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 作品数:45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作物根系影响下的农田干缩裂隙网络多重分形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农田中作物根系对土壤裂隙网络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外农田土壤裂隙试验,获得土壤裂隙数字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编程计算,对比分析作物根系影响产生的裂隙网络与无根系影响的裂隙网络的广义分形维数Dq,多重分形奇异指数α以及分形谱函数f(α)。【结果】无作物的裂隙图像的面积密度大于含有作物的裂隙图像的面积密度,表明无作物的土壤裂隙宽度较大;无作物的土壤裂隙图像的长度密度与欧拉数均大于有作物根系的土壤裂隙图像,表明无作物根系的土壤裂隙较长且形成封闭的裂隙网络较多;广义分形维数的整体变化幅度为无作物裂隙大于有作物影响的裂隙;有作物根系影响的裂隙的谱宽小于无作物根系的土壤裂隙的谱宽;作物根系影响下的裂隙D0值大于无作物的土壤产生的裂隙;根系影响下的土壤裂隙D1更大;无作物土壤产生的裂隙的D0与D2的差值最小,说明其分布的非均匀性更好。【结论】作物根系的锚固作用并没有使土壤裂隙失去非均匀分布特性,土壤裂隙网络非均匀性特征明显;根系的影响使得土壤裂隙分布的非均匀性更小;测量尺度为25/8~50 cm时,无作物的裂隙分形复杂性最大。多重分形参数可以作对比作物影响下的裂隙与无作物的裂隙非均匀性的重要指标。
- 张萌张萌马荣朱磊
- 关键词:土壤根系
- 基于Sentinel-2的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早期识别
- 2024年
- 【目的】基于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Sentinel-2遥感影像,构建能够不断融入遥感数据的决策树分类算法,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早期识别。【结果】4月上旬,由于春小麦和苜蓿生长特征较为相似,春小麦和苜蓿的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69%和75%。此后,随着观测数据的不断融入,分类精度逐步提升,5月14日二者的分类精度即可达到90%以上。5月31日利用全部5期卫星影像数据时,春小麦的总体精度可达到94%,Kappa系数为0.75,苜蓿的总体精度可达到97%,Kappa为0.86。2023年青铜峡灌区春小麦种植面积为24 000 hm^(2),苜蓿种植面积为2 000 hm^(2)。其中,春小麦种植结构较为复杂,既存在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种植,也存在大量面积较小的碎片化种植带。【结论】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可在4月上旬获取初步分类结果,在5月中旬苜蓿第1次收割之前对青铜峡灌区春小麦和苜蓿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
- 朱磊张伟业潘自林丁一民雷晓萍张宗和孙伯颜柴明堂
- 关键词:决策树时间序列春小麦苜蓿
- 农田裂隙分布及其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通过农田土壤裂隙演化试验以及土壤染色示踪试验,应用MATLAB软件对裂隙照片、染色示踪照片二值化处理,去噪处理后,提取出裂隙率、土壤入渗深度、染色面积等形态相关参数,分析了裂隙以及裂隙存在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裂隙发育过程中,裂隙的深度和宽度服从正态分布,初期表现为裂隙深度、宽度的共同发展,后期主要是裂隙深度的变化;裂隙率的变化在初期呈线性变化,裂隙率变化速率逐渐变缓;裂隙的存在,促使入渗深度呈带状分布,同时加大了平均入渗深度和入渗面积,降低了入渗均匀度。
- 陈玖泓朱磊田军仓
- 关键词:裂隙演化
- 湖北京山苏家垄M88实验室考古简报
- 2024年
- 湖北京山苏家垄M88是春秋中期偏早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及玉器,墓主人为“曾伯?”夫人“芈克”。由于墓葬未遭盗扰,其考古价值尤为重大,为避免遗物本体的破坏和原始信息的流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等多家单位,对M88棺柩所在部分进行了实验室考古。在可控环境下对棺区进行精细清理及各类信息的多方位提取、保存及检测,厘清了棺区8层微层位的叠压关系。
- 朱磊(文/图/摄影)朱磊李存信方辉李存信吴登弟(文/图/摄影)方勤刘勇蒋戈娅(绘图)
- 关键词:玉器
- 根系及盐分含量对农田土壤干缩裂缝发育规律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4年
- 为研究不同根系含量和盐分含量土壤表面干缩裂缝的发育规律,该文提出了一套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裂缝几何参数提取方法,分析裂缝形态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降低,不同根系含量条件下裂缝面积密度和长度密度的差异显著(P<0.05),裂缝发育稳定时根系含量越大,面积密度越小,长度密度越大。盐分质量分数为2.0%的土壤试样在整个干燥过程中裂缝面积密度明显比其他低盐分含量的试样高。当含水率<27%时,盐分含量对土壤裂缝面积密度的影响差异明显,不同盐分含量的土壤裂缝面积密度和长度密度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盐分含量越大,稳定时土壤裂缝面积密度越大,长度密度越小。该成果对指导开裂土壤的农田灌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张展羽朱文渊朱磊王策盛丽婷陈于
