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磊

作品数:35 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机械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水利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4篇水流
  • 12篇低扬程
  • 12篇水力
  • 12篇水力性能
  • 12篇泵装置
  • 10篇泵站
  • 8篇出水流道
  • 7篇模型试验
  • 7篇进水流道
  • 5篇低扬程泵
  • 5篇数值模拟
  • 5篇流态
  • 5篇值模拟
  • 4篇低扬程泵装置
  • 4篇水力设计
  • 4篇水力损失
  • 4篇前池
  • 4篇扩散角
  • 4篇贯流泵
  • 4篇贯流泵装置

机构

  • 35篇扬州大学
  • 2篇淮安市水利勘...
  • 1篇江苏省水利勘...
  • 1篇山东省水利勘...
  • 1篇淮河规划设计...
  • 1篇淮阴区水利局
  • 1篇南京市水利规...
  • 1篇浙江省水利水...

作者

  • 35篇徐磊
  • 25篇陆林广
  • 9篇梁金栋
  • 9篇王刚
  • 8篇陆伟刚
  • 7篇陈伟
  • 4篇黄金军
  • 4篇刘军
  • 3篇董雷
  • 2篇蒋涛
  • 2篇陈阿萍
  • 2篇任金莲
  • 2篇刘荣华
  • 1篇施伟
  • 1篇魏俊潮
  • 1篇陶娟
  • 1篇夏辉
  • 1篇徐瑞兰
  • 1篇郭瑞

