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锦让

作品数:27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流体
  • 10篇金矿
  • 10篇成矿
  • 9篇地球化
  • 9篇地球化学
  • 9篇盆地
  • 9篇矿床
  • 8篇同位素
  • 6篇流体包裹
  • 6篇流体包裹体
  • 6篇兰坪盆地
  • 6篇包裹体
  • 5篇泥堡金矿
  • 5篇成矿流体
  • 4篇地质
  • 4篇定年
  • 4篇多金属
  • 4篇多金属矿
  • 4篇多金属矿床
  • 4篇找矿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地质调查...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成都地质矿产...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贵州省地质矿...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贵州紫金矿业...

作者

  • 27篇张锦让
  • 14篇温汉捷
  • 8篇侯林
  • 7篇吴松洋
  • 7篇朱斯豹
  • 6篇邹志超
  • 5篇丁俊
  • 4篇王加昇
  • 3篇王宏
  • 3篇周清
  • 2篇王疆丽
  • 2篇杜胜江
  • 2篇秦朝建
  • 2篇裘愉卓
  • 2篇王一伟
  • 2篇丁伟
  • 2篇李超
  • 1篇孙志明
  • 1篇彭惠娟
  • 1篇林方成

传媒

  • 5篇矿床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2013年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贵州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第十届全国矿...
  • 1篇第五届全国成...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州普安县泥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意义
泥堡金矿是区内金矿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通过详细的流体包裹体观察研究,初步探讨成矿流体的来源、演化及对成矿的贡献.研究发现泥堡金矿床中不同类型矿体流体包裹体特征不同,成矿流体总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20...
王疆丽侯林张锦让吴松洋
关键词:矿床学金矿流体包裹体成矿规律
金矿床二次找矿的控矿因素研究与物探找矿方法试验——以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为例被引量:8
2015年
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位于右江盆地北西缘,其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此次研究通过实测剖面、构造研究以及载金矿物原位成分分析,确定泥堡金矿体的产出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①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与上二叠统龙潭组碎屑岩之间的不整合界面及其上下蚀变岩;②F1逆冲断层破碎带及其牵引二龙抢宝背斜;③分布于不整合面、断层破碎带和牵引褶皱内的含砷环带黄铁矿。针对这3个控矿因素展开的大地电磁测深(AMT)、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CSAMT)和时间域激电测深(TDIP)物探试验表明:AMT、CSAMT对不整合面反映最准确;TDIP对F1和二龙抢宝背斜内所含的黄铁矿等硫化物反映良好,可分别采取TDIP方法针对矿区南东侧破碎带型矿体,AMT或CSAMT方法针对矿区北西侧不整合面展开找矿工作。这种首先确定控矿因素,然后针对控矿因素展开物探试验确定适当物探手段,最终指导深部和外围找矿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针对金矿床二次找矿的工作中,具有实际的找矿意义。
侯林彭惠娟张锦让朱思豹吴松洋王家俊
关键词:控矿因素右江盆地
贵州泥堡金矿床Ⅲ-1号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2014年
原生晕是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形成,反映了不同部位基岩中的地球化学异常,是最直接的原生地球化学特征的表现形式。自从上个世纪初原生晕这一观点的提出以来,在国内外学者长期的探索研究下已经成为现今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已具体应用于多个矿床并取得了显著地效果(程金柱,1988;李慧,1999;代西武,2000)。贵州省普安县泥堡金矿是滇黔桂卡林型金矿集中区中重要的矿床之一,由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9地质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现(刘平,2006)。
吴松洋丁俊侯林张锦让朱斯豹
关键词:矿体勘探线原生晕分带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泥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19
2014年
为揭示泥堡金矿床的成因机制,本文对泥堡金矿床两类矿体中的萤石、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热力学和单个包裹体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层控型矿体为早期成矿阶段的产物,其中的脉石矿物萤石中发育了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220~260℃,盐度为0.00%~2.00%NaCleq,密度为0.54~1.03g/cm3;断裂带型矿体方解石中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的三相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主要为100~200℃,盐度为3.00%~6.00% NaCleq,密度为0.69~1.00 g/cm3.计算得到早期成矿阶段流体捕获压力为40~80MPa,成矿深度为1.5~3.0 km;断裂带型矿体中流体的捕获压力为30~40MPa,成矿深度为1.0~2.5 km.反映出初始流体的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并含CO2及CH4、N2等有机气体成分的特点.流体混合是导致成矿早期阶段矿质初步富集形成层控型矿体的原因,后期的断裂带活动引发的流体沸腾是形成断裂带型矿体的原因.
王疆丽林方成侯林张锦让彭正朱斯豹吴松洋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滇黔桂