- 关键词:土壤干缩裂缝
- 井渠灌区地下地表水耦合模拟及用水配置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宁夏惠农区渠井用水比例失调,导致地下水越过适宜埋深造成次生盐渍化的问题。选择惠农区李岗村为试验区,在概化试验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采用双重节点方式对地表水地下水模型进行耦合,在每个时间段对两者进行联立同时求解,通过HydroGeoSphere进行模型的计算求解,率定和验证模型中的水文地质参数。并通过建立的模拟模型,适时调整用水比例,得到在生态安全埋深下,渠井用水最优比例。
- 孙骁磊田军仓朱磊
- 关键词:地下水地表水
- 暗管排水对油葵地土壤脱盐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2
- 2017年
- 为了建立宁夏惠农区庙台乡给予太阳能水泵抽水的暗管排水工程的灌溉排水制度,以油葵为研究对象,设暗管排水和非暗管排水2个处理,观测分析了暗管排水对田间土壤含盐量、地下水位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葵生育期内,与进行暗管排水前相比,暗管排水使暗管排水区的地下水水位降低0.09 m,降幅6.21%;地下水矿化度降低9.79%;土壤含盐量降低13.64%;与非暗管排水区相比,暗管排水区的油葵增产8.10%,灌溉水生产效率增加8.40%,群体水分生产效率增加9.86%。
- 石佳田军仓朱磊
- 关键词:暗管排水油葵水盐调控土壤含盐量水分生产效率
- 作物根系对农田土壤干缩开裂影响的试验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为探究农田中作物根系对土壤干缩开裂行为的影响,对根系作用及无根系作用下的农田土壤进行了自然干缩开裂试验,讨论了根系作用及无根系作用下土壤干缩裂隙的发育规律,分析了根系对土壤干缩裂隙形态及其Minkowski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无根系影响的土壤,根系影响下的土壤干缩裂隙在根系附近裂隙发育程度较低,裂隙宽度、单个裂隙长度及团聚体面积较小,而在远离根系位置呈现与无根系影响下土壤干缩裂隙相似的形态特征;作物根系使得干缩裂隙的Minkowski密度显著降低,相比无根系作用的农田土壤干缩裂隙,6株玉米根系存在时面积密度m_(0)平均降低31%,长度密度m_(1)平均降低19%,欧拉数密度m_(2)平均降低20%;综上所述,作物根系对土壤干缩开裂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分析指出根系对干缩开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局部增大土壤抗拉强度及限制土壤材料移动两个方面。
- 申同庆李株丹刘登川朱磊
- 关键词:根系开裂
-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植被-水系统有限时间的稳定性
- 2025年
-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地表水的渗透能够改变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平衡,为了反映随机环境噪声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立了由Markov链和高斯白噪声驱动的随机时滞植被-水系统,通过随机比较原理,研究了植被及水的有限时间的动力学行为,给出了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和有限时间收缩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 胡静胡静朱磊任杰张启敏
- 关键词:有限时间稳定
- 基于ResNet和RF-Net的遥感影像匹配被引量:8
- 2020年
- 针对Receptive Fields Network(RF-Net)中存在网络较浅、缺乏深层语义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sidual Network(ResNet)和RF-Net的改进网络用于遥感影像匹配。首先,通过对真实遥感影像进行裁剪、光照变换和仿射变换处理,得到图像对并计算同一序列中不同图像间的单应性矩阵,构建了一个遥感影像数据集。然后,提出了一种双通道的网络结构用于关键点检测,该双通道网络由Receptive Fields Detection(RF-Det)和ResNet构成,前者提取含有细节信息的浅层特征图,后者提取含有语义信息的深层特征图。此外,采用特征描述子提取网络L2-Net,得到128维特征向量用以描述关键点。最后,分别采用最近邻、带阈值的最近邻和最近邻距离比的策略对特征描述子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在仅含光照变换、仅含仿射变换和同时包含这两种变换的遥感影像数据集上的匹配得分,比RF-Net分别提高了0.002,0.117,0.104,在关键点检测和匹配精度方面具有更优的性能。
- 廖明哲吴谨朱磊
- 关键词:图像匹配仿射变换特征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