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川西坳陷中段关键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晚三叠世以来川西地区经历了以挤压作用为主的多期构造运动,在研究区造成了多个不整合面。本文以这些不整合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和剥蚀厚度恢复,分析了不同剥蚀厚度代表的地质意义。通过镜质体反射率、地震反射剖面特征等分析,认为与川西坳陷中段中生界油气成藏关系密切的几期构造运动分别是安县运动、印支晚幕运动和喜山运动。根据具体资料情况分别选取了镜质体反射率-深度法、镜质体反射率-深度与参考层厚度法、声波时差法对相应的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恢复结果表明:自晚三叠世开始,研究区构造强度中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迁移过程;研究区主要构造圈闭形成较早,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喜山运动在研究区作用最强,并控制现今构造格局的形成;研究区成藏作用终止于喜山运动。
- 李林涛陈冬霞张建华邓克孟庆洋
- 关键词:川西坳陷中段不整合面地质意义
- 运用剥蚀量恢复技术进行构造圈闭演化研究——以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为例被引量:11
- 2010年
- 提出运用剥蚀量恢复技术进行构造圈闭的形成与演化研究,即通过对与构造圈闭形成密切相关的几次构造抬升所形成的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可以了解不同地史时期构造圈闭的分布情况,分析它们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川西坳陷中段为例,通过应用不同技术分别对研究区3个关键不整合面进行剥蚀量恢复,恢复结果表明,川西坳陷中段孝泉构造—新场构造—合兴场构造、大邑构造形成于安县运动;晚印支运动期鸭子河构造、马井构造形成,洛带构造开始形成;喜马拉雅运动使研究区先存构造再次强烈隆升,并催生了石泉场构造和丰谷构造。依据圈闭条件和保存条件将它们划分为4种类型。
- 李林涛庞雄奇熊亮邓克张建华
- 关键词:构造圈闭剥蚀量不整合须家河组川西坳陷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藏超压特征与组合类型划分被引量:13
- 2010年
-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川西坳陷主要产气层段,须家河组气藏具备超致密和超压两大特点。川西坳陷中段已发现的气藏均集中在正向构造单元上,主要产气构造的压力测试与钻井、测井资料反映的压力特征表明:须家河组不同层段超压发育特征不同,压力系数总体上盖层段大于储层段、须家河组上段大于须家河组下段。不同气藏具有不同的纵向超压发育特征,根据典型气藏须家河组压力发育特征,将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气藏划分为新场型、合兴场型、鸭子河型和大邑型4种压力组合类型,其分别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油气保存状态,具有不同的勘探意义。
- 李林涛邓克张建华
- 关键词: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致密气藏勘探意义
-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排烃特征与排烃史被引量:26
- 2010年
- 四川盆地西部(简称川西)前陆盆地构造具有多期性,导致油气生成和聚集过程的复杂性,其中烃源岩排烃特征和排烃史的研究,对于明确油气成藏期,理清油气藏成因类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用排烃门限理论,利用生烃潜力法研究了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的排烃特征和排烃史。结果表明:①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源岩在早侏罗世(J1)末期即开始进入排烃门限,晚侏罗世(J3)早期—中期开始进入排烃高峰期;②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的排烃高峰期处于J3p—K,T3x3烃源岩排烃高峰期处于J3sn—J3p,T3x5烃源岩排烃高峰期处于K1—K2;③川西地区不同层段不同地区进入排烃门限和排烃高峰期的时间存在差异: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三段烃源岩,鸭子河地区排烃时间相对较早,马井、孝泉—新场—合兴场地区次之,大邑和丰谷地区较晚,须五段烃源岩在洛带排烃时间较早,马井、孝泉—新场—合兴场和丰谷地区次之,大邑地区和鸭子河地区最晚。
- 陈冬霞黄小惠李林涛邓克张建华邱红
- 关键词:川西坳陷烃源岩排烃门限生烃潜力排烃史
- 坡折带在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储层演化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顶部风化剥蚀面在本溪期—早中三叠世的演化过程中起伏形态稳定,具有盆地中部高、东部低的构造格局。研究发现,在盆地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着一个陡坡带,可将其归为构造与侵蚀双重作用成因的坡折带。为此,将该盆地岩溶演化过程与坡折带理论相结合,分析了浅埋藏期至深埋藏期岩溶储层发育与其坡折带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坡折带位置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区域。
- 李林涛庞雄奇庞宏石小虎刘海峰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坡折带岩溶储集层勘探区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超压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普遍发育超压。通过压力实测及钻井和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内须家河组主要气藏不同层段超压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须家河组不同层段超压发育特征不同,压力系数总体上盖层段大于储层段、须家河组上段大于须家河组下段...
