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大启

作品数:53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关节
  • 8篇颈椎
  • 7篇腰椎
  • 7篇植骨
  • 7篇川芎
  • 7篇川芎嗪
  • 6篇低强度脉冲
  • 6篇低强度脉冲超...
  • 6篇愈合
  • 6篇前路
  • 6篇组合磁场
  • 6篇超声
  • 5篇软骨
  • 5篇髂骨
  • 5篇连接点
  • 5篇脊髓
  • 5篇脊髓损伤
  • 5篇关节镜
  • 4篇腰椎后
  • 4篇腰椎后外侧融...

机构

  • 49篇中南大学
  • 2篇福州市第二医...
  • 2篇南华大学
  • 2篇晋江市医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顺昌县医院
  • 1篇永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9篇徐大启
  • 35篇胡建中
  • 23篇吕红斌
  • 14篇王锡阳
  • 10篇黄跃平
  • 8篇周嘉辉
  • 8篇瞿瑾
  • 7篇李康华
  • 7篇邱续强
  • 6篇孙德毅
  • 6篇李雄
  • 6篇张涛
  • 5篇周京泳
  • 4篇段春岳
  • 4篇张宏其
  • 4篇卓祥龙
  • 4篇陈华斌
  • 3篇周赟
  • 3篇雷光华
  • 3篇张保亮

传媒

  • 6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第八届全国脊...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八届北京国...
  • 2篇第十三届亚洲...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生活与健康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椎间盘置换对腰椎小关节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英文)被引量:7
2010年
背景:近年来随着对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人工椎间盘被认为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较理想的方法,但目前对人工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研究还非常有限。目的:建立腰椎运动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观察人工椎间盘置换对腰椎小关节应力的影响。方法:在已建立的正常腰椎运动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去除L4~5椎间盘、上下终板的有限元单元,加入SB-Chaite Ⅲ型人工椎间盘的有限元模型,保留L4~5椎间隙的纤维环及相关韧带,形成L4~5运动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垂直压缩、前屈、后伸、侧弯等不同载荷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记录小关节的应力,并与正常运动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相应部位的应力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椎间盘置换后:①垂直压缩时上下椎体、双侧小关节内应力与正常节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②前屈、后伸时上下椎体前、后方及双侧小关节内应力与正常节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③侧弯时上下椎体左右两侧及双侧小关节内应力与正常节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后小关节应力可保持在正常运动节段的水平,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可以达到腰椎生物力学性能重建的目的。
王华徐大启胡建中李康华林涨源雷光华
关键词:人工椎间盘腰椎关节突关节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模型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急性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模型的脊髓功能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对损伤段脊髓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胡建中周赟徐大启李洋王锡阳黄跃平
文献传递
川芎嗪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段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factor,MI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应用改良Rivlin斜板实验、联合行为评分(combine behavior score,CBS)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对术前和术后1,3,5,7,14,21d大鼠脊髓功能进行行为学评分。在建模后1,3,6,12h及1,3,5,7,14,21d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IF表达。结果:术后7,14,21d实验组斜板临界角度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5,7,14,21d实验组BBB评分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而术后5,7,14,21d实验组CBS评分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2h及1,3,5,7d,实验组MIF阳性细胞表达数较对照组低(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改良Rivlin斜板实验临界角度和BBB评分与MIF阳性细胞表达数呈负相关,CBS评分与MIF阳性细胞表达数呈正相关。结论:TMP对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的脊髓有保护和促进其功能恢复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损伤后1~2周最为显著;TMP能够抑制大鼠急性继发性损伤后脊髓组织中MIF的表达。
肖志满胡建中吕红斌卓祥龙徐大启王圣轩黎俊豪
关键词:脊髓损伤川芎嗪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炎症凋亡
关节镜下多韧带重建治疗膝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膝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关节镜下多韧带重建恢复脱位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4年6月,我们收治膝关节脱位患者37例/膝(包括半脱位患者6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
李雄吕红斌雷光华邱续强徐大启孙德毅肖文峰
枕颈融合联合鼻内镜治疗枢椎肿瘤
目的探讨枕颈融合联合鼻内镜技术行颈椎重建和肿瘤切除治疗枢椎肿瘤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2005年7月以来,共收治5例枢椎肿瘤,采取后路枕颈融合联合前路鼻内镜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4例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得到满意重建,肿瘤切除充分...
李康华胡建中徐大启王锡阳张宏其周嘉辉黄跃平
关键词:枕颈融合鼻内镜
文献传递
CT影像中骨的运动和接近参数的标定和量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影像中骨的运动和接近参数的标定和量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集样本CT影像,对该影像样本进行骨的分割和跟踪,从不同样本CT影像中提取出骨的三维模型和运动参数作为数据源;然后,选取其中一个样本CT影...
王磊段志初吕红斌胡建中徐大启
三种外固定方法治疗老年粉碎性Colles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老年闭合性粉碎性Colles骨折经手法整复后行不同外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Colles骨折1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小夹板组;B组:内固定并石膏托外固定组;C组:石膏外固定组。测量整复术前、后及术后1年随访时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观察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6.6±2.1个月)。三组整复后及术后1年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短缩长度较整复前均有明显改善。三组间整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年B、C两组较A组的掌倾角、尺偏角丢失程度小。B、c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A组。【结论】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老年闭合性粉碎性Colles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安全有效。
黄建军张聚明卓祥龙徐大启胡建中
川芎嗪对大鼠脊髓急性损伤段微循环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脊髓损伤段脊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取成年健康 Sprague Dawley 大鼠55只,体重在200~ 250g,随机分为随机分成三组:(1)正常对照组(n=5,N组):(2)生理盐水组(n=25,N....
胡建中李洋周赟徐大启王锡阳张俊
关键词:脊髓损伤微循环川芎嗪
文献传递
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正>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后, 分别采取骼骨植骨支撑融合,钢板内固定术,随访时间平均 14个月,采用Zde...
胡建中周嘉辉徐大启黄跃平
文献传递
钛网与自体髂骨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钛网与自体髂骨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中植骨融合、重建颈椎稳定性和经济支出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11年12月86例行前路减压融合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均为单节段或双节段患者。其中49例采用钛网植骨内固定,男31例,女18例;年龄39~71岁,平均49.8岁;另外37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男23例,女14例;年龄36~64岁,平均51.3岁。[结果]两组患者颈部切口和髂骨组患者取骨区切口均I期愈合,两组患者均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无脑脊液漏以及伤口感染。随访时间28~39个月,平均33.6个月。髂骨组手术时间长于钛网组(P〈0.05),而住院费用低于钛网组(P〈0.05)。所有患者均于6~9个月获得骨性融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两组在各随访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开始Cobb角相对于术后即刻的改变髂骨组较钛网组明显(P〈0.05);术后9个月之后的融合节段前缘高度(HAB)值相对于术后即刻改变两组间有差异(P〈0.05),髂骨组变化较大。[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无论采用钛网还是自体髂骨植骨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前者经济支出较高,但其在维持融合节段椎体高度以及颈椎曲度方面具有优势。
黄建军王小勇张涛徐大启倪双飞胡建中
关键词:颈椎病钛网自体髂骨植骨融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