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攀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臭氧
  • 4篇东太湖
  • 4篇太湖
  • 4篇微气泡
  • 4篇废水
  • 3篇饮用水
  • 3篇水源
  • 3篇酸盐
  • 3篇强化混凝
  • 3篇溴酸盐
  • 3篇混凝
  • 3篇降解
  • 3篇臭氧氧化
  • 2篇饮用水处理
  • 2篇印染
  • 2篇印染废水
  • 2篇水处理
  • 2篇水力空化
  • 2篇溴离子
  • 2篇污染

机构

  • 14篇同济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市城市建...
  • 1篇宝武水务科技...

作者

  • 14篇李攀
  • 10篇于水利
  • 3篇黎雷
  • 3篇唐玉霖
  • 3篇侯立安
  • 3篇宋源
  • 2篇闫慧敏
  • 1篇王帅
  • 1篇王帅
  • 1篇刘亚男
  • 1篇曹雯蓉
  • 1篇董子萱
  • 1篇陶征

传媒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给水排水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供水技术
  • 1篇中国土木工程...
  • 1篇2014第九...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太湖水源臭氧-活性炭工艺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规律与控制被引量:7
2015年
对以东太湖水为水源的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和常规处理工艺净水厂的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进行了一年的检测,研究了臭氧—活性炭和常规处理工艺各处理单元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和常规处理工艺的出厂水中均含有三卤甲烷、卤乙酸、卤乙腈等消毒副产物;与常规处理工艺相比,臭氧—活性炭处理工艺出水中的消毒副产物种类少、总量低,但三溴甲烷、二溴乙酸的生成量高;臭氧氧化能使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提高,砂滤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效果稳定,混凝—沉淀工艺比其他工艺单元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去除效果好,活性炭工艺在夏季对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处理效果比其他季节好。
曹雯蓉于水利李攀漆晴
关键词:饮用水臭氧活性炭消毒副产物
铜铈复合氧化物催化降解甲基橙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的铜铈复合氧化物能够直接催化降解甲基橙,探究了铜铈摩尔比、pH、投加量对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pH=3.5、Cu/Ce=1、投加量1.0 g·L^(-1)时,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佳。在0.5~1.0 g·L^(-1)之间时,随着投加量的增加,甲基橙的脱色速率加快,脱色率也有所增加。随着溶液中的pH逐渐下降,甲基橙脱色率有所增加,pH=3.5时,甲基橙脱色率最高;而进一步降低pH至3.0时,脱色率反而下降,可能是强酸腐蚀了金属氧化物表层,降低了甲基橙的降解效果。甲基橙主要因其被降解而脱色,促使甲基橙脱色的活性物质为·OH,且与体系中的分子氧有关,反应过程消耗一定的H+。
王书李攀
关键词:催化氧化甲基橙
东太湖水源臭氧-活性炭工艺中溴酸盐生成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5年
东太湖水中溴离子含量较高,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很可能会导致出厂水中溴酸盐超标。研究了以东太湖为水源的吴江第二水厂各处理工艺中溴酸盐的生成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原水中的溴离子在臭氧氧化过程中主要产物为溴酸盐,分析了影响水厂溴酸盐生成的主要因素为水温、臭氧浓度和有机物含量。利用小试进一步研究了这些因素对臭氧氧化原水过程中溴酸盐生成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加,溴酸盐生成量逐渐增多,在臭氧浓度达到2.2mg/L时溴酸盐生成量接近限值10μg/L,在相同的臭氧浓度下,较短的接触时间、高温以及高氨氮会减少溴酸盐的生成。
闫慧敏李攀于水利唐玉霖黎雷侯立安漆晴
关键词:溴离子臭氧-活性炭溴酸盐
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焦化废水零排放工艺中浓盐水的效能
2024年
焦化废水的零排放工艺中使用蒸汽机械再压缩(MVR)蒸发结晶处理膜浓缩液,最终产生超高盐浓缩液废水,其难以通过传统氧化方法进行处理。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能够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增强臭氧氧化能力,可望用于处理MVR浓缩母液。为验证该技术的工程应用可行性,以MVR浓缩母液为研究对象,对比臭氧微纳米气泡和普通大气泡2种曝气方式下臭氧传质速率以及有机物的降解效能,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盐浓度和有机物浓度对2种臭氧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以界定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处理高盐废水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从0.1 mol/L增加至1 mol/L,微纳米气泡和普通大气泡的臭氧传质系数分别提高0.13和0.09倍,臭氧自分解速率分别升高2.10和1.38倍。在处理高盐、高有机物废水(TOC浓度为57.2~587.6 mg/L,电导率为3.47~28.6 mS/cm)时,臭氧微纳米气泡较普通大气泡的TOC去除率提升0.50~3.76倍,吨水能耗最大可降低71%;处理超高盐、超高有机物废水(TOC浓度为5626 mg/L,电导率为164.3 mS/cm)时,臭氧微纳米气泡去除效果与普通大气泡趋于一致且吨水能耗更高。高盐废水的盐浓度和有机物浓度对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效能影响显著,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废水特性选择合适的臭氧曝气方式。
沈俊伯缪蔚胡楠李恩超李攀
关键词:焦化废水臭氧氧化
