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婷

作品数:25 被引量:339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市脑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抑郁
  • 10篇双盲
  • 7篇抑郁症
  • 7篇双盲对照
  • 7篇随机双盲
  • 6篇随机双盲对照
  • 6篇多中心
  • 5篇治疗抑郁症
  • 5篇双相
  • 4篇对照临床试验
  • 4篇随机双盲对照...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急性
  • 4篇分裂症
  • 4篇氟西汀
  • 3篇治疗失眠
  • 3篇治疗失眠症
  • 3篇失眠
  • 3篇失眠症
  • 3篇利培酮

机构

  • 22篇广州市脑科医...
  • 6篇上海市精神卫...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6篇北京大学第六...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市惠爱医...
  • 3篇武汉大学
  • 2篇北京安定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深圳市康宁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广济医院

作者

  • 25篇李婷
  • 10篇马崔
  • 7篇张鸿燕
  • 7篇王西林
  • 6篇舒良
  • 6篇李华芳
  • 6篇徐贵云
  • 5篇顾牛范
  • 4篇赵靖平
  • 4篇陈晓东
  • 4篇谢世平
  • 3篇陈远光
  • 3篇郭建雄
  • 3篇林康广
  • 3篇肖卫东
  • 3篇李静
  • 3篇殷青云
  • 3篇卢玮聪
  • 2篇李含秋
  • 2篇孔洁华

