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文兴

作品数:135 被引量:82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9篇药动学
  • 36篇药物
  • 30篇色谱
  • 27篇液相色谱
  • 27篇相色谱
  • 23篇血药
  • 23篇血药浓度
  • 23篇药浓度
  • 22篇液相
  • 22篇高效液相
  • 2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9篇生物利用度
  • 18篇药代
  • 18篇药代动力学
  • 18篇药物动力学
  • 15篇等效性
  • 15篇质谱
  • 15篇生物等效
  • 15篇生物等效性
  • 14篇蛋白

机构

  • 107篇中南大学湘雅...
  • 42篇中南大学
  • 19篇湖南医科大学
  • 5篇海口市人民医...
  • 4篇桂林医学院
  • 4篇常德市第一人...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 2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湖南医学高等...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133篇彭文兴
  • 58篇李焕德
  • 24篇朱荣华
  • 14篇张啟智
  • 13篇刘晓磊
  • 13篇张毕奎
  • 12篇王峰
  • 11篇唐靖
  • 9篇蔡立婧
  • 8篇张俊
  • 7篇谭亲友
  • 7篇宋娟
  • 7篇原海燕
  • 7篇阳剑
  • 6篇赵瑞柯
  • 6篇张毕奎
  • 6篇丁劲松
  • 5篇程钢
  • 5篇纪翠芳
  • 5篇何娟

