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霞

作品数:67 被引量:25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会议论文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建筑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城市
  • 9篇村落
  • 7篇传统村落
  • 6篇城市规划
  • 5篇公众
  • 4篇生态
  • 4篇乡村
  • 4篇小城
  • 4篇小城镇
  • 4篇旅游
  • 4篇公众参与
  • 3篇低碳
  • 3篇建筑
  • 3篇公园
  • 3篇城市公园
  • 2篇低碳生态
  • 2篇低碳生态城
  • 2篇低碳生态城市
  • 2篇地产
  • 2篇都市

机构

  • 6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作者

  • 65篇朱霞
  • 5篇宁暕
  • 4篇侯冰婕
  • 4篇焦金玲
  • 4篇肖薇
  • 3篇郑皓文
  • 2篇张聪林
  • 2篇胡建锋
  • 2篇姚晓文
  • 2篇杨佳杰
  • 2篇李梦迪
  • 1篇欧力
  • 1篇耿虹
  • 1篇黎莎莎
  • 1篇许亚萍
  • 1篇谢晓玲
  • 1篇单卓然
  • 1篇黄婷婷
  • 1篇阮晶晶
  • 1篇洪亮平

传媒

  • 12篇华中建筑
  • 4篇2016中国...
  • 3篇小城镇建设
  • 3篇2014中国...
  • 3篇2015中国...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第3届“21...
  • 2篇第三届“U+...
  • 2篇2012中国...
  • 2篇第六届城市与...
  • 2篇第五届“21...
  • 2篇2015中国...
  • 2篇2018中国...
  • 2篇2017中国...
  • 1篇长江建设
  • 1篇湘潭大学自然...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亚洲近代建筑...
  • 1篇2013中国...
  • 1篇第四届“21...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限购令时代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浅析
在国家"限购今"颁布一年有余的今日,房地产市场的起落变化有目共睹。在学术界,关于国内外房地产调控手段的影响也是观点众多,褒贬不一。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国家楼市宏观调控政策对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地产...
侯冰婕朱霞
关键词:楼市政策宏观调控保障房房产税制度
“多元共生”视角下低碳生态城市共生策略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向多元共生的低碳生态城市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多元共生”的视角出发,在对共生、低碳、生态及其组合概念进行语义辨析、内涵阐释的基础上,探讨了多元共生的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系统建...
周阳月朱霞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时代公众参与规划编制的特征与过程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并非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城市规划的编制技术和方法思路也随之革新,规划利益相关方...
郑越朱霞
关键词:公共参与城市规划编制
“低冲击”视角下景中村和谐共生的规划应对——以武汉东湖景中村为例被引量:8
2016年
"景中村"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既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中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该文以武汉东湖景中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东湖景中村的五大现存困境及成因,并建立公众对东湖景中村的满意度评价模型。基于问题导向,文章从生态环境、空间利用、产业发展、社区再造、规划管理等方面提出"低冲击"视角下促进景中村和谐共生的规划应对策略。
周阳月朱霞
关键词:公众满意度
建设具有主观幸福感的“交往城市”
进入21世纪,我国现代化不断推进,城市高速发展,然而客观福祉的大幅度改善时常并未给市民的主观幸福感带来相应程度的提升。本文以交往理性理论为基础,以提出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综合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关注作为城市主...
侯冰婕朱霞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交往理性
慢行城市'新论'--慢行健康小城镇构建策略研究
快速城市化下,小城镇也面临着大规模的更新,在此进程中出现的机动化、千城一面、环境危机等问题迫使人类日益探索一种健康可持续的小城镇构建策略.'慢行城市'应当作为一种城市健康发展的理念和目标.本文总结国内外关于'慢行城市'(...
焦金玲朱霞
关键词:慢行系统交通规划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兰州新区空间发展研究
2013年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讨论兰州新区空间发展的战略,通过分析兰州新区的建设背景,揭示城市空间发展的条件和约束,提出跨界交通网络衔接、区域产业体系优化、低碳生态系统示范、城乡公共服务提升等发展战略;结合城市空间规划,提出新区空间结构与组织方案,确立"两带双轴"的功能结构和"两区三廊"的生态格局;最后,提出对我国西部大城市而言,新区发展规划应在交通走廊、要素流动、空间组织三个层面实现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组织与示范作用.
谢晓玲岳佳朱霞
关键词:新城规划
基于PSR模型的大都市外围乡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优化——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大都市的快速发展对外围乡村生态安全格局造成了较大影响。以武汉市农业生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生态安全指数并分析生态安全空间特征。武汉市农业生态区生态安全指数的圈层特征明显且轴向差异较大,三生空间的生态安全状况同时存在轴向和圈层差异;山体、水体生态安全状况由近到远梯次递增。按照从局部到整体、从单一到复合的调控思路,提出分类、分级、分层的差异化优化调控策略。
朱霞李振林
关键词:PSR模型生态安全
文化表征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武汉市泥人王传统村落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承载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传统聚落形式,是经由大量农耕文化凝结与物化的表征符号组构而成,并不断进行着文化意义的再生产。该文首先对"文化表征"理论进行了系统性阐述;提出了文化表征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的三部分内容:文化概念图的评估、文化符号的梳理与解读、文化符号与表征空间的整合。该文结合武汉市泥人王传统村落的规划案例,通过村落文化信息的梳理以及表征符号与物质空间的整合,建构和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表征空间体系,从而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及传统村落空间的文化活力再生,最终有效地促进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朱霞宁暕
关键词:文化表征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
保障性住房领域的政策网络结构博弈问题研究
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有效政策供给,住房保障政策的核心是社会公平,然而我国现存保障住房类型复杂、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定执行效率较低且偏离预期等问题导致的住房不公加剧了社会不满.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市场配置的自由化和...
肖薇朱霞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博弈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