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法
- 作品数:179 被引量:5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磁力吻合器的上推式装配工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力吻合器的上推式装配工具,包括磁力吻合器及其装配机构,磁力吻合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设有相互吸合的磁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设有连通的通孔,装配机构穿过通孔,装配机构包...
- 徐忠法王若谷鲁守堂石会勇
- 直肠癌术后早期复发29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回顾性分析我院29例术后1 a内复发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吻合口复发13例,其中并小肠转移1例,并肝转移1例;会阴部复发3例;骨性骨盆(包括骶前及骶骨、骨盆侧壁)复发8例,并回肠转移1例,并腹腔、盆腔广泛种植转移1例;腹壁切口复发1例;腹腔淋巴结、肝、肺、卵巢转移各1例。认为直肠癌术后早期复发与Dukes分期、原发肿瘤部位、手术切除范围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 孙燕来徐忠法李增军高斌斌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肿瘤复发肿瘤转移
- 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后手术间隔期差异对会阴部切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后手术间隔时间的差异对会阴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山东省肿瘤医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8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并根据患者意愿,将128例患者分成3组:30例为直接手术组;55例行术前短程放疗(25 Gy,5×5 Gy),治疗完成后1周内行手术治疗,设为1周手术组;43例行术前短程放疗(25 Gy,5×5 Gy),治疗完成后4周行手术治疗,设为4周手术组。结果会阴部切口甲级愈合46例,乙级愈合52例,丙级愈合30例。直接手术组和4周手术组的丙级愈合发生率分别为6%和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手术组和4周手术组相比,丙级愈合发生率分别为40%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分析,术前短程放化疗后手术间隔期的选择是影响会阴部切口愈合的独立因素。结论适当延长直肠癌术前短程放疗后的手术间隔期可明显地降低术后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
- 王斌李增军徐忠法孙燕来公维鹏郭洪亮柴杰韩建军
- 关键词:直肠肿瘤切口愈合
- 胃肠道间质瘤48例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48例GIST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其分别按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和原发肿瘤部位分组,分析三者与GIST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 GIST肿瘤<5 cm组与≥5 cm组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GIST的构成比三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Z=4.999,P< 0.001),≥5 cm组恶性度较高;不同年龄组肿瘤良恶性差异无显著意义(x2=9.423,P>0.05);食管与胃、肠(包括小肠及结直肠)及胃肠道外(肠系膜、网膜和后腹膜)部位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 GIST的构成比三者之间差异亦有显著意义(x2=15.061,P<0.01),其中食管与胃GIST多为良性和(或)潜在恶性,而肠和胃肠道外者以恶性多见(Z=3.127,P<0.01)。结论肿瘤大小是预示GIST恶性度的可靠指标,胃、小肠及胃肠道外腹腔内是GIST最常见的原发部位,GIST的良恶性与原发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关,与患者年龄无关。
- 高斌斌徐忠法薛小萌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病理学
- 女性隐陛乳腺癌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 2008年
- 目的探讨女性隐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分期、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方法对46例女性隐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且均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单纯腋窝肿块切除术2例,明确病理诊断后,联合化疗无效,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1年出现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机会,1例仍在化疗中,另1例失访;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44例。45例获随访1—22年,其中已生存3年33例,5年18例,10年8例。结论对原因不明的腋窝肿块,应考虑到隐性乳腺癌的可能,应予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确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的组织学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激素受体)对隐性乳腺癌能提供重要线索。一经确诊,宜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性放疗、化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者给予辅助性内分泌治疗。另外,术后找不到原发灶的患者要比找到原发灶的患者预后好。
- 张梅徐忠法陶阳宁连胜于洋赵文川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转移外科手术
-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银屑病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对甲磺酸伊马替尼导致的银屑病进行系统探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水平。方法报道一例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诱发银屑病的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结果 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加重或诱发银屑病多发生在服药的3~8周后,临床表现多为躯干、四肢部位的皮疹,或出现银屑病甲。治疗措施多为应用糖皮质激素、紫外线治疗或口服甲氨蝶呤,必要时停药,待皮疹控制后有望继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如皮疹反复发作且较难控制,可考虑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抑制T细胞和细胞因子相关。结论在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过程中,应重视银屑病的发生,一旦出现需及时对症处理并严密观察,待症状控制后有继续恢复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可能,必要时更换第二代酪氨酸酶抑制剂。
- 甄亚男肖瑞雪石会勇韩钢徐忠法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甲磺酸伊马替尼银屑病
- 喹诺酮类抗菌药对人膀胱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04年
- 张毅杨明山马庆铮徐忠法
- 关键词:抗感染药
- 环氧化酶-2 mR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mR 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 78例TCCB组织中COX 2的表达 ,16例正常黏膜作为对照。结果 :16例正常组织无COX 2表达。COX 2表达阳性率为 3 5 9% ( 2 8/78) ,COX 2表达与TCCB分级、分期之间呈正相关 ,P <0 0 5。COX 2的表达在复发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复发者 ,P <0 0 5。COX 2的表达在转移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转移者 ,P <0 0 5。结论 :COX 2在TCCB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正性调节因子的作用。COX 2与TCCB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恶化有关。COX 2可作为判断TCCB预后的指标。
- 杨明山陈宗营孙欣欣马庆铮徐忠法
- 关键词:移行性细胞膀胱肿瘤COX-2
- 不同给药途径化学疗法治疗晚期贲门胃底腺癌的比较
- 2014年
- 贲门胃底腺癌是指发生在食管胃交界线下、胃底近贲门区约2 cm范围内的腺癌,具有独特的解剖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1].其组织学类型主要有腺癌与黏液腺癌两类.手术是贲门胃底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放射疗法治疗几乎无效;全身化学疗法(以下简称为化疗)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毒性不良反应较重.因此,如何提高失去手术机会的贲门胃底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奥沙利铂及区域性动脉化疗的应用使贲门胃底腺癌的化疗效果有所改善,然而目前对区域性动脉化疗的应用时机和次数,以及其与全身静脉化疗之间是否可以互补尚缺乏相关的研究.经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0802),本研究对54例晚期贲门胃底腺癌患者分别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等进行了全身静脉化疗、区域性动脉化疗,以及区域性动脉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结果报道如下.
- 牛洪欣李静张西坤周钊徐忠法
- 关键词:化学疗法中晚期给药途径区域性动脉化疗全身静脉化疗
- PET/CT在指导直肠癌术后放疗中的意义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回顾性探讨PET/CT在检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分期,分析PET/CT对直肠癌术后骶前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对放射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手术后直肠癌29例,在行放射治疗前行PET/CT检查,其结果分别与同期的CT结果相比较。结果29例中发现7例11处高代谢灶,骶骨前间隙3例,髂骨+腰椎1例,盆腔淋巴结+肝脏2例,腹膜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1例。结论PET/CT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手术后直肠癌患者的病变范围,能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 郑静晨黎功宁健于金明孙晓蓉戴洪海管杰徐忠法赵献光韦光胜
- 关键词:直肠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