铜金热液成矿被引量:9
- 2015年
- 磁铁矿结晶造成氧化性岩浆中的硫酸根被还原为硫酸氢根,进而将铜、金等元素以硫酸氢根络合物的形式萃取到流体相中,形成成矿热液,这一现象称之为磁铁矿危机。这一过程是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斑岩型矿床,由于成矿体系是处于封闭、半封闭环境,硫酸根的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热液中,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氢离子,使成矿热液的p H值降低,硫酸根氧化还原电位升高,在成矿的后期,往往出现镜铁矿蚀变,氧逸度达到磁铁矿-赤铁矿氧化还原缓冲线附近。对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硫酸根的还原主要发生在岩浆中,反应不释放氢离子,因此体系的氧逸度趋于下降且变化较小。岩体的成矿潜力主要受控于初始铜金含量,而铜金含量则主要受控于氧逸度和源区岩石的性质。年轻的俯冲洋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具有高初始铜金含量的氧化性岩浆,是形成斑岩型铜金矿床最重要的地质过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深部有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几率较大。
- 孙卫东李贺凌明星丁兴李聪颖
- 关键词:板块俯冲氧逸度磁铁矿
-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锡石LA-ICP-MSU-Pb年代学
- 本文对采白个旧矿田卡房和老厂两个矿床中的锡石样品进行了原位LA-ICPMS U-Pb定年。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所用仪器为Resolution5-155Agilent7900a ...
- 郭佳章荣清孙卫东李聪颖
- 关键词:锡矿床年代学岩浆活动
- 文献传递
- 初探新特提斯洋闭合早期的地质响应
- 中国位于特提斯构造域、太平洋构造域和中亚构造域交汇的地区,其中,新特提斯构造域主要影响青藏高原至台湾的广大地区。对特提斯洋闭合的研究有利于厘定青藏高原、华南在125Ma以来的构造演化,对于揭示南海形成、演化机制和动力学背...
- 孙卫东丁兴凌明星李聪颖李贺
- 文献传递
- 跳出南海看南海--新特提斯洋闭合与南海的形成演化被引量:31
- 2018年
- 本文总结了笔者参与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南海和青藏高原都是新特提斯洋闭合的产物,而非前人所说的南海是由青藏高原碰撞导致的中南半岛逃逸所形成。与青藏高原碰撞隆升机制不同,南海是新特提斯闭合后期弧后拉张的结果。新特提斯洋位于北边的欧亚大陆与南面的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呈东宽西窄的喇叭型。在西部,新特提斯洋向北的俯冲可能在侏罗纪就开始了,局部形成了弧后盆。约130Ma前,由于凯尔盖朗等大火成岩省的喷发,新特提斯洋脊也开始向北漂移。由于新特提斯洋东部宽度较大,弧后拉张明显,形成了古南海。新特提斯洋闭合过程中一个重大事件是洋脊俯冲:从菲律宾经福建及两广到青藏高原,均有100Ma左右的埃达克岩产出,是洋脊俯冲的产物。其中,菲律宾、福建、广东埃达克岩形成了斑岩铜金矿床;而在青藏高原,埃达克岩虽有矿化,但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斑岩铜金矿床。同时期,华南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大规模挤压事件,与洋脊俯冲契合。这次挤压事件可能导致了古南海闭合的开始。与此同时,青藏高原冈底斯出现高温岩石——埃达克质紫苏花岗岩;其北面有~110Ma短时间内发生的大规模花岗岩事件。考虑到板块重建的结果,这些埃达克岩和华南短时间挤压事件的时空分布显示新特提斯洋脊在约100~110Ma,近似平行于俯冲带俯冲到了欧亚大陆之下;其前片下沉,扰动软流圈,形成大规模岩浆活动;后片则缓慢后撤,于~80Ma形成了A-型花岗岩。这些A-型花岗岩多属于A2型,受到了还原性板块俯冲的影响而普遍含锡,形成了全球60%的锡矿。俯冲板片的后撤,导致了拉张,可以合理解释南海北缘的"神狐运动"。随着俯冲板片后撤,俯冲角度加大,形成新的弧后拉张,于~33Ma出现洋壳,形成了南海。青藏高原碰撞�
- 孙卫东林秋婷张丽鹏廖仁强廖仁强
- 关键词:青藏高原洋脊俯冲埃达克岩锡矿
- 斑岩型钼矿床的形成机制与地球化学过程被引量:9
- 2020年