零价铁及其复合工艺降解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印染废水因具有高色度、高有机物浓度、难生物降解的独特性质,一直是国内外环境领域关注的重要水体污染源之一。零价铁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方向之一。介绍了零价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零价铁降解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动力学及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新兴的几种零价铁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用的复合工艺对印染废水的降解作用。最后,对现存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田国壮李攀于水利
关键词:零价铁印染废水动力学
东太湖水源水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控制技术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东太湖水中溴离子含量较高,采用臭氧一活性炭工艺很可能会导致出厂水中溴酸盐超标的问题,研究了加氨和高锰酸钾预氧化对东太湖水源水在臭氧氧化中溴酸盐生成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加氨可以有效抑制溴酸盐的生成,在加氨量低于0.04mmol/L时,随着加氨量的增加,其抑制效果逐渐增强;当加氨量超过0.04mmol/L时,加氨对溴酸盐抑制率不再继续增加。当水中溴离子质量浓度为120—260μg/L,pH值为6.8~8.7,水温为8—40℃时,加氨可以有效抑制水中溴酸盐的生成,且对原水水质影响较小。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低于6μmol/L时,其对溴酸盐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猛酸钾投加量高于6μmol/L时,反而会提高溴酸盐的生成量;同时较高的pH值和水温均不利于高锰酸钾对溴酸盐的控制,反而会增加其生成量。通过比较可知,对于东太湖水源水,加氨控制溴酸盐生成的效果比高锰酸钾更稳定和有效,实际生产中可以选用加氨控制臭氧一活性炭工艺中溴酸盐的生成。
闫慧敏唐玉霖于水利李攀黎雷侯立安漆晴
关键词:水源水溴离子臭氧氧化溴酸盐高锰酸钾
微气泡水力空化强化混凝去除蓝藻的试验研究
利用自制的微气泡水力空化装置强化混凝沉淀去除水体中的藻类.结果表明微气泡水力空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去除藻类的效率,减少混凝剂用量.在混凝剂投加量为0.1mg/L时,采用5min水力空化预处理,可以提高藻类去除效率13%,...
李攀宋源于水利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蓝藻污染强化混凝
文献传递
微气泡水力空化强化混凝除藻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微气泡水力空化装置强化混凝沉淀去除水体中的藻类。结果表明,微气泡水力空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除藻效果,减少混凝剂用量。当混凝剂投加量为1mg/L时,水力空化预处理5min,对藻类的去除率较空白样提高13%,而空化预处理20min则藻类去除率提高30%。对藻类的去除率均为65%时,1h的水力空化可以减少50%的混凝剂投加量。微气泡水力空化时间和空气流量对强化混凝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空化处理时间为10~20min、空气流量为O.5—0.8L/min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的除藻效果。pH值的变化也直接影响除藻率,在pH值=8的弱碱性条件下,对藻类的去除效果最为理想。水力空化也可以提高混凝对UV254和浊度的去除效果。
宋源王帅于水利李攀
关键词:除藻强化混凝
零价铁降解水中聚乙烯醇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含有高浓度聚乙烯醇(PVA)的印染退浆废水可生化性差的问题,采用零价铁(ZVI)降解PVA,研究了ZVI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温度、DO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加入羟基自由基屏蔽剂的间接方法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检测羟基自由基的直接方法探究了反应机理,并分析了ZVI降解PV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增加ZVI投加量、降低溶液初始pH值、升高反应温度、增加DO浓度能够提高零价铁对PVA的去除率,采用微气泡曝气可使PVA去除率提高10%,在酸性有氧条件下ZVI对PVA的去除作用主要归因于类芬顿反应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
董子萱李攀于水利侯立安陶征刘亚男
关键词:聚乙烯醇零价铁羟基自由基微气泡
微纳米气泡臭氧氧化处理印染废水产生的RO浓水被引量:7
2022年
印染废水经反渗透(RO)膜处理后产生的高盐RO浓水可生化性差导致生化方法不适用,并且难以通过传统物化方法得到高效处理,臭氧氧化技术因其反应快、不产污泥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印染废水RO浓水的臭氧氧化是传质控制反应,传统钛板曝气的低气液传质速率限制了臭氧氧化表观反应速率的提升。基于此,将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与臭氧氧化工艺相结合来处理印染废水RO浓水。采用半连续流试验考察了废水初始pH、盐浓度、加压停留时间、臭氧浓度和投加H_(2)O_(2)对印染废水RO浓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臭氧氧化法对印染废水RO浓水的色度、UV_(254)、COD和TOC去除率比传统大气泡法均有明显提升。在废水初始pH为7、臭氧投加量为3.3 mg(/L·min)、H_(2)O_(2)投加量为15.6 mmol/L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微纳米气泡处理120 min以后,对色度、UV_(254)、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99.9%、79.1%、60.7%和56.2%,去除1 mg COD所需的臭氧量为1.43~1.91 mg。相同条件下,大气泡臭氧工艺对色度、UV_(254)、COD和TOC的去除率仅分别为72.9%、20.9%、20.3%和10.2%,去除1 mg COD所需的臭氧量为3.33~6.45 mg。
周姝岑芦婉蒙李攀
关键词:臭氧印染废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