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农业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农业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一熟制
  • 1篇宜居
  • 1篇宜居城市
  • 1篇宜居城市建设
  • 1篇玉米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 1篇社会主义新农...
  • 1篇熟制
  • 1篇土地整理
  • 1篇农村
  • 1篇主义
  • 1篇集约利用
  • 1篇北京农业
  • 1篇北京市农业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市土地整...

作者

  • 5篇李佳
  • 5篇张凤荣
  • 4篇赵华甫
  • 3篇赵婷婷
  • 2篇孟媛
  • 1篇王茹
  • 1篇张晋科
  • 1篇黄大全
  • 1篇宋伟
  • 1篇唐衡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第三届中国城...

年份

  • 3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市顺义区工业土地集约利用及布局优化研究
近几年来,城市的持续扩张给耕地保护和生态安全都带来了巨大压力,2005年新增建设用地中有分之一直接供给工业企业。而且,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提高工业土地利集约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对北京市顺义区1...
孟媛张凤荣安萍莉赵婷婷李佳
关键词:集约利用
文献传递
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被引量:13
2008年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就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土地整理则是以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改善为目的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二者在目标、内容等方面所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土地整理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楔入点和重要工作平台。文章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背景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新农村建设对于土地整理的新要求;并据此就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目标、原则、内容和模式选择等提出思路,为今后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赵华甫张凤荣王茹宋伟孟媛李佳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整理
北京都市农业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春玉米一熟制被引量:28
2008年
选择合理的种植制度,可使北京市种植业既能克服水资源限制,又能更好地发挥农业抑制扬尘的生态服务功能,兼顾农民兼业增收的要求,从而满足北京市种植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试验和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种植制度调整的必要性和不同种植制度的效益进行探讨。对春玉米一熟制和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多种效益的比较表明,春玉米一熟制虽比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经济效益略低,但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较低的水资源消耗,且有利于农民兼业增收,是更符合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要求的种植制度。
赵华甫张凤荣李佳唐衡
关键词:都市农业
浅议北京农业发展空间被引量:1
2007年
【研究目的】受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及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的胁迫,北京农业发展正面临空间减少的危机。此背景下,探讨北京农业的可能发展空间,并提出相关利用建议,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方法】以农业发展空间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借鉴牛顿的空间学说对农业空间进行划分,并以图示法为手段,直观地反映了不同空间的联系。【结果】北京农业发展空间有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之分,并可再次细分为四个亚空间,即现实空间、市场提升空间、政策提升空间和合作发展空间。农业空间的内涵、特征不同,利用方向各异。应稳定绝对空间,挖掘相对空间;应高效利用现实空间,开拓市场、政策的提升空间,同时加大与外埠的合作,以突破北京农业发展资源空间的刚性约束,提升农业发展的总量和水平。【结论】论文对于保护和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赵华甫张凤荣张晋科李佳赵婷婷
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北京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被引量:22
2008年
北京市总体上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不断增加的财政收入使政府有能力实现反哺农业。人民的消费结构也向着除食物消费之外的现代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转变。这使政府和民众不再仅仅关心经济发展,而更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对于有着约1500×104人口、水土资源都很紧张的北京来说,农业的发展更应该注重对其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的开发,为建设生态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宜居城市"服务。据此,本文根据北京市的水土资源禀赋和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以城市为中心的4个"农业圈",即:城市花园农业圈、近郊平原景观绿化农业圈、远郊平原规模高效生态农业圈、山区生态涵养特色农业圈等。这种农业圈层设计突破了传统的近郊蔬菜、远郊粮油的农业圈层模式,是一个与土地资源禀赋相协调、与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和发展定位相协调的布局,是一个更注重农业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布局。该布局突出了农业的公益性,仅仅靠市场机制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
张凤荣赵华甫黄大全李佳赵婷婷
关键词:农业宜居城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