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路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纽约时报》报网融合的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人宣称报纸已经进入了寒冬期,但也有人表示,报业与网络结合,能很快走出困境,并开拓新闻传播的新模式。《纽约时报》的报网融合之路值得关注。
- 李子路
- 关键词:报网融合调查性报道普利策新闻奖办报思想易读性
- 试论报纸有效发行的谬误与修正
- 2013年
- 有效发行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存在争论。因其在经济学上的论证较多,本文尝试运用边际量比较理论、拉弗曲线等经济模型来阐述有效发行的理论模型及些许问题。有效发行的无效性也很重要,近年来出现的区域组合报的实践与高端读者定位问题也是有效发行的尝试,但也同时存在问题。
- 李子路
- 关键词:拉弗曲线无效发行
- 试论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偏向”理论被引量:8
- 2011年
- 媒介偏向理论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关注及著述较多的理论,本文以英尼斯、麦克卢汉及其他代表人物关于"媒介偏向"的论述为重点,进行理论及思想的综述,同时表达自己对媒介偏向理论的思考。
- 李子路
-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麦克卢汉
- 对微博时代公民新闻传播的思考被引量:9
- 2011年
- 肇始于美国的"公民新闻"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随着微博的兴起,公民新闻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促进公民新闻的发展;另一方面,碎片化文本、娱乐性以及舆论煽动性又制约其发展。所以,微博实名制以及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也许是规范公民新闻的出路。
- 李子路黄馨茹
- 关键词:公民新闻
- 对《南方周末》绿色版块环境新闻观念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新闻在新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南方周末》适时推出了“绿色”版块,报道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对环境新闻的概念考察,分别用科技、经济的报道视角,和工业文化角度论述在报道中体现出的“生态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 李子路黄馨茹
- 关键词:环境新闻南方周末生态中心主义
- 新闻客观性概念在中国的生成(1872~1926)
- 新闻客观性概念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客观性概念伴随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和西方新闻理论的传入而逐步生成。本文以“新闻客观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旨在探究新闻客观性在中国生成的背景...
- 李子路
- 关键词:清末民初报刊思想政治制度媒介技术
- 文献传递
- “走基层”主题性报道如何做到“走转改”——央视《新闻联播》“幸福”、“爱国”主题报道的对比研究
- 2014年
- "走基层·百姓心声"是央视《新闻联播》栏目践行"走转改"活动推出的系列报道。在2012年和2013年国庆节期间,《新闻联播》分别推出了以"你幸福吗"和"爱国,让你想起什么"为主题的调查报道,是"走基层"系列报道中受关注度最高的两次报道。本文以"幸福"、"爱国"系列报道为例,对比研究央视"走基层"报道的区别、创新与进步。
- 李子路
- 关键词:主题报道节目编辑纪实手法电视语言电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