- 斑岩型钼矿床是世界钼矿床中最重要的种类,其中90%以上的钼矿床都和斑岩有关。斑岩型钼矿床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和特提斯成矿带上,主要与板块俯冲过程有关,可以分为斑岩铜钼矿床、高氟型斑岩钼矿床和低氟型斑岩钼矿床。我们通过对全球斑岩型钼矿床的时空分布与钼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分析,认为斑岩型钼矿床的物质来源是钼元素通过表生地球化学作用进行初始富集后形成的富钼沉积物。新元古代晚期(750~542Ma)大气氧再次升高之后,富钼的黑色页岩等才大量出现,因此斑岩型钼矿床主要形成于500Ma之后。富钼黑色页岩等沉积物在板块俯冲过程中脱水,形成富含Mo和Re的变质流体,同时两者发生分异。这种变质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使Mo和Re留存在其中。随着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形成富Cu(Au)的岩浆,穿过富含Re(Mo)的上覆地幔楔,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床,因此这类矿床的辉钼矿Re含量更高。而随后出现的板块后撤,使软流圈上涌,板片上大量多硅白云母分解,形成了富含F的岩浆,穿过富含Mo的上覆地幔楔,进而形成高氟型斑岩矿床。低氟型钼矿床很可能与俯冲关系较小,富钼沉积物通过造山过程被深埋,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低氟型斑岩钼矿床。
- 李聪颖廖仁强
- 关键词:斑岩钼矿床俯冲作用
- 钼的地球化学性质与成矿被引量:19
- 2015年
- 钼在硅酸盐地球中的丰度很低,作为中度不相容元素,简单的岩浆形成、演化过程很难使之从地壳丰度直接富集到工业品位。我们研究结果显示钼的成矿主要通过两阶段富集过程来实现:一是与风化、沉积有关的表生过程;二是与板块俯冲或深埋熔融有关的岩浆过程。钼是变价元素,在寒武纪大气氧再次升高以后,钼在地表化学风化过程中容易被氧化为水溶性的Mo O42-,进入地表径流和海洋湖泊中,并且在还原条件下进入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等沉积物(岩)中。富钼沉积物(岩)在随板块俯冲到地幔或深埋等条件下可以因升温变质,进而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富钼的原始岩浆,在俯冲条件下往往形成斑岩铜(金)钼矿床,氧逸度低于斑岩铜矿,而斑岩钼矿的氧逸度更低。具有高化学风化速率、大的流域面积的封闭、半封闭型水域和河口地区是表生过程中钼富集的最佳区域,是大型钼矿形成的基础。
- 孙卫东李聪颖凌明星丁兴杨晓勇梁华英张红范蔚茗
- 关键词:钼钼矿化学风化氧逸度
- 燕山运动的深部过程与大规模成矿被引量:1
- 2017年
- 以重建太平洋板片漂移历史为切入点,以期揭示燕山运动深部过程与大规模岩浆活动及金属成矿作用的内存联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厘定太平洋与伊泽纳吉板块间扩张洋脊的运动历史;探究洋脊俯冲对长江中下游燕山期岩浆活动和金属成矿作用的控制机理;系统阐述中国东部燕山期A型花岗岩的成因,探讨其对稀有金属成矿的制约;利用地震资料揭示地幔中新特提斯、太平洋俯冲板片的残片;反演华北典型地区高镁埃达克岩形成的深部过程,探讨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减薄的制约;实验模拟流体和熔体对成矿元素的溶解和运移,揭示其化学和动力学机制,为探讨中国东部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深部过程提供理论支撑。
- 孙卫东李聪颖凌明星章荣清张柳毅丁兴张哲坤
- 关键词:燕山运动洋脊俯冲岩浆活动埃达克岩
-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晚中生代中国东部地质演化
- <正>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板块之上,但是自北向南,晚中生代的地质事件却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在侏罗纪到白垩纪之间,至少曾经有两个板块——太平洋和伊泽纳吉板块向中国东部俯冲。此外,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也曾经...
- 孙卫东李聪颖丁兴凌明星杨晓勇
- 文献传递
- 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及花岗岩类成因被引量:1
- 2014年
- 稀土(Rare earth elemenls)在现代科技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我国稀土储量占世界第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北部的白云鄂博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床,其稀土氧化物储量为4800万吨,于1927年被丁道衡教授发现。至今,国内外地质学家对该矿床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 凌明星孙卫东刘玉龙张红杨晓勇Williams Ian STENG Fang-zhen刘健丁兴李贺李聪颖
- 关键词:白云鄂博矿床稀土矿床花岗岩类稀土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