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玮
- 作品数:40 被引量:20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辽宁阜新地区金多金属矿构造控矿分析与资源评价
- 朱大岗曲亚军孟宪刚曲玮冯向阳邵兆刚杨玉东张贺鹏付海涛王建平
- 在研究地宫-建设地区北东向主体构造格架及韧性剪切带对金矿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选择典型金矿田作重点解剖,并对韧性剪切带的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控矿构造应力场、构造地球化学场等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成矿有利地段和靶区预测”,旨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金多金属矿构造控矿分析
- 南秦岭佛坪地区地层格架与物源分析:变质沉积岩中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提供的制约被引量:8
- 2018年
- 南秦岭佛坪地区位于东西秦岭交汇部位,以前寒武纪基底穹状隆升为主要特征,因其特殊的构造位置和变质变形特征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揭示南秦岭构造带的性质及其在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中的作用,本文对佛坪地区的前寒武纪基底和沉积盖层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佛坪穹隆核部前寒武纪基底中碎屑锆石主要年龄峰值为600~820Ma、2021Ma和2467Ma,其中3个样品给出最年轻的年龄区间约为615~728Ma,沉积时代不早于新元古代,另外1个样品给出的最年轻的年龄峰值为1113Ma,沉积时代不早于中元古代,否定了关于认为其为太古代或古元古代的变质结晶基底的认识,其碎屑物质可能来源于南秦岭构造带和扬子陆块北缘。佛坪穹隆上覆盖层和外围南侧盖层给出了相似的年龄图谱,主要年龄峰值为410~450Ma、650~880Ma和910~950Ma,其中最年轻的年龄区间为344~416Ma,表明其沉积时代晚于泥盆纪,碎屑物质来源为北秦岭构造带和南秦岭构造带。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南秦岭构造带(前寒武纪基底)于新元古代已增生为扬子陆块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晚古生代(泥盆纪)紧邻华北-北秦岭构造带南缘,并共同为南秦岭大面积的泥盆纪盆地提供碎屑物质。
- 刘志慧罗敏陈龙耀曲玮刘晓春
- 关键词:U-PB定年变质沉积岩
- 桐柏地区秦岭岩群中碱性脉岩的锆石U-Pb年龄:对麻粒岩相变质时代的约束被引量:5
- 2013年
- 由于前人在桐柏地区秦岭岩群高级变质岩石中获得的变质年龄比较分散,所以有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使用LA-MC-ICPMS方法对侵入于秦岭岩群中的弱变形和未变形碱性岩脉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获得其侵位时代分别为429.9±1.5Ma和430.3±1.3Ma。结合区域上已发表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我们推测,秦岭岩群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约440~430Ma,与华北陆块南缘的弧-陆碰撞作用有关。碰撞后的岛弧岩浆作用主要发生在约430Ma,从而造成了秦岭岩群的缓慢冷却,这可能是麻粒岩相变质锆石的同位素年龄比较分散的主因。
- 曲玮刘晓春胡娟李怀坤耿建珍
- 关键词:麻粒岩锆石U-PB年龄
- 桐柏造山带古元古代变质基性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3
- 2012年
- 桐柏造山带位于秦岭和大别造山带之间,其北侧对应于北秦岭中高级变质杂岩,南侧对应于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杂岩。锆石U.Pb定年在一个榴辉岩中获得其原岩侵位年龄和锆石重结晶或生长年龄分别为(1961±23)Ma和(1949±51)Ma,在一个石榴角闪岩(退变榴辉岩?)中获得其变质年龄为(1936±26)Ma,表明这两种基性岩石在二叠一三叠纪高压变质之前经历了古元古代变质作用的影响。由桐柏一大别一苏鲁造山带可利用的年代学资料确定,扬子陆块北缘发育的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可分为两幕,第一幕发生在约1.97-1.93Ga,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有关;第二幕发生在约1.85—1.82Ga,或者代表Columbia超大陆汇聚的继续,或者是陆块边缘增生过程的结果。
- 胡娟刘晓春曲玮崔建军
- 关键词:古元古代扬子陆块
- 陕西汉南毕机沟钒钛磁铁矿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毕机沟钒钛磁铁矿位于扬子板块北缘汉南杂岩的西北部,是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分异演化的产物。矿区范围出露的岩石主要包括橄长岩、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和闪长岩,具有明显岩相分带和韵律旋回特征。目前,已发现的多个钒钛磁铁矿体均位于基性岩-超基性杂岩体的辉长岩相带内。本次研究对毕机沟矿区的含矿辉长岩和穿切含矿辉长岩的花岗岩脉进行了原位微区LA-MC-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两者的侵位时间分别为(783±4)Ma(MSWD=0.09)和(759±4)Ma(MSWD=1.50),结果表明毕机沟钒钛磁铁矿的成矿时代大约为783 Ma,但不晚于759 Ma。结合前人区域成果资料,毕机沟含钒钛磁铁矿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与该区新元古代大规模具岛弧性质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的形成时代相近,我们认为毕机沟钒-钛磁铁矿可能形成于活动型大陆边缘环境。
- 陈龙耀崔建军刘晓春曲玮李淼郑光高李东东张海峰刘林
-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锆石U-PB年龄
- 鄂豫交界桐柏山地区碰撞造山带结构与区域成矿背景研究报告
- 刘晓春李三忠刘鑫崔建军曲玮胡娟
- 《鄂豫交界桐柏山地区碰撞造山带结构与区域成矿背景》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的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编码:1212010711812,任务书编号:科[2007]05-12,科[2008]01-23-07,科[2009]01...
