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炜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可即邦胶原蛋白海绵在控制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可即邦医用胶原蛋白海绵(collagen sponge,CS)在控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142例患者,男37例,女105例,平均年龄68.7岁。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进行膝关节置换,CS组71例,术中使用可即邦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另71例术中未予使用,作为对照组。对每个患者我们均记录术后可见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总失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两组中的输血患者数,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CS组术后可见失血量为(195.3±37.0)ml,对照组(279.2±40.1)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CS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30.3±3.4)g/L、(39.2±4.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0例和21例患者输血,术后输血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中各有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CS组术后发生1例切口表浅部位感染,1例切口表浅皮肤坏死,对照组有1例切口表浅部位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即邦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以有效降低TKA的术后失血量。
- 彭锦辉钱齐荣刘宁徐炜周嵘王智巍张灏
- 关键词:胶原蛋白海绵关节成形术失血
-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其在骨组织工程应用中仍未解决的问题是同时满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生物活性和力学性能。骨组织工程主要构成要素是支架、细胞和生长因子。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具有纳米级别的天然骨分级结构和天然骨的多孔结构,改进复合支架材料可促进细胞的浸润生长、干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本文重点探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改进复合支架的性能,及其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 徐炜尹晓红张灏陈峰钱齐荣
-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骨组织工程
- 软骨肉瘤切除后对骨重建方式和材料的选择
- 2013年
- 背景:软骨肉瘤的预后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切除方式及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目的:通过对软骨肉瘤不同切除方式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软骨肉瘤性病变骨缺损的重建材料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月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采用切除治疗的8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后经病理证实均为软骨肉瘤。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39.8岁。发生于骨盆26例,脊柱19例,股骨19例,胫腓骨8例,肩部(包括肱骨)12例。治疗前均摄X射线片、磁共振成像或CT,并进行ECT检查,对软骨肉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切除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可能的软骨肉瘤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对于软骨肉瘤,不同的切除方式,切除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差异较大。初次切除采用界限外切除,可以明显降低其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自体骨、异体骨、人工假体都是有效的重建材料,对于功能重建由于使用的材料和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自体骨移植因其来源有限及供体部位并发症受到限制,异体骨移植和人工假体是重建骨缺损的有效方法,现有软骨肉瘤切除后修复重建中,限于为数不多的临床病例报道尚难断定不同重建材料的优劣,是否需要重建,取决于缺损的位置及大小,重建方式决定于切除类型,尽可能兼顾缺损区域外形和功能的修复和重建,软骨肉瘤类型和患者的要求是选择重建材料的重要标准。
- 彭锦辉刘宁徐炜周嵘张灏王智巍钱齐荣
- 关键词:骨移植人工关节
- 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结果的研究
- 2022年
- 通过对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和临床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差异不明显,而两种类型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在科研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对临床型博士研究生提出更高培养目标、“双导师制”、开展临床科研等培养建议。
- 田诗音徐炜杨璟辉
- 关键词:临床型研究生学位论文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近结业学员焦虑和抑郁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临近结业学员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规培临近结业学员的心理健康保健和规培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结合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制作调查问卷,对某军医大学2所附属医院2018年7月出站的252名规培学员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52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男123人(48.8%),女129人(51.2%);平均年龄为(28.3±2.1)岁;本科87人(34.5%),硕士138人(54.8%),博士27例(10.7%);规培1年者27人(10.7%),规培2年者96人(38.1%),规培3年者129人(51.2%);来自“985”院校或“211”院校者151人(59.9%),其他院校者101人(40.1%);军人20人(7.9%)。94.4%(238/252)的规培临近结业学员表现为焦虑状态,60.3%(152/252)的规培临近结业学员表现为抑郁状态。经检验,规培临近结业学员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培训年限有关(χ^2=14.214,P=0.027),抑郁的发生与院校类别有关(“985”或“211”院校vs其他院校:χ^2=5.691,P=0.017;军队院校vs地方院校:χ^2=5.069,P=0.024),该群体的焦虑状态和抑郁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r=0.025,P=0.696)。结论规培临近结业学员同时面临医疗、就业、结业等多重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状态比例远高于一般人群及医护人员。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应予以足够重视,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 徐炜潘碧波吴思成李畅田诗音冷峰徐正梅
- 关键词:住院医师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