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民
- 作品数:24 被引量:4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与解析被引量:44
- 2017年
- 外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国家语言发展战略以及社会多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外语教育尽管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面临过度聚焦于教学方法、缺乏宏观思考与整体规划、政策研究不到位、研究范畴不清、层次不明、对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参考不足等发展性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相关教育学理论,在充分考量国内外外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两类视角、三种性质、五个维度和九个层面,尝试构建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创新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外语教育学科体系打好基础。
- 王文斌李民
- 关于构建外语教育学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28
- 2018年
- "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参与全球治理"等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大批外语人才作后盾,而外语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外语专业切合实际的学科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学科性质不明,已成掣肘外语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本文在倡导构建外语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外语教育学是促推分科统合、完善学科体系的需要,在构建外语教育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科知识建构,正确处理研究对象与研究单位、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发挥理论引领作用,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与人文素养。
- 李民王文斌
- 关键词:学科语言技能人文素养
- 美版《甄嬛传》折射出的美国视角及其对国产影视剧“走出去”的启示被引量:1
- 2016年
- 《甄嬛传》是第一部进入美国主流市场的国产电视剧,经过美方重新包装后,成为六集电视电影。美版电视电影《甄嬛传》无论是选材、再创作,还是剪辑等方面,都折射出美方对中国的文化期待、美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及其所推崇的价值观。分析美版《甄嬛传》的美国视角,可以为今后国产影视剧的"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
- 吕玉勇李民
- 关键词:文化包装
- 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娱乐化改写--以《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的字幕翻译为例被引量:66
- 2013年
- 近年来,译者为了娱乐观众,在部分英文电影的字幕翻译中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古诗词等"中国特色"的词汇,引起了观众和媒体热议。本文以《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的影院字幕翻译为例,在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的关照下,探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娱乐化改写的概念和手段,剖析娱乐化翻译改写中赞助人和意识形态、国产娱乐片惯用元素、预期观众等因素的影响。
- 吕玉勇李民
- 关键词:赞助人意识形态
- 英语会话增量的语用功能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会话增量指说话人产出一段句法和韵律结构上完整的话语后,以增加会话成分的方式对先发话语进行的辅助性行为调整。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基于英语本族语者真实会话语料,对会话增量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英语本族语者通过会话增量可以明确先发话语的指称对象,阐释、限定或拓展先发话语的命题内容,也可以实施缓和面子威胁和突显说话人态度的社交功能,还可以实施填补应对空白和提供话头的会话组织功能。
- 李民
- 关键词:语用功能命题内容社交关系
- 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语法能力发展特点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语法能力的发展情况,并讨论了性别、性格等学习者个体因素对二者发展的影响。调查发现:(1)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显著高于其语法能力,这为外语学习中的"语用优先论"提供了支持;(2)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语用意识程度显著高于其语法意识程度,且语用意识程度与语用能力之间、语法意识程度与语法能力之间显著相关,这为"有意注意假设"提供了语用层面的证据支持;(3)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语法能力与性别、年龄、性格、英语水平、英语学习年限等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无显著相关性。
- 肖雁李民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论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被引量:67
- 2017年
- 本文在陈述我国外语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指出在我国当下建构外语教育学具有切实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的理论自觉,并围绕其概念界定、成立条件、理论基础、典型特征、学科体系等方面,阐释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和内容架构。本文认为,外语教育学的建构,不仅能有效破解我国外语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局,提升外语教育能力,而且能重振外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
- 王文斌李民
- 关键词:学科建构
- 社会行为论:会话分析的新视角被引量:13
- 2013年
- 会话分析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分支之一,呈现出视角多元化、方法多元化的总体态势。本文在简要回顾会话分析常见视角(如会话含意分析、会话礼貌分析、会话结构分析等)的基础上,重点评介从社会行为论视角进行的会话分析研究,通过比较,突显其独特的理论主张和研究方法,以期引起国内学者的研究关注,拓宽学界关于会话分析的研究视野,以便更好地开展基于汉语的会话分析。
- 陈新仁李民
- 关键词:会话分析言语行为
- 国内外语用能力研究特点与趋势对比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本文借助Cite Space,对2006—2015年国内外核心期刊中的语用能力论文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显示:1)从增幅看,十年间国外的语用能力研究增长了4倍多,而我国的语用能力研究增幅不大;2)从主题看,国内外研究对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言语行为能力的发展均比较关注,但国内研究对语用能力测试和语用能力教学的关注程度高于国外,国外研究对儿童语用能力发展、语篇语用能力、语用能力障碍等议题的关注程度则高于我国;3)从被引看,国内外语用能力研究主要参考语际语用学、普通语用学和二语习得等领域的文献,但国内对测试类文献的引用高于国外,对儿童语用能力发展和跨文化语用学的引用则低于国外。最后,本文结合数据发现对我国的语用能力研究提出了建议。
- 李民李民
- 关键词:语用能力
- 英语专业学生习得会话增量语用功能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通过与英语本族语者对比,调查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习得会话增量语用功能的情况。结果显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对会话增量的总体使用频次显著高于英语本族语者;就宏观语用功能而言,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会话增量调整命题内容的频率较高,而使用会话增量调节话语人际意义的频率显著较低;就具体功能而言,中国学生比英语本族语者更频繁地使用会话增量阐释命题内容、明确指称、缓和面子威胁和提供话头,较少限定命题内容、突显说话人态度、填补应对空白等。
- 李民陈新仁
- 关键词:语用功能英语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