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强
- 作品数:37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马克思主义生态历史观与“美丽中国”的理论基石被引量:1
- 2014年
- 建基于实践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历史观,在破解社会历史关系中化解人与自然博弈的非合作特征。这种基于历史视域考量人与生态环境的生态观必然导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诊断与批判,为我们超越生态危机的抽象价值观解决方案提供了全新的立场和境域。顺应我国"十二五"时期绿色发展的"国家需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维度为基盘,整合和超越西方生态理论厘定的话语模式,构架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以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根基。
- 李勇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 生态伦理证成的困境及其现实路径被引量:14
- 2013年
- 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纷争与对抗表征了当下生态伦理合理性论证与建构的困境与内在悖论。凭借感性对象性活动即实践的上通下达,在人向自然复归与自然向人而生的动态互动中,自然融入进了人类的道德关怀视域,由此,生态伦理合理性证成与内在困境解悖的崭新路径得以开启。
- 李勇强孙道进
- 关键词:生态伦理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的意义、内容及原则
- 2012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是检验教学是否体现教学规律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教学管理科学性的重要手段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保证。其评价内容主要涉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性。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必须坚持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学生教师评价与专家评价和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的结合,搭建立体多维的质量评价原则。
- 李勇强
- 生态中心论逻辑起点的错位、困境及其解救被引量:2
- 2022年
- 缘于对主体惟我性引致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生态中心论力求实现伦理观革命。它以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新诠释为逻辑起点,凭借把自然抬高为人和把人还原为物,论证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人对自然应尽的道德义务。这一自然与人相互关系倒置的错位,带来生态中心论难以自圆其说的伦理困境。面对人与自然的生硬割裂,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原创性构想的提出,为矫正生态中心论自然与人关系的错位和伦理困境的解悖,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与现实方案。
- 李勇强
- 关键词:生态中心论逻辑起点伦理困境解救
-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批判与实践限度
- 2013年
- 生态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问题的内在关联与嫁接,其对生态危机的资本批判和对生态破坏的立体多维透析,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态境域。美中不足的是,生态马克思主义过度强调生态危机的自然、文化因素,对劳动或生产这个"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作了减值处理,错置了生态变革的主体力量,尚缺乏由理论话语体系向实践行动逻辑的转化环节,具有明显的实践限度。
- 李勇强
-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
- 实践范式的生态变革: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
- 2012年
- 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的异化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自然解放的出场路径就是扬弃"异化劳动"。人类中心主义鼓吹"人类至上"的方法论,引致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非人类中心主义脱离现实的实践,过度强调自然而遮蔽了人,能动、主体的人消解于自在自然之中。顺应我国"十二五"时期绿色发展的"国家需要",生态文明应以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为旨归,在实践范式的生态变革中通达"人和自然真正复活"的诗意之境。
- 李勇强
- 关键词:实践范式
-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二十世纪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正常谱系被逐渐撕裂,当我们为经济的增长、物质的丰饶而沾沾自喜、欢呼雀跃时却忘记了我们是以生命做赌注,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我们相伴左右、形影不离。故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处...
- 李勇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社会向度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被引量:3
- 2023年
- 面对资本逻辑导致的环境恶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对峙,基于“人类史”与“自然史”统一的社会向度,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探索环境问题的社会缘由,以生产方式与制度的变革化解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在“人类本身的和解”中破解人与自然之间进退维谷的困境,通达“人类与自然的和解”的诗意生存之境。生态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这两大西方环境伦理思潮在追寻与探究环境问题时,基本思路是把自然史和人类史割裂开来,极有可能沦为一种花式的话术操作,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与公共卫生问题上却又力有不逮。赓续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社会向度,超越西方环境伦理解决环境问题的抽象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引领与推动绿色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的形成,创新生态环境制度以形成责权利均衡协调的生态治理架构,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统筹推进美丽中国与美丽世界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开辟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篇章。
- 李勇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
- 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再思考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实践范畴是实践活动、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观念的统一,其中,实践活动是起点,实践思维方式是其理念内核,实践观念是实践活动和实践思维方式的中介。正是由于实践思维方式——实践观念——实践活动构成的多维、立体的"实践"范畴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实现了对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根本超越和从抽象的人的世界到现实的人的世界的转变,实现了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和目的的转向为表征的哲学功能的革命性变革。
- 李勇强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
- 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是实践
- 2005年
- 人之成为人,乃是由于人是实践的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是实践,而实践的本质在于创造.人的创造性实践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双向运动过程中,而且充分展现在人类历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中.只有把人理解为实践的人,才能进一步认识和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本质.
- 李勇强
- 关键词:人类历史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