传媒

  • 5篇灌溉排水学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南水北调与水...
  • 4篇排灌机械工程...
  • 3篇水力发电学报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物理学报
  • 2篇排灌机械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江苏水利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上安全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慎江泵站特低扬程大流量竖井贯流泵装置外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检验特低扬程大流量泵站中竖井贯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了解泵站的真实运行情况。【方法】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慎江泵站竖井贯流泵装置的外特性,并分析数据提出了改进方案。【结果】泵装置的最高效率出现在叶片角0°工况,可达77.57%,此时泵装置流量为220.5 L/s,扬程为1.95 m。在试验扬程范围内,慎江泵站的装置汽蚀余量充裕,不会产生汽蚀危害。在叶片角为0°时,最大扬程为2.93 m时,飞逸转速相当于额定转速的1.80倍。原方案设计扬程工况下,泵装置的流量偏小,而且在最大扬程工况下的飞逸转速偏大,对泵站安全运行不利。提出提高泵装置额定转速的优化方案,验证得在新转速下泵装置设计扬程对应的能量特性、汽蚀特性以及飞逸转速特性均满足要求。【结论】竖井贯流泵装置水力性能优异,装置效率高,在特低扬程泵站中前景良好,建议优先采用。
陆伟刚周秉南夏辉徐磊徐波
关键词:泵装置模型试验外特性
大型泵站前池扩散角对进水流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前池扩散角对大型低扬程泵站进水流态的影响,依托某大型低扬程泵站基本设计参数,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前池扩散角和不同开机组合工况下的泵站进水流态进行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前池扩散角下的进水流态、流速分布均匀度和横向流速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型泵站机组不对称运行时,前池内存在漩涡区,进水流道进口前存在较大的横向流速;随着前池扩散角减小,机组不对称运行时,前池内漩涡区范围减小,水流偏流情况改善,前池内流态逐渐变好,进水流道进口前横向流速大幅减小,流道进口处流速分布均匀度提高,进水流道的进水条件改善;不同前池扩散角下的进水流态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对大型低扬程泵站的前池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施伟吕复生于贤磊王希晨张苗陆伟刚陆伟刚
关键词:泵站前池扩散角进水流态模型试验
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进出水流道水力设计标准化被引量:3
2020年
借鉴水轮机尾水管水力设计标准化的成功经验,为使优秀的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在我国低扬程及特低扬程泵站得到更多更好地应用,对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流道水力设计标准化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按满足工程应用实际需要和分档方案不过于繁多的原则,在常用值取值范围内对进、出水流道水力设计系列方案进行合理分档;以竖井宽度和水泵名义平均流速为关键参数,将进水流道划分为24种水力设计标准化方案;以出水流道出口断面宽度和水泵名义平均流速为关键参数,将出水流道划分为17种水力设计标准化方案;经优化水力设计计算,所述进水流道24种方案和出水流道17种方案的水力性能优异。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流道水力设计标准化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对提高低扬程泵站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施伟刘军陆林广徐磊周歆宇孙世宏
关键词:进水流道出水流道水力设计
电动机前置和电动机后置潜水贯流泵装置水力性能比较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推动潜水贯流泵装置在低扬程泵站中的应用,提出了电动机前置的新型潜水贯流泵装置型式.基于某大型潜水贯流泵站的设计参数,分别设计了电动机前置和电动机后置2种型式的潜水贯流泵装置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2种型式潜水贯流泵装置的三维流场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预测泵装置的扬程和效率,并比较其水力性能和结构特点.结果表明:这2种型式潜水贯流泵装置的进水流道内水流收缩都平缓均匀、流线层次分明,电动机前置方案出水流道内水流扩散平缓且无旋涡或其他不良流态,电动机后置方案出水流道内主流偏向流道扩散段右下侧并在左上侧产生旋涡;电动机前置方案的流道水头损失小、泵装置效率高,水力性能优于电动机后置方案;电动机前置方案的潜水电动机密封更可靠、电动机支撑结构更合理、水泵导叶体的水力设计更成熟.潜水贯流泵装置应优先采用电动机前置方案.
陆伟刚王东伟施伟刘军徐磊
关键词:水力性能数值模拟
3种泵轴倾角斜式进水流道水力性能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三维湍流流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泵轴倾角为15°、30°和45°的3种斜式进水流道的水力性能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3种泵轴倾角的斜式进水流道分别进行了流道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泵轴倾角斜式进水流道内的流态平顺均匀、水力损失小、水力性能优异,可为水泵叶轮室进口提供近乎理想的流态;斜式进水流道出口的目标函数值随着泵轴倾角的减小而增大、流道的水力损失随着泵轴倾角的减小而变小,但3种泵轴倾角斜式进水流道的水力性能相差很小。
徐磊刘荣华陈伟王刚陆林广
关键词:水力机械进水流道水力性能
轴流泵装置性能曲线马鞍形区的特点及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根据南水北调水泵模型同台测试资料和中水北方水力模型通用试验台的泵装置模型试验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4个轴流泵装置与相应轴流泵扬程-流量性能曲线的马鞍形区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轴流泵装置扬程-流量性能曲线的马鞍形区只有1个马鞍形,而相应的轴流泵扬程-流量性能曲线有2个马鞍形,第一马鞍形鞍底扬程与泵装置的鞍底扬程接近,而第二马鞍形鞍底扬程则明显低于泵装置的鞍底扬程;透明泵装置模型试验的流态观察结果表明,轴流泵扬程-流量性能曲线马鞍形区出现的第二鞍底是在水泵模型性能测试时受二次回流影响而产生的测量假象.在低扬程泵站水泵选型考虑泵站最高运行扬程的控制扬程时,应将轴流泵扬程-流量性能曲线马鞍形区的第一鞍底扬程作为控制扬程,如有相近泵装置模型试验的扬程-流量性能曲线,则可参考相关泵装置模型试验资料提供的鞍底扬程.
吉冬涛陆伟刚陆林广徐磊刘军施伟
关键词:轴流泵泵装置二次流
低扬程泵装置压力脉动特性被引量:5
2020年
初步分析了低扬程泵及泵装置压力脉动的基本规律.基于浙江姚江上游西排工程排涝泵站立式泵装置不同叶片角度和不同流量时的压力脉动特性模型试验结果,研究泵装置的叶轮室进口、叶轮室出口、导叶体出口和出水流道出口处的压力脉动规律.从叶轮与导叶之间的水流条件、水泵运行工况等方面,对低扬程泵装置压力脉动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提出了导叶体与叶轮间隙的大小、导叶体的叶片数对低扬程泵装置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等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水力因素和水泵制造等方面提出了避免低扬程泵装置压力脉动有害影响的对策:适当加大叶轮与导叶之间的间隙,避免水泵在偏离最优工况较多的条件下运行,提高水泵抗空化性能等;从避免产生共振的角度,提出适当加大叶轮叶片厚度、导叶叶片厚度和加强水泵的结构设计等措施.
陈兰川徐磊张小康颜士开王东伟
关键词:低扬程泵装置压力脉动
邳州站竖井式贯流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邳州站建设的需要,在该站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对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进行了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水力设计的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试验方案SJGL—2010-01和SJGL—2010-02的主要工况点泵装置效率分别超过了82%和83%,泵装置临界空化余量NPSHc均优于5m;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装置不仅具有投资较少、结构较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而且水力性能优异,在低扬程泵站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磊陆林广陈伟王刚
关键词:低扬程泵站水力性能模型试验
大型泵站出水流道三维流动及水力损失数值计算被引量:25
2008年
根据研究低扬程泵站水泵装置的方法可以多样化的观念,提出了将出水流道从水泵装置中分离出来,进行出水流道内部流态数值模拟和水力损失计算的方法.介绍了低扬程大型泵站出水流道三维流场及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计算区域、边界条件及网格剖分等有关问题;给出了虹吸式和直管式等两种形式出水流道三维流场和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实例,并与流道模型试验的流场观察及水力损失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形式出水流道内部三维流动以及水力损失数值计算的结果,与流道模型试验的结果一致.
陆林广刘军梁金栋徐磊黄金军刘荣华
关键词:大型泵站低扬程出水流道水力损失
导流板对大型斜式泵装置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为消除大型斜式泵装置出水流道内存在的偏流及旋涡,该文以某泵站泵轴倾角为20°的斜式泵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经过模型实验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斜式泵装置三维湍流流动情况进行了计算,根据斜式出水流道三维形体特征和流场计算结果分析了斜式出水流道内偏流及旋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导流板解决偏流问题的方法,并研究了导流板对斜式出水流道偏流系数、水头损失和旋涡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式泵装置出水流道内存在严重的偏流和旋涡问题,顺水流方向看,流道内的主流明显偏于左侧,同时在流道右侧下部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旋涡区;斜式出水流道内的偏流是因进口的螺旋状水流作用在"S"形弯曲的流道中而导致的;在斜式出水流道"S"形弯曲段内设置导流板可有效消除流道进口水流的旋转,解决斜式出水流道的偏流问题,并消除了出水流道内的旋涡;随着导流板长度和数量的增加,斜式出水流道偏流系数逐渐减小而水头损失逐渐增大,导流板长度和数量需根据偏流系数、流道水头损失以及流场分布情况等综合确定。
徐磊黄国豪施伟颜士开夏斌陆伟刚
关键词:出水流道偏流水头损失导流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