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博
-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荧光定量PCR确诊1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镜检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青田县1例输入性疟疾患者血样进行检测。镜检结果显示,患者血样的薄、厚血片中均发现恶性疟原虫,但其原虫密度均较低,为240个/μl血;PCR结果显示,该血样恶性疟原虫特异性DNA片段阳性,确诊为恶性疟原虫感染。
- 曾永蔡爱红朱海博倪晓媚柯珍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恶性疟原虫镜检荧光定量PCR
- 浙西南地区鼠疫宿主动物体表寄生虫群落多样性和病原体携带现况调查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调查浙江省西南部地区鼠疫宿主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群落多样性特征和鼠疫等病原体携带情况,为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鼠疫等传染病防控策略奠定基础。方法2018-2019年在浙西南地区6个鼠疫监测点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进行调查,分别开展宿主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的种类鉴定、鼠疫等病原体检测。结果共捕获宿主动物989只,捕获率5.15%,在398只宿主体表发现寄生虫2409只,染虫率40.24%,宿主优势种为黑线姬鼠(58.79%)。在宿主体表发现寄生虫共8科18属30种2409只,其中蚤3科5属6种211只,蜱1科4属5种446只,革螨1科5属9种951只,恙螨1科2属3种341只,吸虱2科2属7种460只。黑线姬鼠、北社鼠、黄胸鼠、针毛鼠在灌丛中体外寄生虫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最高,黄毛鼠、东方田鼠、褐家鼠、小家鼠在农田中体外寄生虫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最高,青毛鼠、白腹巨鼠在森林中体外寄生虫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最高。891份宿主动物血清F1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910份宿主动物肝(脾)脏标本和所有采集到的体表寄生虫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均未分离到鼠疫菌。100份标本中3份宿主动物汉坦病毒阳性,阳性率3.00%;13份宿主动物标本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阳性,阳性率13.00%。结论浙西南地区鼠疫宿主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虫密度较高,群落构成较复杂。宿主动物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携带率较高。从寄生虫多样性角度可以考虑灌丛以防治寄生的蜱虫为主,农田防治寄生的恙螨和革螨为主,森林防治寄生的蚤和吸虱为主。
- 李晔柳付明潘孝猛蓝玉清朱海博吴东海陈荣富
- 关键词:鼠疫啮齿目革螨恙螨吸虱群落
- 青田县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信行调查被引量:2
- 2009年
- 曾永项晓青蔡爱红陈利雄朱海博王志平
- 关键词:艾滋病预防知识女性性工作者知信行调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传播疾病不安全性行为
- 青田县4例输入性黑热病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浙江青田县4例输入性黑热病的误诊原因,提出早期诊断的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负担、预防死亡。方法收集并分析2005-2019青田县4例误诊的黑热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4例黑热病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期间均发生过误诊,4人平均误诊时间82.5d,严重临床症状出现是患者被确诊的决定因素,有可能出现死亡病例。4例患者均经由骨髓样本培养分离检测出利氏曼原虫阳性而确诊。结论为减少黑热病患者误诊,需加强医务人员黑热病流行和诊断知识培训,加强出国人员健康教育,落实疑难病例专家会诊和社区随访制度,完善转诊流程。
- 傅正军阮卫朱海博叶慧峰曾永蔡爱红陈帆姚立农
- 关键词:误诊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人员心理压力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
- 2008年
- 朱海博林君芬叶巧玉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压力疾病预防控制问卷调查
- 丽水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病例潜伏期传染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丽水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病例潜伏期传染性,为提高防控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丽水市2020年1月20日至2月7日期间COVID-19聚集性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病例发病前后的密切接触者发病情况。结果丽水市共报告聚集性疫情两起,发生二代病例6例(其中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三代病例1例;在病例发病前2 d接触者占4/7,发病后接触者占1/7,发病前后均有接触占2/7;9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共247人,发病前接触143人,发病后接触69人,发病前后均有接触35人,罹患率分别为2.80%(4/143)、1.45%(1/69)、5.71%(2/35),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前2 d就具有传染性,传染性与发病后无明显区别,密切接触者排摸需要包括病例发病前3 d的接触者。
- 邱理杨季巧英夏永玲叶先明朱海博陈晓蕾
- 关键词:潜伏期传染性
- 46例归国华侨输入性疟疾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青田县46例归国华侨输入性疟疾疫情资料,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资料,分析病例来源、初诊及确诊时间、选择诊治单位相关因素。结果青田县2005—2013年共有输入性疟疾46例,主要来自非洲,占93.48%。病例从发病到初次就诊时间平均为3.3 d,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1.4 d。46例患者均由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确诊,其中78.05%的较高收入患者初诊单位选择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初中及以上学历患者初次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为82.05%。结论输入性疟疾诊治过程中有延误或推迟诊断的情况,需要加强低收入、低文化水平的归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 项晓青朱海博
- 关键词:华侨疟疾输入性
- 青田县首例因捕食鼬獾引起的狂犬病报告被引量:11
- 2009年
- 曾永蔡爱红陈利雄朱海博雷永良
- 关键词:狂犬病人兽共患野生动物病毒所传染源
- 浙江省青田县“无蚊村”建设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青田县"无蚊村"建设投入分析,评价"无蚊村"在蚊媒密度控制、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和促进乡村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2017-2019年每年的4-10月在小舟山村采用幼虫吸管法调查幼蚊密度,2017-2018年每年的4-10月在小舟山村采用双层叠帐法调查成蚊密度,2017-2019年每年的10月中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灭蚊投入。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小舟山村"无蚊村"建设以来,当地的蚊密度显著降低,百户指数从2017年的42.7处/100户下降到2019年的2.9处/100户,成蚊密度从2017年的29.3只/(顶·h)下降到2018年的2.4只/(顶·h)。小舟山村"无蚊村"建设过程中,灭蚊所需经费逐年降低,2019年的灭蚊经费较"无蚊村"建设之前的2017年大幅下降,村民个人户平均投入从35.0元下降至5.0元。村集体投入从74 000.0元下降至17 000.0元。且"无蚊村"建设能有效降低登革热本地疫情传播的可能性,降低因登革热疫情处置所需要的费用。结论农村地区"无蚊村"建设能有效降低蚊密度,方法可持续,经济合理,小舟山的"无蚊村"建设经验适合在以小积水为蚊虫主要孳生地的丘陵地区农村推广。
- 朱海博叶慧锋陈明曾永陈帆傅正军
- 青田县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媒介能量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价青田县中华按蚊的媒介能量,为疟疾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在青田县高湖镇良川村,采用诱蚊灯法、人帐诱法调查蚊虫种群和叮人率;鉴定蚊胃血来源,分析蚊虫叮人习性;计算经产蚊比例、第一个生殖营养周期、日存活率、子孢子增殖期、预期传染性寿命、媒介能量和基本繁殖率。结果共捕获雌蚊683只,其中库蚊476只,占69.69%;中华按蚊131只,占19.18%。2019年8—9月媒介能量大于1,分别为1.320和5.391;2020年8—9月媒介能量大于1,分别为3.859和5.929;其他月份媒介能量均小于1。2019年7—9月基本繁殖率大于1,分别为2.648、13.202和53.912;2020年6—9月基本繁殖率大于1,分别为3.017、6.825、38.588和59.290。结论6—9月青田县中华按蚊疟疾传播潜能较高,在疟疾病例不断输入的情况下,存在疟疾流行风险。
- 傅正军姚立农阮卫叶慧锋曾永朱海博
- 关键词:疟疾媒介能量中华按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