- 关键词:
- 桐柏北部宽坪群变泥质岩的变质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桐柏北部宽坪群发育一套由斜长角闪岩、变泥质岩、大理岩以及石英岩夹层组成的中级变质岩石。本文选取4个含石榴变泥质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其中回龙寺组的一个样品含有特征的十字石+蓝晶石组合,而左老庄组的一个样品则含有夕线石。回龙寺组样品中的石榴石均具有明显的进变质成分环带,而左老庄组样品中的石榴石均遭受到晚期低温扩散的影响,所以在计算其形成条件时选取了生长于峰期变质阶段的特定部位。运用传统的石榴石-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石英地质温压计估算回龙寺组的变质p-T区间为590~610℃、0.95~1.14GPa,左老庄组为630~650℃、0.65~0.89GPa,分别相当于低角闪岩相和高角闪岩相。这一结果与变质反应曲线所限定的温压范围基本一致,并且后者中还存在由蓝晶石区域向相对高温低压的夕线石区域转变的过程。低-高角闪岩相的宽坪群与低角闪岩相的二郎坪群和麻粒岩相的秦岭群紧密伴生,且变质时代近于一致(440~400Ma),说明华北南缘在志留纪—早泥盆世发生了岛弧、微陆块与华北板块大陆边缘的碰撞造山作用。
- 胡娟刘晓春曲玮
- 关键词:变泥质岩宽坪群
- 大别山铙钹寨被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改造的变质超镁铁岩体:石榴辉石岩证据被引量:4
- 2001年
- 对大别山铙钹寨超镁铁岩体中石榴辉石岩的研究表明 ,铙钹寨岩体经历了从尖晶石—富铝辉石相 (750℃、1.1GPa)、尖晶石—石榴石相 (850℃、1.5GPa)到麻粒岩相 (80 0℃、0 .85GPa)的变质演化。该岩体与南大别超高压变质杂岩的演化过程存在很大差异 ,它基本上处于一较高温地热体制之下 ,属于南大别俯冲陆壳的上盘杂岩。铙钹寨岩体及其它超镁铁岩体的普遍麻粒岩化与区域麻粒岩相的相关性可能说明大别变质基底已被彻底改造 ,北大别 (安徽省内 )
- 孟宪刚曲玮刘晓春
- 关键词: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变质成因
- 陡岭杂岩:秦岭造山带中一个新元古代变质的新太古代岩片
- <正>陡岭杂岩位于商丹断裂带南侧的南秦岭构造带中,它是夹持于华北、扬子陆块边界地体中的一个重要构造单元。作为新元古代—古生代浅变质—未变质地层中的一个结晶基底,陡岭杂岩的形成和演化历史可
- 胡娟刘晓春曲玮陈龙耀
- 文献传递
- 东秦岭鮸鱼咀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年代学约束
- 2021年
- 东秦岭鮸鱼咀韧性剪切带是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带武关杂岩和刘岭群的分界线,其变形作用的研究对揭示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条剪切带进行了详细的几何学、运动学、锆石U-Pb和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几何学和运动学指示鮸鱼咀韧性剪切带经历了两期主要的构造变形:早期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变形和晚期左行走滑剪切变形。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构成剪切带主体的长英质糜棱岩中碎屑锆石主要的峰值年龄为448 Ma,最年轻的峰值年龄为390 Ma,其碎屑物质来源为北秦岭构造带,因此其原岩应该为一套沉积岩。眼球状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年获得的坪年龄为(263±2)Ma。结合前人的变质变形年代学数据,认为早期的逆冲推覆与石炭纪大洋俯冲有关,晚期左行走滑是秦岭造山带晚二叠世"软碰撞"的构造响应。
- 陈龙耀李勇刘晓春刘晓春胡娟
- 关键词:LA-MC-ICPMS锆石U-PB年龄韧性剪切带东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