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作品数:21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历史地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生物质灰渣改质熔融钢渣过程的热平衡计算 被引量:2 2022年 直接利用熔渣显热熔解改质剂的改质方法简单易行,实现了对钢渣显热的直接利用。选取玉米秸秆灰对熔融钢渣进行改质,通过热平衡计算,分析了改质剂掺量对熔渣显热的影响规律,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改质后钢渣的黏度。结果表明:随着灰渣掺量的增加,改质钢渣黏度逐渐升高。当玉米秸秆灰掺量为1%~2%时,熔渣显热略有减少但变化不大;当玉米秸秆灰掺量为3%~15%时,熔渣显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熔渣显热利用率、流动性、改质效果等因素,改质熔融钢渣的理论最佳玉米秸秆灰掺量为9%~10%。 李婷 李婷 吕宁宁 吴六顺 苏畅关键词:熔渣 热平衡计算 改质 一种双正则项全变差高光谱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6 2011年 受传感器特性影响,高光谱图像中的噪声在各个维度都有体现。噪声的存在降低了高光谱图像中信息的有效性,在进行地物分类前必须采用适当的算法对噪声予以去除。文章针对高光谱图像的噪声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变差的高光谱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将经典二维图像全变差去噪模型推广至三维形式,提出了采用双正则项及相应的调整参数的目标函数,在三维空间中完成新目标函数的离散化,并采用基于优化-最小化算法的迭代方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与求解。对星载Hyperion成像光谱仪数据的实验表明,适当的设置调整参数,该方法可很好地提高高光谱图像的各波段信噪比、平滑光谱曲线并保留细节特征,其去噪效果优于经典的MNF去噪算法及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 李婷 陈小梅 陈刚 薛博 倪国强关键词:全变差 高光谱图像 去噪 大厚比Al/Mg/Al层合板的热轧工艺与性能 2023年 通过热轧工艺制备初始厚度比(单层镁初始厚度与单层铝初始厚度的比值)为5~40的Al/Mg/Al层合板。采用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初始厚度比对Al/Mg/Al层合板的应力场、应变场、组织演变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厚度比的增加,层合板的极限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加,界面结合强度和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当初始厚度比为20时,大厚比Al/Mg/Al层合板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界面结合强度(剥离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2.3 N/mm和23.32%。同时,从模拟和EBSD结果可以看出,当初始厚度比为20时,层合板的变形协调能力最好,铝侧织构转变为剪切织构。当初始厚度比达到40后,层压板的结合性能降低,镁合金的性能占主导地位。 李婷 李婷 李婷 黄志权 王涛 王涛关键词:力学性能 界面结合强度 显微组织 徐州土山二号汉墓中白灰材料的科学研究 2024年 徐州土山二号墓是近年来发掘的一座重要的东汉早期诸侯王级墓葬,并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墓葬属于砖室墓,墓葬中多处、大量使用白灰的情况为同时期墓葬中所罕见,代表着当时高度发达的白灰生产和应用的工艺水平。白灰是中国古代应用最为广泛的胶凝材料之一,但目前针对它的科学研究仍存在着较大的空白。为深入探究土山二号白灰的成分和功用,对该墓中白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扫描电镜显微观察(SEM)、碘淀粉实验和多孔材密度、孔隙率、吸水率测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各类白灰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土山二号墓中的所有白灰样品均由天然石灰石经人工煅烧后生成,且没有添加骨料成分,反映出汉代时古人烧制石灰的工艺已经十分纯熟;白灰的原材料都来源于利用徐州本地青石类高钙天然材料烧制的石灰,碳酸钙含量到达了85%以上,说明当时在煅烧石灰时已经具有优选原材料的意识;石灰在墓中具有多种用途,包括墓室砖石墙体的砌筑灰浆、墓室踢脚线和顶券的装饰抹灰及棺内墓主尸身下防腐吸潮的衬灰等,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对石灰的性质有了相当的了解并能够将之善加利用;样品由于与外界自然环境接触,发生了明显的侵蚀和风化,亟需进行加固保护处理。该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东汉时期古人对石灰性能的认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科技文明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相关文物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李婷 李婷 贺康特 刘妍 杨富巍 刘妍 刘妍 张坤中国人群中血脂成分与血尿酸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血脂成分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2009年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2012年的调查数据,分别纳入符合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8509名和6749名。采用广义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方法,均衡年龄、性别等潜在混杂因素后,估计血脂成分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与SUA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CHNS和CHARLS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32±15.08)岁和(58.52±9.17)岁,SUA升高者分别占15.30%和5.34%。在均衡可能的混杂因素后,逆概率加权法分析结果显示,TG和HDL与SUA间存在统计学剂量-反应关系,SUA水平随TG水平的升高和HDL水平的降低而升高。结论血脂异常可能导致SUA升高,及时调节血脂水平可能有助于HUA的防治。 