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俊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中奥陶统黑土凹组的放射虫新属种被引量:9
- 2008年
-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奥陶系黑土凹组黑色硅质岩中发现丰富的放射虫动物群,以泡沫虫类球形放射虫最多,不具外刺和具外刺的Inaniguttidae科占优势,及一些分类位置待定的特殊放射虫族群。本文描述该动物群中4个新属Quasibeothuka,Batoballa,Protosegmentum和Tetrasphaera,10个新种(Quasibeothuka fusiforma,Q.ovata,Q.ellipsoidala,Q.longifusiforma,Q.bithornya,Batoballa communis,B.longiovata,Protosegmentum xinjiangensis,Tetrasphaera kuruktagensis,Beothuka longispiniforma)。黑土凹组的放射虫动物群拟建立Tetras-phaerakuruktagensis带,下分二个亚带,下部的Protosegmentum xinjiangensis亚带和上部的Quasibeothuka fusi-forma亚带。该组的黑色页岩中产Exigraptus clavus带笔石化石,时代为中奥陶世大坪期。该组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生油层。
- 王玉净成俊峰张元动
- 关键词:放射虫奥陶系
- 华南早-中奥陶世主要环境下笔石动物的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分布被引量:17
- 2010年
- 根据华南奥陶纪滨岸-内陆棚-外陆棚-斜坡-盆地等6种主要环境下笔石动物的多样性统计分析,表明奥陶纪滨岸地带的笔石多样性相对较低,随着海水加深和离岸趋远而逐渐增高,在陆棚边缘-斜坡上部水域达到最高,进入盆地则又有所降低.以笔石带为时间卡尺的分析显示,笔石的多样性演化在不同环境下存在显著差异,在近岸和陆棚环境下,早、中奥陶世的笔石序列是不全的、间断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而在陆棚边缘-斜坡环境下,笔石序列则完全连续分布.综合研究显示,华南奥陶纪笔石多样性呈阶梯状递增的趋势,从早奥陶世至晚奥陶世桑比期存在三个明显的峰值,分别位于早奥陶世弗洛中期、中奥陶世大坪晚期-达瑞威尔初期、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末,这三次高峰与华南的几次海平面上升时期大致对应,表明笔石动物的辐射演化可能与海平面上升事件有密切关联.对Pseudisograptus等4个典型案例开展生物地理分析,表明华南早、中奥陶世的笔石存在较明显的深度分带现象,多数类群呈与古海岸线或大陆边缘平行的地理分布格局,并受到离岸远近的影响.
- 张元动陈旭Dan GOLDMAN张举成俊峰宋妍妍
- 关键词:奥陶纪笔石多样性生物地理古环境
- 放射虫新属Gansuceratoikiscum化石保存模式和基本构造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描述一放射虫新属种Gansuceratoikiscum guanzhuangensis Wang,产于甘肃平凉市附近官庄剖面平凉组底部钙质泥岩中,伴生的牙形类化石属于Pygodus anserinus带,时代被确定为晚奥陶世早期桑比期。讨论放射虫化石的三种保存模式,它们分别代表壳体的幼年、成熟和衰亡三个时期。讨论在角舍虫科中,仅仅根据穴肋对的有无及其数目来建立新种的这一标准的可疑性。最后,对新属种主要骨骼基本构造功能进行初步分析。
- 王玉净成俊峰张元动
- 关键词:放射虫
- 赣南奥陶纪笔石地层序列与广西运动被引量:41
- 2010年
- 赣南崇义-永新地区的奥陶系是一套以连续沉积的黑色含笔石地层为主的碎屑岩系,是华南珠江盆地奥陶系的代表.但其中的上奥陶统部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划分和对比问题.笔者等在重新研究了其中有关的重要笔石属种之后,发现由不同著者建立的石口组和花面垄组即为(氵韩)江组的一部分,其下陇溪组为上奥陶统桑比阶(Sandbian Stage)的沉积.在重新厘定了崇义-永新地区奥陶系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陇溪组黑色含笔石地层与其上(氵韩)江组巨厚碎屑岩系之间的生物相和岩相的剧变,正是广西运动在赣南的表现,从而为广西运动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值.
- 陈旭张元动樊隽轩成俊峰李启剑
- 关键词:奥陶纪笔石
-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被引量:28
- 2009年
-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近年来引起国际地学界极大关注的一次重大生物演化事件,相关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它开展研究,已发表数百篇专门的论文(著).对该事件的研究涉及较多的学科领域和科学问题,内容广泛,对其触发机制和控制因素也有多种观点或假说.文章对这一事件研究进行述评,并结合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就其中的4个关键科学问题逐一进行详细剖析:(1)奥陶纪大辐射与生物门类、生态方式、海水深度、纬度及气候的关联;(2)奥陶纪海洋生物的生态及食物网;(3)化石记录与真实的生物多样性;(4)奥陶纪大辐射的起因与控制因素.此外,还指出了解决这四方面问题的主要途径.
- 张元动詹仁斌樊隽轩成俊峰刘晓
- 关键词:奥陶纪生态类群食物网化石记录
- 中扬子区奥陶系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学研究
- 奥陶纪是地质历史时期中生物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晚奥陶世凯迪期的δ13C正漂移事件(GICE)的性质,及其与奥陶纪生物大幅射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样在波罗的海和南美洲等地区发现的中奥陶世达瑞威尔中期δ13C正漂移事...
- 成俊峰
- 关键词:中扬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