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心
- 作品数:31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Ⅰ期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例髋关节术后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穿刺培养及术中病灶组织涂片及培养等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该组所有患者均采用I期清创,假体取出,自制抗生素骨水泥支架旷置,Ⅱ期行清创,髋关节翻修置换术并结合抗感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20.5个月(5~52个月)随访,感染均未复发,血沉、C反应蛋白皆恢复正常,局部无红肿压痛。7例患者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患者关节活动稍受限但不影响日常行走。按Harris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Harris评分由术前(30.18±6.0)分提高到术后(87.5±3.5)分。术后6个月、1年X线片示假体固定可靠。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只要诊断明确,处理得当,经严格的I期清创后采用抗菌药物骨水泥临时支架旷置,二期清创、关节置换,可获得满意疗效。
- 李广贤苏建敏侯江伟李中心程慎杰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
-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经下胫腓联合腓骨骨折
- 2014年
- 目的观察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经下胫腓联合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经下胫腓联合腓骨骨折,合并内踝、后踝骨折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应用带线锚钉修复。结果临床治疗35例,随访6个月至2年,35例均骨性愈合。根据Baird-Jackson[1]评分标准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定:优20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经下胫腓联合腓骨骨折疗效良好。
- 侯江伟苏建敏李中心程慎杰
- 关键词:腓骨骨折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 AO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AO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的36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术后仅1例发生切口轻度感染,经换药3周愈合。本组36例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0.6%。结论AO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 李中心苏建敏蒋振营刘纪恩许飞张莹莹
- 关键词:内固定跟骨骨折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选择探讨被引量:9
- 2005年
- 蒋振营翟明玉李中心候江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症外科手术
- RF-Ⅱ系统加Cage植入治疗腰椎滑脱症
- 2007年
- 目的探讨RFⅡ-系统复位固定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证的疗效。方法本组采用RF-Ⅱ系统将滑脱提拉复位,椎板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26例,其中退变型19例,峡部裂型7例,L4滑脱16例,L5滑脱10例,其中Ⅰ度20例,Ⅱ度6例。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根据Nakai分级:优2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89.6%。结论RF-Ⅱ系统复位固定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达到彻底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固定及椎间融合。
- 李中心刘纪恩蒋振营苏建敏袁义伦许飞梁祁枫张莹莹
- 关键词:CAGE腰椎滑脱
- 腰椎术后应用七叶皂苷钠的作用
- 2006年
- 蒋振营张林森李中心侯江伟屈冠军
-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腰椎术后术后应用组织水肿手术效果地塞米松
- 埋没导引缝合针在双侧唇裂继发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双侧唇裂继发畸形的解剖学修复。方法 采用埋没导引缝合针缝合法 ,对于引起畸形的主要因素 :鼻翼软骨向两侧移位 ,鼻降肌挛缩 ,口轮匝肌移位 ,鼻孔底瘢痕挛缩等进行彻底松解后 ,牢固准确地复位、固定 ,以恢复其正常的解剖关系。结果 自 1998年以来 ,共收治 2 6例双侧唇裂继发畸形患者 ,除 1例叉状皮瓣远端坏死外 ,余均顺利成功。随访 1~ 2年效果满意。结论 本手术不仅简单省时 。
- 翟弘峰刘红李中心张正文李森恺李养群
- 关键词:双侧唇裂继发畸形
- 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股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股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在股骨骨折愈合后进行,同时行股骨内固定物拆除术。把股内、外侧肌两旁分离出来,将股直肌与股中间肌分开,再将与股骨粘连且已纤维化挛缩之股中间肌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切除,也可以在髌骨上及股直肌起点下各1.5cm处作V-Y型延长,同时切除纤维化之髌上囊,切开髌骨两侧挛缩之支持带及阻碍膝关节屈曲的一切粘连因素。稳妥缓慢的屈曲膝关节。术后第1天起即应用下肢关节康复器行被动屈膝功能锻炼,活动次数与幅度逐日递增,同时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屈伸膝关节功能锻炼。2周后拆线,开始练习屈膝下蹲。结果:本组29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为6个月~48个月,患肢屈膝活动度为90°~128°,平均115°,较术前平均增加71.4°,伸膝功能良好,另1例2次手术恢复良好。结论:在股骨骨折愈合后行股四头肌成形术,既能取出股骨骨折之内固定物,又能解除股中间肌与股骨间粘连及膝关节内粘连,是治疗股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较好方法。
- 蒋振营刘宁孙晓堂候江伟李中心
- 关键词:股四头肌成形术股骨骨折膝关节僵直交叉韧带
- 髂胫束筋膜条和掌长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 2018年
- 目的:比较分析髂胫束筋膜条和掌长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25例患者选择髂胫束筋膜条重建,25例患者选择掌长肌肌腱重建。两组患者首先给予喙锁韧带重建,之后选择钩钢板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1年,在喙锁间距和肩锁间距方面,髂胫束筋膜条重建组均显著小于掌长肌肌腱重建组(P<0.05);术后18个月时,两组患者的Karlsson评分功能优良率和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治疗时,和掌长肌腱重建喙锁韧带相比较,髂胫束筋膜条重建喙锁韧带的影像学效果更加理想,而在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两种治疗方法则比较类似。
- 王勇苏建敏侯江伟李中心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 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近5年收治的105例采用PFNA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105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DTV的发生率为36.19%,2组在性别、体质指数(BMI)、并发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长期卧床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并发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长期卧床是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PFNA术后易出现DVT,与体重指数、并发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长期卧床密切相关。
- 李华龙李中心候江伟王勇苏建敏
- 关键词:股骨粗隆骨折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