高倩 高倩 彭刘庆 李婷关键词:血脂成分 血尿酸 高尿酸血症 剂量-反应关系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与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4年 对于初产妇而言,为确保其顺利分娩,助产士开始积极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方式,本文将对该种联合方式的价值予以分析。方法 为保证本研究需用的60例初产妇能够完全自愿加入,研究人员需要事先与初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以便能够使其明确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方式,在获得其同意后研究者需要利用研究前制定的相关标准从其中进行选取,将选取的时间设定为2022年-2024年,将具体选取的月份时间均定为当年的1月份。传统助产及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是过去与现在助产士常用的两种助产方式,其存在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对所选初产妇实施平均分组后按照对照组与试验组的顺序将其赋予给两组初产妇。结果 通过研究人员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指标实施分析统计后得知,除两组胎儿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外,两组的各指标差异均具有较大显著性,P<0.05。结论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均具有积极的影响。 李婷 李婷关键词:分娩球 自由体位 初产妇 产痛 不孕女性人群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血液指标调查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不孕女性人群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比未接种不孕女性人群相关指标,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人群的健康管理随访及疫苗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1年8-10月于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因不孕症就诊的717例女性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分为接种组497例,未接种组220例。同时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收集和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血液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凝血5项、D-二聚体(D-D)、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接种组D-D水平明显高于未接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清磷水平明显低于未接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D-D阳性率(30.4%)高于未接种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与距离第一针及第二针接种时间(天数)均呈负相关(r=-0.142,P=0.002;r=-0.176,P<0.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会引起女性D-D水平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清磷水平下降,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安全性较好。 杨斯桀 赵丽娟 赵丽娟 赵丽娟 曹坤 李婷关键词:接种 D-二聚体 激光诱导荧光初榨橄榄油掺杂定量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开展了初榨橄榄油掺杂定量分析的研究。利用波长为450nm的激光激发不同掺杂浓度的掺杂橄榄油样品产生荧光并进行荧光光谱采集。将采集到的光谱利用线性判别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结合k-近邻方法(k-Nearest Neighbor,kNN)建立掺杂橄榄油掺杂浓度预测的模型。通过交叉验证,该模型预测的橄榄油掺杂浓度的均方根误差为3.74%。按照掺杂浓度的不同将样品分为4组进行分类识别,分类正确率达88%。结果表明,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原理结合LDA-kNN能够实现掺杂橄榄油掺杂浓度的定量分析,该方法可以用于掺杂橄榄油快速初筛。 李婷 陈思颖 张寅超 郭磐 陈和 李怡关键词:激光诱导荧光 K近邻法 抗菌杂化SiO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聚氨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价格低廉的硅烷偶联剂制备了反应性季铵化合物(QAC),并用简单的方法将QAC一步接枝在SiO2上,制备抗菌杂化SiO2纳米粒子.首先研究了杂化SiO2纳米粒子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以及抗菌性能.进一步将杂化SiO2纳米粒子与聚氨酯复合,并固化成膜.研究了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抗菌持久性,并对其进行了抑菌圈测试.结果表明:与纯SiO2纳米粒子相比,杂化SiO2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以在20 min内完全灭杀大肠杆菌与表皮葡萄球菌.杂化SiO2纳米粒子易在薄膜表面富集,仅添加少量(5 wt%)的杂化SiO2纳米粒子便可使薄膜获得良好的抗菌性能以及较高的拉伸强度;对复合薄膜进行加速老化处理后,仍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表明该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持久性与稳定性;抑菌圈的测试表明,复合薄膜为接触型抗菌材料,无抗菌物质浸出,更加安全高效. 施申伟 李婷 汪洋 东为富微藻产生的小分子活性物质 地球上有三万多种不同的微藻,分布在淡水和海洋里,在各种土壤(包括酷暑和寒冷的荒芜环境)里也都有微藻存在.人们已从微藻中开发出许多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的成分,如藻胆蛋白、虾青素、β-胡萝卜素等都已进入市场.但是对微藻中的活性... 卢圳域 李婷 刘培培 朱伟明 顾谦群关键词:微藻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