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奇
- 作品数:12 被引量:24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后手术切除颈动脉体瘤11例的体会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术前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及栓塞的意义。方法对 1995~ 1999年间收治的 11例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后再行手术切除。结果经动脉栓塞后再行瘤体切除 ,术中平均出血量 35 0ml,与未行动脉栓塞组出血量 6 5 0ml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同时栓塞后的瘤体均可一期切除。结论颈动脉体瘤术前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提高肿瘤切除率。
- 李松奇叶财盛林勇杰常光其吕伟明王深明吴庆华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血管外科手术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动脉造影
- 急性腹主动脉阻塞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急性腹主动脉阻塞的原因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5例急性腹主动脉阻塞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主动脉栓塞 (AAE ) 17例 ,急性主动脉硬化血栓形成 (AAT ) 18例。腹主动脉均为完全阻塞 ,均累及双侧髂动脉。全组病例行急诊手术。双侧股动脉切开Fogarty管取栓18例 ,腹主动脉切开取栓 11例 ,主 -髂动脉人工血管重建 2例 ,主 -股动脉旁路 2例 ,双侧腋 -股动脉旁路 2例。手术死亡率 2 5 .7% (9/3 5 )。术后出现动脉栓塞再发 3例 ,截肢 3例 ,肾功能衰竭 3例 ,截瘫 4例 ,缺血性结肠炎 5例 ,性功能减退 1例及不完全性小肠梗阻 1例。结论 急性腹主动脉阻塞是一种具有很高死亡率的急症 ,尽早诊断并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彩超是首选诊断方法。
- 胡作军王深明李松奇吕伟明王燕华
- 关键词:腹主动脉急性病
- 破裂或濒临破裂腹主动脉瘤1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7
- 1997年
- 破裂或濒临破裂腹主动脉瘤16例诊治体会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广州,510080)李松奇林勇杰詹世光我科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收治的濒临破裂和已破裂的腹主动脉瘤16例。本文探讨有关诊治问题,以提高对腹主动脉瘤破裂治疗的成功率。1...
- 李松奇林勇杰詹世光
- 术中冷冻切片未能确诊的甲状腺癌:对策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临床疑诊但术中冷冻切片未能确诊的甲状腺癌 (甲癌 )的处理对策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0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临床疑诊但术中冷冻切片未能确诊的甲癌 2 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高度疑诊为甲癌的 31例中有 2 9例冷冻切片未能确诊 ,而由术后石蜡切片证实为癌。一期手术行甲状腺患叶全切除 2 0例 ,二期根治手术 11例。随访期间无 1例复发癌或转移。一期手术与二期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 冷冻切片诊断甲癌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甲癌而冷冻切片未能确诊的病例一期行患叶甲状腺全切除术是可行的 ,可避免二期手术的并发症。掌握大体病理标本的特点有助于术式选择。
- 胡作军王深明王燕华李松奇陈国锐
-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肿瘤冷冻切片病理诊断
- 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溃疡被引量:6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 7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 ,该 7例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手术方式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 ,其中 5例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结果 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 ,6例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 ,1例明显缩小。结论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 ,损伤小 ,并发症少 。
- 李晓曦吴志棉李松奇郑小新王深明
- 关键词:交通支静脉
- 26例颈动脉体瘤诊治经验被引量:2
- 1997年
- 本文报告26例、28侧颈动脉体瘤。病史、体征、CT、超声彩色多普勒以及DSA动脉造影均有诊断价值。动脉造影不仅有确诊作用,而且可作术前经血管内供肿瘤动脉栓塞、经颅多普勒检查患侧大脑半球侧支循巧代偿情况、改进手术操作步骤均有助于减少肿瘤剥离术中出血,提高肿瘤荆离切除率。对于无法用剥离法剥离切除病例可按大脑半球侧支循环代偿情况作一期或分期肿瘤、颈总动脉分叉切除并颈内动脉重建术。
- 林勇杰吕伟明李松奇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血管栓塞剥离术
- 血管移植在肢体血管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7
- 2000年
- 目的 总结应用血管移植在肢体血管损伤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自体静脉和人工血管 ,用不同的吻合方式对 5 3条损伤的血管进行血管移植。 结果 除 2例术后截肢外 ,其余移植血管均通畅 ,远端肢体循环良好 ,肢体无肿胀。 结论 动脉、静脉损伤 2 cm以上均需行血管移植 ,尽量采用自体静脉移植 ,必要时可使用人造血管 ,血管吻合时应遵循显微外科原则。
- 李松奇林勇杰叶财盛詹世光李晓曦
- 关键词:血管重建术肢体血管损伤血管移植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附531例分析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该院 10年来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的优势、不足之处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患者 5 31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收入该院治疗 ,其中 6例行静脉造影对照。结果 :5 31例 5 6 5条肢体中确诊为DVT5 2 6例 5 6 0条 ,其中股青肿 3例 3条。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5例 5条。绝大部分经保守治疗和个别必要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从而证明了彩超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及其后遗症完全可以替代静脉造影 ,为评价DVT疗效的最佳手段。
- 黄雪玲叶有强常光其李松奇王深明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疗效观察
- 伟素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0例报告
- 1999年
- 目的:评价伟素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通过测量下肢肿胀消退程度和时间,两下肢周径差,彩色多普勒超声,纤维蛋白原来评价药物的效果。结果:20例肿胀均出现明显消退,消退时间为3~11d;两下肢周径差均有下降。彩超检查,20例均出现部分静脉管腔再通,纤维蛋白原降低。结论:伟素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尤其可应用于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治疗。
- 王深明李松奇
- 关键词:伟素抗凝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
- 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 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 3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解剖性旁路术 2 4例 ,解剖外旁路术 7例。结果 术后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肢体溃疡愈合。 4例病人术后 2~ 3个月行截肢术。结论 对于膝关节以上病变者采用人造血管有较好的效果 ,而膝关节以下病人不宜采用人造血管。
- 李松奇林勇杰叶财盛常光其王深明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