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龙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叶酸
  • 2篇星形
  • 2篇星形聚合物
  • 2篇聚己内酯
  • 2篇己内酯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 1篇叶酸靶向
  • 1篇纳米胶束
  • 1篇胡萝卜素
  • 1篇胶束
  • 1篇Β-胡萝卜素
  • 1篇靶向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篇李文龙
  • 2篇陈元维
  • 1篇吴瑶
  • 1篇涂松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末端带叶酸的星形聚己内酯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2
2010年
用1,1,1-三羟甲基乙烷及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树型分子R(CH2OH)6;然后以此树形分子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得到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Star PCL);再通过DCC使叶酸与星形聚己内酯各臂链端的羟基官反应,得到了链端接枝叶酸的星形聚己内酯(StarPCL-FA)。1H-NMR和FT-IR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叶酸材料,它们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药物载体材料。
李文龙吴瑶陈元维罗祥林
关键词:星形聚合物聚己内酯叶酸药物载体
不同臂数星型聚己内酯的合成及表征
本文分别用1,1,1-三羟甲基乙烷(TME),季戊四醇(PTOL),和一种由TME及2,2-二羟甲基丙酸(Bis-MPA)合成的末端有6个羟基的树型分子[(OH)-BMT]做引发分子,引发己内酯(CL)开环聚合(ROP)...
李文龙吴瑶陈元维罗祥林
关键词:星形聚合物聚己内酯叶酸靶向
文献传递
叶酸受体靶向星形聚己内酯纳米胶束的制备和性质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近年来,在药物载体材料领域,两亲性星形聚合物的自组装胶束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叶酸官能团作为肿瘤靶向基团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药物载体,显示出了良好的靶向效应。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末端接叶酸的星形聚己内酯(StarPCL-FA)材料胶束,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为其在控释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基本依据。方法:以四氢呋喃为溶剂,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StarPCL-FA的胶束溶液。动态光散射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测量胶束的粒径和表面形貌;考察稀释对胶束粒径的影响及水中胶束粒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共聚物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用β-胡萝卜素作为模型药物对胶束载药量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成功制备了星形聚合物StarPCL-FA胶束,胶束的粒径为纳米级,临界胶束质量浓度值较低,胶束对稀释较为稳定,且能在37℃的水中较长时间稳定存在,但随着时间延长,出现粒径轻微增大现象,说明胶束在水中能够稳定存在且对稀释的稳定性较好,这对于其在注入人体时避免药物的暴释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用β-胡萝卜素作为模型药物对胶束载药量研究表明其载药量为3.0%~4.0%。说明胶束对β-胡萝卜素有包载能力,但其载药能力还有待提高。
涂松李文龙陈元维罗祥林
关键词:叶酸胶束Β-胡萝卜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