- 李林涛庞雄奇陈冬霞邓克张建华
- 关键词:致密气藏成藏地质川西坳陷
- 孟加拉湾地区大陆边缘盆地勘探概况与油气富集主控因素被引量:10
- 2012年
- 孟加拉湾位于印度大陆以东、缅甸-安达曼-苏门答腊以西、孟加拉国南部海上地区,该区存在主动和被动两种不同类型的大陆边缘,并发育众多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根据板块位置和构造特征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马哈纳迪、K-G和高韦里盆地);主动大陆边缘盆地(若开、缅甸中央、马达班、安达曼和北苏门答腊盆地);残留洋盆地(孟加拉盆地)。根据火山岛弧带分布情况进一步将主动大陆边缘盆地划分为:①海沟型——若开盆地;②弧前型——缅甸中央盆地;③弧后型——马达班、安达曼和北苏门答腊盆地。对这些盆地油气勘探情况的统计与分析表明,该区大陆边缘盆地的油气分布主控因素为:烃源岩类型与有机质丰度决定了流体性质与资源强度;大型河流—三角洲形成富油气区;盆地类型、性质及晚期构造活动强度决定区带勘探潜力。
- 朱光辉李林涛
- 关键词:孟加拉湾油气勘探主控因素
- 川西坳陷中部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控油气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川西坳陷地区自北而南依次分布着:江油—九龙山隆起带、孝泉—丰谷隆起带和邛崃—新津隆起带,这几个隆起带是川西坳陷内主要的古隆起单元,控制着主要构造圈闭与油气的分布。运用地震剖面特征、平衡演化剖面法和地层厚度分析法对川西坳陷中部的孝泉—丰谷古隆起研究发现:孝泉—丰谷古隆起于安县运动期开始具备雏形,印支晚幕运动期得到加强,形成于燕山中幕运动期,喜山运动期全面隆升改造并最终定型。孝泉—丰谷古隆起形成时间早、圈闭与储集条件较周边好,是川西坳陷内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单元。
- 李林涛朱光辉熊亮
- 关键词:川西坳陷古隆起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超压分布特征与主控因素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普遍发育超压。通过压力实测及钻井和测井资料对研究区内须家河组主要气藏不同层段超压特征进行研究发现:须家河组不同层段超压发育特征不同,压力系数总体上盖层段大于储层段、须家河组上段大于须家河组下段...
- 李林涛庞雄奇陈冬霞邓克张建华
- 关键词: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气藏超压
-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二段气水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被引量:13
- 2010年
- 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致密化严重,气水分布十分复杂,已经成为制约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关键问题。在对须二段致密气藏地质特征、流体特征和气水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地质条件,综合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揭示了该区复杂的气水分布成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须二段天然气主要为煤型裂解气,地层水型主要表现为CaCl2型,属于高封闭环境下的地层水。试气资料和测井解释结果表明,川西坳陷深层须二段主要以气层和含气层为主,局部井为气水同层和纯水层,地层水无成层性,水的分布表现出串珠状残留地层水的特点。孤立的地层水不受构造的控制,水的产出并不表现出上水下气或上气下水的特点,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在深盆气形成过程中,气驱替水首先通过相对疏松的高孔高渗的储集空间,而对超致密砂体内已封存完好的水体则无力驱替,形成"残留地层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 陈冬霞庞雄奇李林涛邓克张建华
- 关键词:川西坳陷致密气藏气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