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彩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视网膜
  • 17篇网膜
  • 10篇细胞
  • 6篇黄斑
  • 6篇黄斑颗粒
  • 5篇光损伤
  • 4篇色素上皮
  • 4篇色素上皮细胞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4篇视网膜光
  • 4篇视网膜光损伤
  • 4篇视网膜色素
  • 4篇视网膜色素上...
  • 4篇视网膜色素上...
  • 4篇兔视网膜色素...
  • 4篇网膜色素上皮
  • 3篇血清
  • 3篇源性
  • 3篇神经节

机构

  • 15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李彩红
  • 15篇吴星伟
  • 14篇宋毅
  • 13篇解正高
  • 12篇宫媛媛
  • 11篇邱庆华
  • 4篇顾青
  • 1篇丁相奇
  • 1篇赵宏
  • 1篇汪建涛
  • 1篇宫嫒媛
  • 1篇顾东霞

传媒

  • 3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性可溶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对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外源性可溶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sR)对视网膜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30只SD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BS组、EPOsR2ng组、EPOsR20ng组、EPOsR200ng组,每组6只(12只眼)。后4组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5μLPBS,2、20、200ngEPOsR。注射前记录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注射后3d再次进行FERG检查及视网膜神经元TUNEL凋亡原位检测,注射后7d进行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注药前后各组a波、b波的潜伏期及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震荡电位(OPs)的P4潜伏期和各子波总振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层视网膜神经元TUNEL凋亡原位检测未见凋亡细胞;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检查均未见明显的水肿、空泡状变性等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玻璃体腔注射200ng以下剂量的外源性EPOsR不影响正常状态下视网膜神经元的存活。
解正高吴星伟邱庆华宫媛媛宋毅李彩红
关键词:视网膜闪光视网膜电图组织病理学
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增强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后抗氧化应激能力
目的:过量的光照可加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其他类型的视网膜变性的进程,并且眼科手术过程中强烈的光刺激也可导致光毒性黄斑病变。强烈的光照射可使视网膜产生氧化应激,生成大量的自由基包括活性氧,导致感光细胞外节盘膜
解正高吴星伟邱庆华宫嫒媛宋毅李彩红
文献传递
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
2009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50(Ginkgo biloba extract 50)对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65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生理盐水(NS)组、模型+GBE50组,每只鼠的右眼用于实验。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分离暴露视神经;其余3个组分离暴露视神经并进行钳夹;模型+NS组和模型+GBE50组分别于实验前1周每日腹腔注射相应体积NS和0.35%GBE50(100mg/kg),术后继续给药4周;术后4d,各组随机处死3只大鼠作凋亡RGCs的TUNEL荧光标记;术后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作光镜检查并计数视网膜垂直经线RGCs。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见TUNEL阳性RGCs;其余3组均见TUNEL阳性RGCs,但模型+GBE50组较前两组少。术后4周RGCs数目:模型组(131±10个)、模型+NS组(137±13个)、模型+GBE50组(198±15个)均少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与模型+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模型+GBE50组显著多于模型组和模型+NS组(P<0.05)。结论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GBE50能部分抑制大鼠视神经钳夹后RGCs凋亡,具有一定的RGCs保护作用。
解正高吴星伟宫媛媛宋毅邱庆华李彩红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大鼠脱离视网膜中的表达
目的:过去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下由胚胎肝脏和成人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因子。近来,研究证明 EPO 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抗凋亡机制不仅具有促进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也具有保护神经元的
解正高吴星伟邱庆华宫媛媛宋毅顾青李彩红
文献传递
灵杞黄斑颗粒含药血清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灵杞黄斑颗粒含药血清对兔RPE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灵杞黄斑颗粒含药血清,以H2O2(500 μmol/L)诱导建立体外RPE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分为正常对照(NC...
李彩红
关键词:含药血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文献传递
灵杞黄斑颗粒含药血清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灵杞黄斑颗粒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灵杞黄斑颗粒含药血清,用过氧化氢(500μmol/L)诱导RPE细胞建立体外氧化应激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低剂量药物血清组和高剂量药物血清组。分别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和流式细胞仪对各组RPE细胞的凋亡进行检测,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及Bcl-X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低剂量药物血清组、高剂量药物血清组各组凋亡率分别为(4.85±0.26)%、(20.02±1.37)%、(21.84±0.94)%、(13.56±0.55)%、(8.58±0.39)%;含药血清组的凋亡率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核呈现黄色着染,低剂量药物血清组中散见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模型组,高剂量药物血清组中凋亡细胞进一步减少。Caspase-3和Bcl-XL表达检测显示,模型组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高于高剂量药物血清组(P<0.05);而Bcl-XL蛋白表达下调,显著低于低剂量药物血清组和高剂量药物血清组(P<0.01)。结论:灵杞黄斑颗粒含药血清对兔RPE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下调caspase-3并上调Bcl-XL的表达实现的。
李彩红邱庆华吴星伟宫媛媛解正高宋毅顾青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清药理学
玻璃体腔内注射rhEPO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防护作用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rhEPO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用200 gSD大鼠,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及EPO治疗组。正常组不做处理。采用自制的光损伤箱,白色荧光灯平均光照强度2800 Lux,光损伤前1 d自玻璃...
宫媛媛宋毅解正高李彩红汪建涛吴星伟
文献传递
灵杞黄斑颗粒对光损伤大鼠视网膜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灵杞黄斑颗粒对光损伤大鼠视网膜游离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组,每组14只。建立光损伤模型,于光照后14d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计数视网膜外核层感光细胞层数;运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光照后14d,阳性对照组和中药组视网膜外核层感光细胞层数均减少,阳性对照组明显减少,与中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组和中药组大鼠视网膜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牛磺酸(Ta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增高明显(P<0.01),而中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视网膜5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较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灵杞黄斑颗粒对光损伤引起的视网膜形态改变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视网膜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增高有关。
宋毅宫媛媛李彩红吴星伟
关键词:氨基酸视网膜光损伤
外源性可溶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对正常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存活的影响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外源性可溶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EPOsR)对视网膜神经元存活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BS 组、EPOsR 2 ng 组、EPOsR 20 ng 组、EPOsR 200 ng...
解正高吴星伟邱庆华宫媛媛宋毅李彩红
文献传递
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被确诊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经激光光凝治疗的患者37例(37眼),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彩照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的变化和并发症,光凝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FFA,若发现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未消退,给予追加光凝治疗。结果视力提高27眼(72.97%),不变8眼(21.62%),降低2眼(5.41%)。经1~3次光凝治疗后,FFA结果示黄斑水肿消退,无灌注区大部分消失,无新生血管形成。激光光凝治疗前有新生血管4眼,治疗后完全退缩。1眼在治疗8个月时发生玻璃体出血,12眼黄斑部有硬性渗出。结论激光光凝治疗能促进出血、渗出的吸收,减轻黄斑水肿,保护视功能,降低新生血管形成,有效防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预防继发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顾东霞赵宏丁相奇李彩红
关键词:激光光凝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