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俭
- 作品数:1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并比较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通过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6周末各组大鼠进行血压及肾功能(Scr、BUN)的测定;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术后第6周收缩压、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缬沙坦及苯那普利组收缩压、LVMI及室间隔厚度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大鼠心肌TGF-β1、FN表达均较模型组减少(P<0.01)。结论:缬沙坦及苯那普利能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左室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心肌TGF-β1、FN表达来实现的。
- 杨利才张道友朱新俭汪裕伟高潮清徐海红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肾功能衰竭肥大
-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被引量:2
- 2000年
- 朱新俭张道友等
- 关键词: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单纯西医药疗法治疗重症肾病综合征(SNS)的疗效。方法:40 例S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 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20 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比较2 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缓解率(95.0% )、开始达到缓解的时间〔(27.0±9.7)日〕、1 年内复发率(10.5% )及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35.0%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0.0% 、(37.9±8.9)日、18.8% 和65.0% 〕,P均<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SNS缓解率,提前使SNS缓解,降低复发率,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是治疗SNS的较好疗法。
- 张道友叶任高朱新俭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 肾结核40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朱新俭张道友
- 关键词:肾结核
- 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AngⅡ、TGF-β_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ACEI)、缬沙坦(ARB)及两药联合应用对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89例伴有蛋白尿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苯那普利组(ACEI)、缬沙坦组(ARB)和联合组(苯那普利+缬沙坦),疗程8~12周。分别检测各组的AngⅡ、TGF-β1、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及血压。结果苯那普利组及联合治疗组血清An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缬沙坦组血清AngⅡ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各组血清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各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联合治疗组血清TGF-β1水平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蛋白尿均降低(P<0.05),苯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降低蛋白尿疗效优于苯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组(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可下调AngⅡ、TGF-β1的表达,进一步降低蛋白尿。
- 张道友杨沿浪徐海红汪裕伟朱新俭杨利才
- 关键词:苯那普利转化生长因子Β1
- 慢性肾衰左室重塑中的凋亡机制及其与RAS关系
- 目的:观察并比较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通过5/6肾切除法制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
- 杨利才张道友朱新俭汪裕伟高潮清徐海红
- 关键词:慢性肾衰左室重塑凋亡机制苯那普利
- 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单用及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单用及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抽取18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另外102只制作阿霉素肾病模型。84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等容积生理盐水,n=21),C组为缬沙坦治疗组(缬沙坦35mg.kg-1.d-1,n=21),D组为氟伐他汀治疗组(氟伐他汀10mg.kg-1.d-1,n=21),E组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联合治疗组(缬沙坦35mg.kg-1.d-1加氟伐他汀10mg.kg-1.d-1,n=21)。分别于2、6、10周末,遵循随机化原则,按n=6分层抽取各组样本,收集24h尿液、血液及肾组织标本待测。结果:和A组相比,B组、C组、D组和E组24h尿蛋白排泄、血清TC、TG及HGF浓度明显升高(P<0.01);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单用及联用能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清TC、TG浓度(P<0.05或P<0.01),升高血清及肾脏HGF浓度(P<0.05或P<0.01)。结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可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降低血清TG、TC浓度,升高HGF浓度,联用时疗效更明显。提示缬沙坦与氟伐他汀至少部分通过升高HGF浓度而减轻肾脏损害。
- 吴小冬张道友崔明春杨利才杨沿浪朱新俭
-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氟伐他汀肝细胞
- 缬沙坦与氟伐他汀单用及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 吴小冬张道友崔明春杨利才杨沿浪朱新俭
- 5/6肾切除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肾小球硬化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5/6肾切除大鼠血清瘦素(leptin)水平及其与肾小球硬化指数(GSI)、肾小球局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细胞外基质(ECM)的关系。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14只,其中8只通过5/6肾切除法制造慢性功能衰竭模型,另6只为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术后第6周末各组大鼠进行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leptin的测定,处死大鼠,取出肾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TGF-β1、Ⅳ型胶原(ColⅣ)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并对血清leptin水平与GSI、TGF-β1、ColⅣ及FN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6肾切除大鼠血清瘦素(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14.88±1.46ng/mlvs10.84±2.67ng/ml,P<0.01),并与GSI、TGF-β1、ColⅣ及FN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瘦素血症可能是引起肾小球硬化的机理之一。
- 杨利才张道友朱新俭汪裕伟高潮清徐海红
- 关键词:瘦素肾小球硬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 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单用或联用对慢性肾小球疾病尿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慢性肾小球疾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病因。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除具有降压作用外,尚具有血压非依赖性肾脏保护作用;ACEI和ARB联用可增加疗效。观察联合应用ACEI及ARB对降压、减少尿蛋白及肾脏保护的作用,报告如下。
- 张道友杨沿浪陈卫东黄杨杨李龙海汪裕伟朱新俭徐海红杨利才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