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享荣
- 作品数:27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杆件纵向振动中联接刚度的识别被引量:2
- 2003年
- 以传递矩阵法为基础,用计算机代数系统编程,导出以联接刚度为未知量的方程,输入杆件纵向振动的第二阶固有频率,从而识别出杆件的联接刚度,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该法的正确性。
- 李享荣林永汉张雷
- 关键词:传递矩阵法计算机代数系统杆件结构纵向振动结构动力学固有频率
- 利用REDUCE语言识别结构系统的支承刚度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提出一种识别结构系统支承刚度的新方法,该方法以传递矩阵法为基础,利用RE-DUCE计算机代数语言推导以刚度参数为未知数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而解此方程组识别结构系统的支永刚度。模态试验及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 张雷李享荣
- 关键词:支承刚度工程结构动力特性
- 复合曲梁非对称弯曲正应力计算被引量:2
- 1999年
- 给出了一般截面形状复合曲梁在复杂受力情况下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作为特殊情况,从正应力计算公式也可以得到该梁在具有纵向对称面且载荷作用在该平面内时的相应公式。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 虞爱民李享荣
- 关键词:复合曲梁正应力
- 圆环板支承刚度的识别
- 2007年
- 给出圆板弹性支承的传递矩阵,并用计算机代数语言编写圆板环形条元及支承元件的传递矩阵,通过试验模态分析,确定圆板轴对称振型及频率,将该频率代入含待识别支承刚度的传递矩阵法中去,就可直接识别其刚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法的有效性。
- 李享荣陈方泉王航
- 关键词:振动与波支承刚度传递矩阵法
- 小波分析法在变速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7年
- 首先利用小波分析将非平稳随机信号进行分解,然后再由Fourier变换对分解后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最终根据各频谱特征,实现对变速机械的故障诊断.以某冷轧厂新增3500t/h大型冷却塔用变速及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为例。
- 张雷洪钟瑜李郝林李享荣朱继梅
- 关键词:故障诊断小波分析
- 一边弹性支承三边自由矩形板对接处角刚度的识别
- 2009年
- 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寻找一边弹性支承三边自由对接长方形板的最低阶弯曲振型及对应的固有频率,将对接板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一边弹性支承的对接梁来求解,借助计算机代数语言,编写对接梁的传递矩阵法程序,推导出对接处含角刚度作为符号的方程,输入板的最低阶弯曲振型所对应的固有频率就可识别出该处的角刚度,并通过实例验证此法的有效性.
- 李享荣张雷
- 关键词:传递矩阵法
- 悬臂板对接处角刚度的识辨
- 2008年
- 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实测悬臂对接板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将对接板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悬臂对接梁来求解.借助计算机代数语言,编写对接梁的传递矩阵法程序.推导出对接处含角刚度作为符号的方程,输入第一阶固有频率就可识别出该处的角刚度,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此法的有效性.
- 李享荣方宇栋张旭
- 关键词:传递矩阵法
- 直角刚架支承刚度的识别
- 2002年
- 通过实测水平放置直角刚架的固有频率 ,以传递矩阵法为基础 ,利用计算机代数系统导出以支承刚度为未知量的非线性方程组 ,求解此方程组 ,从而识别出支承刚度 ,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
- 李享荣虞爱民
- 关键词:支承刚度传递矩阵法计算机代数系统非线性方程组扭转振动识别方法
- 改进的单层前向神经网络用于核电百万千瓦级汽轮发电机的故障诊断被引量:12
- 2002年
- 为对核电百万千瓦级汽轮发电机进行故障诊断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单层前向人工神经网络 ,”这种神经网络克服了常规的单层前向神经网络仅是线性可分及学习过程中需重复提交一系列要记忆的输入模式来调整权值之不足 ,从而大大减少了分类时的迭代次数。本文在独特设计的多功能“核电百万千瓦级汽轮发电机”轴系振动模拟试验台上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 张雷秦宗慧林建中李享荣叶大庆魏永梅李海渊
-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核电站故障诊断
- 交叉梁系支承刚度的识别
- 2005年
- 通过实测交叉梁系低阶的固有频率,以传递矩阵法为基础,由计算机代数语言推导出含待识别支承刚度的高次方程或非线性方程组,解此方程就能识别出支承刚度,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 李享荣李俊
- 关键词:支承刚度交叉梁系非线性方程组传递矩阵法固有频率高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