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平

作品数:76 被引量:382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1篇手术
  • 16篇颅脑
  • 16篇脑损伤
  • 15篇手术治疗
  • 13篇颅脑损伤
  • 10篇地震
  • 10篇显微手术
  • 9篇出血
  • 8篇外科
  • 8篇显微手术治疗
  • 8篇畸形
  • 8篇高血压
  • 7篇切除
  • 6篇血压
  • 6篇肿瘤
  • 6篇颅内
  • 6篇脊髓
  • 5篇预后
  • 5篇外科治疗
  • 5篇脑积水

机构

  • 72篇四川大学华西...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北海市人民医...
  • 2篇佛山市第二人...
  • 2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食品发酵...
  • 1篇四川广播电视...
  • 1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宣汉县人民医...
  • 1篇邛崃市第三人...

作者

  • 76篇李国平
  • 47篇游潮
  • 24篇杨朝华
  • 12篇鞠延
  • 10篇李浩
  • 9篇易章超
  • 7篇刘家刚
  • 5篇李强
  • 4篇李宗平
  • 4篇郭予大
  • 4篇陈兢
  • 4篇肖其华
  • 4篇毛伯镛
  • 3篇郝小炼
  • 3篇陈茂君
  • 3篇关俊文
  • 3篇胡志
  • 3篇程永忠
  • 3篇朱红
  • 2篇李成

传媒

  • 15篇华西医学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四川医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神...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西藏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1
  • 10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1996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12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用颅脑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血糖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GO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于治疗1d、3d及7d时颅内压与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平均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恢复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疗法有助于辅助降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血糖,保护脑细胞,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罗建利吴勇李国平向仲勋陈玄斌杜青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预后
经眉额入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1例
2007年
患者女性,41岁。因反复头痛,视力下降,闭经3年入院,头痛为渐进性加重,双眼颞侧偏盲,以右侧为重,眼底表现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血泌乳素水平为36.46ng/ml,CT及MRI示肿瘤大小为4.2×4.2×2.5cm,向鞍上生长,压迫第三脑室,同时伴有梗阻性脑积水,诊断为垂体腺瘤,决定行手术治疗。采用经颅,右侧眉额入路的方法,剃去右侧眉毛,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郝小炼李国平孙亚川朱红
关键词:巨大垂体腺瘤入路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梗阻性脑积水反复头痛
骨水泥在修补颅骨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骨水泥在修补颅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0 1例因各种原因形成颅骨缺损的病人 ,用骨水泥进行修补。结果 随访 0 .5 - 2年 ,2例感染 ,2 3例有皮下积液 ,3例因外行伤致骨水泥破裂再次修补 ,2例因骨转移性腺癌死亡 ,其余均无不良反应。 结论  骨水泥是理想的修补材料。
柴中宁李华杰李国平
关键词:颅骨缺损骨水泥钛钉
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开入路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经半椎板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病人中,75例肿瘤完全切除,其余的5例由于肿瘤经椎间孔向外生长,与周围的组织粘连紧密,行部分切除。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没有发现肿瘤复发或是脊柱的不稳定。结论单侧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椎管内肿瘤损伤小,最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病人手术后住院时间短,反应轻微,远期疗效好。由于手术显露局限,对手术技术要求高。
李进鞠延杨开勇李国平黄思庆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脊髓肿瘤椎管
苯乙酸对胶质瘤C6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剂苯乙酸(phenylacetate,PA)对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PA诱导胶质瘤C6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C6细胞,实验组给予PA浓度5.0mmol/L诱导72h,对照组不用PA,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图像分析比较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两组比较,Bcl-2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的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P<0.01)。结论PA能增强Bax和Caspase-3的表达,其诱导胶质瘤C6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杨朝华李国平游潮李鹏程黄少伟王光绿
关键词:苯乙酸胶质瘤凋亡
汶川地震中颅脑损伤现场急救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5·12”汶川大地震中颅脑损伤伤员现场伤情特点和急救中的经验教训,为地震致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后在重灾区北川和安县现场急救的120例颅脑损伤伤员的临床资料,对致伤原因、伤情分类、救治方法、合并症、治疗措施等进行分析。结果120例伤员中70例因头皮挫裂伤仅予现场处理,清创缝合,预后良好,余伤员急诊处理后转入后方综合性医院住院治疗。住院伤员行开颅手术治疗40例,非手术治疗10例,住院5~16d后康复出院46例,死亡4例。结论现场正确处理判断地震致颅脑损伤伤员伤情且积极救治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并可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减少损失。
李浩陈海锋李国平杨朝华游潮
关键词:地震颅脑损伤现场急救
脑电图二分法变量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分析总结脑电图二分法变量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7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EEG检查 ,并采用Grant氏二分法变量评分对其预后进行预测和评估。结果 :预测准确率是 :重型组为 86 4 % ,中型组为 87 5 % ,轻型组为 10 0 % ;而GCS评估的分别为 5 9 1% ,83 3% ,10 0 %。在重型组中EEG分法变量评分预测其预后的准确率明显高于GCS评分 (P <0 0 5 ) ,在中、轻型组中二者预测预后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EEG二分法变量评分评估预后优于GCS评分 ,EEG二分法变量评分为一种良好的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
李国平游潮黄思庆甘全洲易章超周昌贵程永忠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改良持续腰池引流治疗SAH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解决持续腰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引流管堵塞问题。方法 :对 16 8例SAH患者分别采用深静脉穿刺管 (试验组 )与持续硬外麻醉管 (对照组 )进行持续腰池引流治疗 ,将堵管率作对比。结果 :堵塞率试验组为 2 38% ,对照组为 15 4 8%。结论 :持续腰池引流治疗SAH ,深静脉管穿刺管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管。
郭予大李国平游潮陈保忠张卫华
关键词:持续腰池引流SAH引流管堵塞蛛网膜下腔出血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139例治疗分析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指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139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的资料,对患者的伤情、手术治疗情况、术后颅内压(ICP)值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去骨瓣减压102例,保留骨瓣37例。其中GCS≤6分的106例中,有85例去骨瓣,占80.1%;双瞳孔散大有88%(35/40)去骨瓣,单瞳孔散大有68%(67/99)去骨瓣。伤后3个月GOS评定,死亡42例,植物生存31例,重残16例,中残8例,恢复良好42例,病死率为30.2%(42/139)。其中GCS3分病死率为63%(19/30)。双瞳孑L散大病死率为60%(24/40),单瞳孔散大病死率为18%(18/99)。术后ICP30~40mmHg病死率为74%(14/19),术后ICP〉40mmHg病死率为100%(8/8)。结论GCS≤6分、双瞳孔散大和术中脑膨出可作为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指证。GCS评分低、双瞳孔散大、ICP≥30mmHg等提示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杨朝华李鹏程李强昝昕关俊文李国平游潮
关键词:颅脑创伤脑疝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压预后
持续植物状态生物节律特征的研究
目的 较早的研究揭示脑损伤对生物节律有着严重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生物节律特征。方法 本研究是回顾性临床研究。连续7天监测到26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利用余弦法分析收缩压...
关俊文游潮杨朝华李国平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