传媒

  • 24篇中南药学
  • 17篇中国药学杂志
  • 16篇中国医院药学...
  • 10篇中国药房
  • 5篇中国临床药理...
  • 5篇中国临床药学...
  • 5篇药学学报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中国药学会学...
  • 3篇国外医学(精...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药师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中国药物应用...
  • 2篇2008中国...
  • 2篇2009年湖...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 3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研究辛伐他汀片的生物等效性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辛伐他汀浓度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并将其应用于辛伐他汀片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生物等效性试验采用随机分组,两周期交叉设计,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40 mg辛伐他汀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其血药浓度采用所建立的UP-LC-MS/MS测定。结果本法测定血浆中辛伐他汀的线性范围为0.134~17.920 ng.mL-1,其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在7.3%之内。志愿者单次服用40 mg辛伐他汀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参数AUC0~12分别为(37.321±16.411)和(36.213±15.374)ng.h.mL-1,Cmax分别为(9.585±5.225)和(9.582±4.513)ng.mL-1,tmax分别为(1.86±0.56)和(1.81±0.64)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02%±13.79%。结论所建立的UPLC-MS/MS法快速、灵敏、准确,所研究的2种辛伐他汀片生物等效。
罗昭朱荣华彭文兴谭亲友赵瑞柯唐靖李焕德
关键词:辛伐他汀生物等效性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不同剂量的胡椒碱对去甲替林在小鼠脑血分布中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胡椒碱对小鼠体内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脑血分布的影响,为胡椒碱对P-糖蛋白(P-gp)调节作用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16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连续服用生理盐水、维拉帕米或不同剂量胡椒碱8 d,并于第8天给予以上药物1 h后腹腔注射去甲替林,于给药后5,15,30 min和1,2,4,6,8,12 h采集血及脑组织,并采用LC-MS/MS法测定去甲替林的浓度,计算血、脑中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脑血浓度比值。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胡椒碱组血和脑组织中去甲替林浓度变化很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胡椒碱能够使去甲替林的脑血浓度比值及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2 h)减小,高浓度胡椒碱则无此影响。结论:低剂量胡椒碱可能可以诱导血脑屏障上P-gp的活性,而高剂量胡椒碱对血脑屏障上P-gp无此作用。
蔡立婧刘家稳李兰林杨少林阳剑张啟智彭文兴
关键词:胡椒碱去甲替林P-糖蛋白血脑屏障药代动力学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和药效学被引量:22
2001年
目的:研究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在正常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动与药效学。方法:采用配对交叉设计,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志愿者单次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后,在不同时间点取静脉血,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测定。以静止心率和血压变化为指标反映美托洛尔的β-受体阻断作用。生物等效性采用双 单侧t检验作判断。结果:志愿者单次服用10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参数AUC0-12 、Cmax、Tmax、T1/2分别为(861.8±431.3)和(8 51.6±457.4) ng·h·ml-1,(173.1±66.7)和(186.2±96.3 ) ng·ml-1,(1.1±0.5)和(1.1±0.5) h、(3.8±1.2)和(4.1±0 .7) 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8±17.1)%,血药浓度与心率下降呈正相关,且对正 常人的降压作用均不明显。结论:两种制剂等效,每种制剂均有明显的减慢心率作用。
张毕奎原海燕郭军平李焕德彭文兴王峰陆安文
关键词:美托洛尔药效学药动学相对生物利用度酒石酸
临床药师参与1例继发性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的总结与体会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1例继发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药学服务与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药学监护,提供药学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监护和指导,作为医师的助手,有助于形成"医药护"的整体治疗团队,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丽华韩鹏定彭六保彭文兴原海燕
关键词:药学服务继发性糖尿病脂肪泻临床药师
盐酸度洛西汀对他林洛尔人体药物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考察盐酸度洛西汀对P糖蛋白底物——他林洛尔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盐酸度洛西汀对P-糖蛋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第1周期单剂量口服他林洛尔1片(50 mg),第2周期受试者服用度洛西汀(30 mg.次-1,2次.d-1),连续服用6 d,于第7日晨加服他林洛尔1片(5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样药物浓度,计算并比较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多剂量服用盐酸度洛西汀后,他林洛尔的AUC0-60和Cmax由单用时的1 348.54、91.90 ng.mL-1分别增加至1 498.30和125.21 ng.mL-1。AUC和Cmax分别增加了11%和36%。等效性分析显示2周期AUC和Cmax比值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77%~106%和68%~112%,均落于等效范围之外。他林洛尔的其他药动学参数tmax,t1/2,CL/F,V/F在2周期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度洛西汀增加了他林洛尔的生物利用度,可能的原因是盐酸度洛西汀抑制了肠道P-糖蛋白的功能,增加了其吸收程度。
赵瑞柯曹俊华刘保川谭晓安彭文兴
关键词:度洛西汀P-糖蛋白他林洛尔药物动力学
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
2009年
