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罗布考联合美金刚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普罗布考与美金刚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1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完全随机化分为单药组(30例,美金刚治疗)与联合组(31例,普罗布考联合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疗效分布等级与单药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予普罗布考联合美金刚治疗有效性理想,且与单独应用美金刚治疗的安全性相近。
- 朱春雨
- 关键词:美金刚阿尔茨海默病有效性安全性
- EGCG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神经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中神经突触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采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0.1 mL/10 g,生理盐水灌胃)、EGCG组[20 mg/(kg·d),EGCG灌胃],每组10只,另以同窝同性别阴性小鼠10只设立正常组(0.1 m L/10 g,生理盐水灌胃),共3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和跨越平台变化,电镜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PSD95、GAP43表达,RT-PCR检测小鼠海马PSD95 mRNA、GAP43 mRNA含量。结果: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神经元损伤严重,PSD95表达下降、GAP43表达增高。免疫组化结果表示,EGCG组PSD95平均光密度高于模型组[(0.11±0.03)vs.(0.05±0.02),P=0.001],EGCG组GAP43平均光密度低于模型组[(0.10±0.03)vs.(0.16±0.04),P=0.002]。RT-PCR检测结果再次验证,EGCG组PSD95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0.82±0.11)vs.(0.50±0.06),P=0.000],EGCG组GAP43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1.12±0.11)vs.(1.56±0.16),P=0.000]。结论:EGCG对APP/PS1转基因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和突触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小鼠海马突触结构,提高PSD95表达、下调GAP43表达有关。
- 刘忠锦张海燕孙丽慧朱坤杰郎尉雅廉洁王月静张萌朱春雨
- 关键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神经元突触阿尔茨海默病
- 三氧化二砷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三氧化二砷(As2O3)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砷作为氧自由基诱发剂,能够破坏人体中自由基生成与清除的平衡,使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下降。本文探讨As2O3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影响。
- 王昱超宋来军张锦邓丹朱春雨
- 关键词:海马神经细胞尼氏小体免疫组化染色水合氯醛固定液
- 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为组A,非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为组B,健康志愿者45例为组C。比较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三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1)入院7、14及21d,组A患者SSS评分均显著低于组B(P<0.05)。(2)组A患者血浆Fib含量于入院3d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入院24h、入院3d及入院7d,组A患者血浆Fib含量显著高于组B(P<0.05)。结论:与非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比,进展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于明显的高凝状态。
- 张继红周秀玉田开语李雪松朱春雨王立崚邓丹钟志强
- 关键词:脑卒中纤维蛋白原
- 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对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帕金森痴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盐酸美金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oCA评分与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美金刚对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效果显著。
- 陆丹王晓慧朱春雨杨丽丽
- 关键词:盐酸美金刚盐酸多奈哌齐
- MPTP/MPP+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1982年人们发现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能诱发PD,它的有效成分是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目前,MPTP/MPP+广泛的被用作诱导PD实验模型的有效药物,可诱导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性死亡。MPTP/MPP+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牵涉Bcl-2、p53、caspase家族、JNK通路、ERK通路和PARP等多种机制,它们共同参与了MPTP/MPP+诱导的细胞凋亡的调控和执行阶段。本文主要综述MPTP/MPP+诱导的神经元细胞凋亡机制。
- 张玉花蔡蕊刘江华朱春雨解洪荣
- 关键词:凋亡
- 7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7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住院的82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病史及入院时血糖、血脂、血压、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经颅、颈部多普勒超声等情况。结果进展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与入院时血糖、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时应侧重这几方面因素的控制,尽可能避免进展性卒中的发生。
- 张继红李雪松王立崚朱春雨段雪峰周秀玉宫旭海
-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 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疗效、血流变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104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5%(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变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相近(P> 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对缺血性脑中风具有良好治疗作用。
- 邓丹邓丽娜王铁燕包忠蕾朱春雨郑文鑫陆丹刘江华董学爽
-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络汤缺血性脑中风血流变疗效安全性
- 豨莶通栓胶囊联合西医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豨莶通栓胶囊联合西医对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豨莶通栓胶囊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肢体痉挛改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肢体痉挛改善总有效率为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豨莶通栓胶囊联合西医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邓丹朱春雨刘江华
-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性瘫痪中风
-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致脑沟浅窄头MRI改变一例
- 2011年
- 患者男,46岁。因“头痛10d”于2010年1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余天逐渐出现头痛,尤以坐位或立位时明显加重,行走时常以手托其后枕部,卧位后头痛减轻,间断呕吐。无发热,无外伤、腰椎穿刺及手术史。既往健康。
- 宋来军刘江华杨凤民李雪松刘明亮朱春雨解洪荣王立峻张继红夏圣梅宫旭海
- 关键词: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MRI改变后头痛既往健康后枕部手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