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水处理
  • 3篇循环冷却水
  • 3篇聚环氧琥珀酸
  • 3篇环氧
  • 2篇亚胺
  • 2篇阻垢
  • 2篇琥珀酰亚胺
  • 2篇酰亚胺
  • 2篇微电解
  • 2篇细胞
  • 2篇聚天冬氨酸
  • 2篇聚琥珀酰亚胺
  • 2篇工业水
  • 2篇工业水处理
  • 2篇PESA
  • 2篇DNA
  • 1篇蛋白
  • 1篇电解法
  • 1篇电驱动
  • 1篇电驱动系统

机构

  • 18篇同济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勘测规划...

作者

  • 18篇李璐
  • 5篇李风亭
  • 5篇张冰如
  • 5篇潘碌亭
  • 4篇郜洪文
  • 4篇罗华飞
  • 3篇何永智
  • 2篇任娇蓉
  • 1篇屠晓青
  • 1篇李硕
  • 1篇郭荣
  • 1篇徐亚同
  • 1篇徐冉
  • 1篇王明远
  • 1篇束玉保
  • 1篇缪强强
  • 1篇吴玲玲
  • 1篇葛海波
  • 1篇唐建华
  • 1篇潘琦

传媒

  • 3篇2006中国...
  • 2篇工业用水与废...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健康之家
  • 1篇中国水运(下...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荧光法研究DNA与蒽相互作用机理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荧光猝灭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体外DNA对蒽的荧光猝灭机理。结果表明,DNA的紫外-可见光谱没有发生红移现象,通过计算分析不同温度下的荧光猝灭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结合两种光谱分析可知DNA对蒽的荧光猝灭属于动态猝灭机理。
李璐任娇蓉郜洪文潘碌亭
关键词:荧光猝灭DNA热力学参数
催化微电解—UASB处理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催化微电解—UASB组合工艺处理羧甲基纤维素(CMC)生产废水,考察了废水pH、反应时间、温度、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COD为20g/L时,在铁炭微电解反应器进水pH值为3.5、反应时间为75min及UASB反应器温度为37℃、厌氧停留时间为44h的条件下,出水COD<1200mg/L,为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出水达标排放奠定了基础。
潘碌亭束玉保罗华飞李璐缪强强
关键词:微电解UASB
改良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被引量:5
2007年
山东省东明县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运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COD为320 mg/L、BOD5为154 mg/L、SS为142 mg/L、NH3-N为32 mg/L、TP为2.8 mg/L的条件下,其去除率分别为85%、88%、86%、90%、72%,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潘碌亭屠晓青罗华飞李璐
关键词:城镇污水脱氮除磷
聚环氧琥珀酸(PESA)对碳酸钙垢析晶过程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通过记录析晶过程中电导率和pH值随时问的变化关系,研究了在有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存在下的碳酸钙过饱和溶液析晶动力学.研究表明,不同阻垢剂或者同一阻垢剂PESA不同剂量的阻垢性能差异可以体现在析晶动力学曲线中...
李璐张冰如李风亭
关键词:工业水处理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析晶动力学
文献传递
循环冷却水处理配方的绿色化学研究进程
本文简要综述了环境保护推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配方的向着绿色化学方向发展的进程,闸述了低磷及新型无磷循环冷却水配方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张冰如李风亭徐冉李璐何永智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水处理技术绿色化学环境保护
文献传递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增程器冷却单元、乘员舱制热空调单元、电驱动冷却单元和电池热管理单元,乘员舱制热空调单元设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分别与电池热管理单元、增程器冷却单元连接,以...
郭荣李璐
铁炭微电解法预处理羧甲基纤维素生产废水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羧甲基纤维素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曝气、停留时间等关键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16000mg/L,进水初始pH值为3.5,停留时间75min,铁炭体积比为1∶1,曝气量为5L/min,此条件下COD去除率为35.14%,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潘碌亭罗华飞李璐
关键词:铁炭微电解高浓度废水处理
聚环氧琥珀酸在高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根据高炉净环补充水水质特点:pH值7.27,总硬度274.5 mg/L,总碱度89.8 mg/L,通过旋转挂片试验、鼓泡阻垢试验开发了以聚环氧琥珀酸、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硫酸锌和自行研制的多羟基醚类锌稳定剂TJWD105等为主要成分的环境友好型低磷复合配方。将该配方药剂应用于长江流域某钢铁厂的高炉净环系统,运行实践表明,该配方具有优异的缓蚀阻垢性能,碳钢腐蚀率低至0.067 mm/a,污泥粘附速率为6.1 mcm。
李璐张冰如李风亭郑建伟
关键词:聚环氧琥珀酸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剂
聚天冬氨酸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在日益收紧的环境法规的压力和人们环境认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成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生物可降解化学品研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聚天冬氨酸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在工业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受到...
李风亭张冰如李璐何永智
关键词: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聚琥珀酰亚胺生物降解工业水处理
文献传递
人工合成色素细胞跨膜作用
苏丹红(Ⅰ、Ⅱ、Ⅲ、Ⅳ)虽然为疏水性化合物,与烃类比较,苏丹红含有偶氮和亲水基团,它们可以与磷脂极性头部形成氢键,从而成为苏丹红跨膜的障碍,因此它们和亲脂性碳氢化合物对细胞膜的毒性作用完全不同。 本纹研究了苏丹...
李璐
关键词:环境污染生物危害合成色素苏丹红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