传媒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治疗该症伴随焦虑的疗效。方法共收集抑郁症患者211例,安非他酮组(治疗组)107例,氟西汀组(对比组)104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剂量固定的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安非他酮片300mg/d或氟西汀片20mg/d,疗程6周。结果治疗6周后,安非他酮组和氟西汀组的HAMD总分减分值分别为(11.75±6.66)、(11.91±5.43)(P=0.843);有效率分别为69.2%、74.0%(P=0.432);疾病严重度和总的进步评分(CGI)相比,P=0.295,0.245;治疗该症伴焦虑的HAMA总分减分评价疗效分别为(8.71±6.15)(、8.75±5.57),P=0.952。以上结果提示各项指标的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为主要为口干、头昏、恶心。结论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治疗抑郁症和/(或)伴随焦虑的疗效和安全性与盐酸氟西汀相似,认为其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
李婷李含秋王西林阳琼郭建雄赵素华马崔
关键词:安非他酮氟西汀抑郁症
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观察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评价新药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方法。 4 7例患者分别口服坦度螺酮 30~ 6 0mg/d或丁螺环酮 15~ 30mg/d。疗程 6周 ,减药观察 2周。 结果 :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 (P <0 .0 1)。有效率坦度螺酮组 79.2 % ,丁螺环酮组 87.0 % ,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恶心。 结论 :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具有类似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
李婷杨婵娟马崔
关键词:坦度螺酮广泛性焦虑
富马酸奎的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富马酸奎的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并与盐酸氯丙嗪进行比较。方法 9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 3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奎的平和氯丙嗪治疗 6周 ,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进行疗效评定 ,以不良反应量表 (TESS)、实验室检查和生命体征进行副作用评定。结果共 88例完成试验 ,研究组 ( 4 6例 )总有效率为 60 .87% ,对照组 ( 4 2例 )为 61.90 % ,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研究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5 .0 0 % ,对照组为 66.67%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富马酸奎的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丙嗪相当 ,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
王西林江帆李婷
关键词:氯丙嗪精神分裂症精神病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多中心对照研究被引量:85
2001年
目的 :评价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DSM 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为期 6wk的观察。结果 :经 6wk治疗 ,米氮平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 78%和 64% ,氟西汀组为 90 %和 55% (P >0 .0 5)。治疗 1wk后 ,米氮平组的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 2组HAMD和MADRS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 1wk后 ,米氮平组HAMD总分和睡眠紊乱因子分的减分较氟西汀组明显。米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是眩晕或 (和 )头昏等 ,与氟西汀组相比 ,米氮平组嗜睡发生率高 (P <0 .0 5)。结论 :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起效较快 。
翁史旻李华芳赵靖平张鸿燕李婷舒良陈远光马崔顾牛范
关键词:米氮平氟西汀多中心研究药物评价抗抑郁药
扎来普隆与唑吡坦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比较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评价国产Ⅱ类新药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唑吡坦组 12 0例 ,扎来普隆组 118例分别口服扎来普隆片 10mg·d- 1或唑吡坦片 10mg·d- 1。 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意向性 (ITT)分析样本病人有 2 38例。疗效评价的睡眠障碍量表 (SD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 (F检验 ,P <0 .0 1)。唑吡坦组的有效率77.5 % ,扎来普隆组的有效率 73.7%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不良反应分析显示 2组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思睡、口干、便秘、头晕和头痛。结论 :国产扎来普隆与唑吡坦具有类似的疗效 ,不良反应相当。为治疗睡眠障碍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李乐华陈晋东赵靖平张鸿燕舒良顾牛范李华芳黄明生李静马崔李婷陈远光
关键词:安定药双盲法扎来普隆唑吡坦
激越性抑郁在单相抑郁和双向抑郁中症状学特征的比较
1 目的 比较激越性抑郁在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中的症状学特征.2方法 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发作期患者497例,其中包括单相抑郁中激越性抑郁168 例、单相抑郁中非激越性抑郁184 例及...
郑文静卢玮聪李婷党亚梅欧阳惠怡陈晓东林康广徐贵云
关键词:单相抑郁双相抑郁
大脑结构在双相障碍高危和超高危子女中的改变
1 目标 本研究探索大脑灰质结构和大脑网络结构在双相障碍早期阶段中的致病机理作用.2 方法 随访44 名双相障碍的子女,包括26 名高危子女(high-risk)和18 名超高危子女(ultra-high-risk), ...
林康广徐贵云Nichol M. Wong吴华旺陈琨李婷孔洁华卢伟聪陈晓东Hagop, S. AkiskalKwok-Fai, So, Tatia, M.C. Lee
关键词:双相障碍高危人群
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2009年
目的:评价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剂量可调整的研究。受试者分别口服利培酮1~6mg/d或氟哌啶醇片2~12mg/d。疗程4周。结果: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躁狂病人32例,其中利培酮组16例,氟哌啶醇组16例。主要疗效指标Young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分在治疗结束时较基线显著减少(P<0.01)。有效率利培酮组为87.5%,氟哌啶醇为81.2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常见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便秘及心电图异常,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试验药利培酮与对照药氟哌啶醇具有类似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为治疗躁狂症的安全而有效的新药。
李佑辉李婷殷青云
关键词:利培酮躁狂症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评价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对173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别进行利培酮(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氟哌啶醇组)治疗,其中利培酮组85例,平均剂量为4·6MG/D;氟哌啶醇组88例,平均剂量为8·0MG/D;观察疗程均为4周。以YOUNG躁狂评定量表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根据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统计指导原则规定,由PP人群统计分析判断是否非劣效。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9%,氟哌啶醇组的有效率为76%。PP人群统计学分析,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的疗效不劣于氟哌啶醇。利培酮组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氟哌啶醇组为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4%)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利培酮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于氟哌啶醇。
张鸿燕舒良李华芳顾牛范谢世平李婷肖卫东李鸣张波刘铁榜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氟哌啶醇利培酮急性躁狂发作
抑郁症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探讨抑郁症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2例病程超过6年的院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予大体评定量表(G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病人进行评定,并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65%的病例复发、38%有自杀行为、45%预后较差。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有:病程、发病次数、病人的GAS评分、间歇期的工作生活能力。结论本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复发、自杀频率较高,近1/2的病例结局较差,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
王西林李婷黄雄
关键词:抑郁症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