目的:研究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后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30,60,90mg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Cmax为(22.5±15.2),(44.4±17.2),(60.8±27.8)μg·L-1,AUC0-60为(328.6±203.6),(696.0±337.8),(1219.3±598.3)μg.h.L-1,AUC0-∞为(359.7±201.0),(733.8±343.4),(1280.5±644.81)μg.h.L-1,tmax为(6.8±2.0),(6.1±1.3),(6.6±1.6)h,t1/2为(13.0±3.6),(12.8±2.3),(11.7±2.1)h。Cmax、AUC0-60、AUC0-∞在30~90mg内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tmax、t1/2在上述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受试者连续给药3d后血药浓度达稳态,达到稳态后的Csmsax为(47.3±17.0)μg·L-1,Csmsin为(27.9±9.5)μg·L-1,AUC(ss0-12)为(407.25.6±125.9)μg.h.L-1。结论: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体内吸收程度(Cmax、AUC0-60)在30~90mg给药剂量内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
刘家稳赵瑞柯程刚唐靖宋娟彭文兴
关键词:盐酸度洛西汀药动学
基于UPLC-MS/MS法测定克拉霉素血药浓度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克拉霉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测定方法;研究克拉霉素胶囊在健康人体中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18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500 mg。采用U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采集血样中克拉霉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1.49±0.81)h,Cmax为(2416.8±576.2)ng.mL-1,AUC0→24为(15547.7±4001.5)ng.h.mL-1,AUC0?为(16243.3±4375.0)ng.h.mL-1,t1/2为(5.06±1.39)h;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1.72±0.86)h,Cmax为(2125.8±765.7)ng.mL-1,AUC0→24为(15366.4±4167.1)ng.h.mL-1,AUC0?为(16654.9±4361.3)ng.h.mL-1,t1/2为(6.52±2.92)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24为102.9%±16.6%。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简便。统计学结果表明,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谭亲友张俊李焕德朱荣华彭文兴
关键词:克拉霉素UPLC-MS/MS血药浓度药动学生物等效性
川芎嗪和人参皂苷Rgl对Caco-2细胞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研究川芎嗪和人参皂苷Rgl对Caco-2细胞上P-糖蛋白(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P-gp底物罗丹明-123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aco-2细胞膜上P-gp的表达量。结果中、高浓度(120,240 mg·L^(-1))的川芎嗪能够使Caco-2细胞内Rh-123的浓度分别增加了1.7和8.2倍,与细胞孵育72 h后能够使Caco-2细胞表面P-gp的表达水平下调46.4%和61.2%,在1.5 h使罗丹明-123在Transwell的BL侧的累积排放量增加了1.3和1.8倍。中浓度(10 mg·L^(-1))的人参皂苷Rgl对罗丹明-123的外排和转运无显著影响。高浓度(20 mg·L^(-1))的人参皂苷Rgl使细胞内Rh-123的浓度增加了3.5倍,使1.5 h后在BL侧累积转运量增加1.3倍。中、高浓度(10,20 mg·L^(-1))的人参皂苷Rgl与细胞孵育72 h对P-gp的表达影响不大。中浓度(120 mg·L^(-1))的川芎嗪和人参皂苷Rgl(10 mg·L^(-1))合用时,细胞内Rh-123的浓度增加6.4倍,使罗丹明-123的累积转运量增加1.6倍,使P-gp的表达下调了38.2%。结论川芎嗪减少P-gp对细胞内罗丹明-123的外排,增强罗丹明-123跨小肠上皮细胞的转运;同时川芎嗪直接抑制P-gp的活性而影响P- gp功能,长期应用川芎嗪可下调P-gp的表达水平影响降低肠道P-gp的活性。高浓度的人参皂苷Rgl通过直接抑制P-gp的外排转运功能而影响肠道P-gp的功能,长期应用不影响P-gp的表达水平。当川芎嗪和人参皂苷Rgl合用时,对肠道P-gp功能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但是对P-gp的表达无协同作用。
宋娟刘晓磊何娟唐靖彭文兴
关键词:P-糖蛋白CACO-2细胞川芎嗪人参皂苷RG1
盐酸头孢他美酯分散片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研究盐酸头孢他美酯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并评价其与同剂量的普通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前后对照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供试制剂或参比制剂50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头孢他美血药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12分别为(16.61±6.68)、(15.58±7.25)μg·h·mL^-1,AUC0~∞分别为(18.00±7.01)、(16.93±7.55)μg·h·mL^-1,Cmax分别为(3.10±1.24)、(2.95±1.30)μg·mL^-1,tmax分别为(2.11±0.53)、(2.64±0.23)h,t1/2分别为(2.61±0.50)、(2.65±0.61)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9.1%±14.0%。结论盐酸头孢他美酯分散片具有崩解快、吸收快的特点,相同剂量的分散片和普通片生物等效。
肖克岳刘晓磊孟琴孙文慧彭文兴
关键词:盐酸头孢他美酯分散片生物等效性药物动力学
血红素合成中间体——卟啉类化合物作为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卟啉类化合物是由4个吡咯环依次围成的大环化合物,生物体内血红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血红素又称为铁卟啉,为体内一类含血红素蛋白的辅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机制,调控卟啉类化合物及血红素的合成、运输、代谢、排泄。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血红素的生物合成的某些环节可能发生紊乱,导致生物体类血红素/卟啉类化合物代谢异常,这为将卟啉类化合物作为生物标记物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从血红素/卟啉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体内转运,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几个层面入手,综述了近年来卟啉类化合物作为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邓晔郭瑶雪李春贺蕾艳彭文兴
关键词:卟啉类化合物血红素生物标记物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