揭开“南红玛瑙”的神秘面纱
2019年
在众多颜色的玛瑙中,天然红色玛瑙特别是“南红玛瑙”,由于其产量极为稀少、颜色鲜艳、品质优越,从古至今备受世人所珍视。“南红玛瑙”,或许因拥有鲜艳的红色并且主要产于我国的西南地区而得名,又或许因具有中国人偏爱的喜庆色“红色”与质地像和田玉般“油润”细腻的感觉,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爰,是我国非常受欢迎的玉石品种。
张锦让王子正郭阳朱斯豹陆生林杨苑
关键词:和田玉玉石
贵州贞丰—普安金矿整装勘查区找矿与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5
2017年
通过贵州贞丰-普安金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典型矿床研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厘定了金矿成矿机制,构建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和区域成矿模式;通过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研究,构建了区域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和隐伏矿找矿的"五合一"技术应用示范体系;开展了找矿预测及靶区验证,新发现深埋800 1 000 m以下隐伏金矿体;整装勘查累计查明金资源量470 t,其中新增274 t,实现贵州金矿找矿历史性突破。
刘建中李建威周宗桂王泽鹏陈发恩祁连素杨成富侯林靳晓野李俊海杨炳南徐良易张明张锦让谭礼金李松涛龙成雄付芝康何彦南蒙明华汪小勇
关键词:金矿整装勘查成矿模式找矿预测成矿机制
四川盐源西范坪渐新世含矿二长斑岩成因浅析被引量:4
2019年
四川盐源西范坪斑岩型铜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通过对含矿二长斑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为31.68±0.28 Ma(MSWD=1.2;2σ),表明其形成时代为古近纪渐新世早期,与区内碱性斑岩岩浆活动的高峰期一致。岩石碱度率指数(A.R.)为3.59~3.69,K/N为0.89~1.11,A/NK为1.16~1.24,A/CNK为0.97~1.13,属准铝—过铝质碱性石英二长斑岩;岩石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δEu(0.80~0.85)异常不明显,并且富Sr贫Yb(Y),具高Sr/Yb和Sr/Y比值,系典型的埃达克岩。西范坪埃达克质含矿斑岩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造山晚期远程压力释放环境下,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黄景厚周清张锦让王宏王生伟朱斯豹刘宇杰
关键词:埃达克岩元素地球化学
连城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滇西兰坪盆地位于三江构造带的中段,是三江构造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连城脉状铜(钼)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多金属矿床,位于盆地西缘,紧靠澜沧江断裂东侧。矿体主要分布在金满-连城复式倒转背斜之次级背斜的层间滑动破碎带和轴部附近的张裂隙中,赋矿围岩主要为中侏罗统花开佐组上段砂岩、粉砂岩,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王光辉等,2009)。
张锦让温汉捷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铜钼矿床兰坪盆地构造带多金属矿床
云南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矿床富CO_2流体来源的He和Ar同位素证据被引量:5
2015年
兰坪盆地西缘广泛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脉状铜矿床, 这些脉状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以普遍存在大量富CO2 流体包裹体为特征, 这在整个兰坪盆地是十分罕见的, 显著区别于盆地流体成矿系统主导成矿的Pb-Zn 矿床.为探明这种富CO2 流体的来源, 本文首次报道了盆地西缘2 个代表性脉状铜矿床(连城、金满)主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铜矿、黄铁矿的He 和Ar 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 2 个矿床不同样品流体包裹体中3He/4He 比值变化较小, 介于0.01-0.07 Ra 之间, 明显区别于幔源氦的3He/4He 特征值(6-9 Ra), 而与壳源氦的3He/4He 特征值(0.01-0.05 Ra)极其-致; 40Ar/36Ar 比值变化较大, 介于305-1142 之间, 明显高于大气中的40Ar/36Ar 比值(295.5).结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及H、O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认为兰坪盆地西缘脉状铜矿床中富CO2 的成矿流体以混有少量饱和大气水的地壳流体为主, 没有明显的幔源流体参与.
张锦让温汉捷邹志超杜胜江
关键词:HE-AR同位素地壳流体脉状铜矿床
兰坪盆地连城Cu-Mo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兰坪盆地贱金属矿床是一套独特的受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的矿床类型,连城Cu-Mo多金属矿床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三个阶段,分别以石英-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组合为标志。矿区不同阶段石英中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可分为水溶液包裹体(A型)、纯CO2包裹体(C型)、CO2-H2O包裹体(B型)三类。早、中阶段主要发育B型和A型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77~346℃,流体盐度介于1%~22%NaCleqv之间,密度介于0.67~1.04g/cm3;晚阶段主要发育A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1~185℃,流体盐度介于1%~9%NaCleqv之间。发育在早、中阶段的B型和C型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含有少量的CH4。成矿压力为50~160MPa,成矿深度为5~5.9km。矿区不同阶段矿石氧同位素组成总体变化较小(5.5‰~8.6‰),氢同位素变化较大(-56‰~-109‰),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为-3.4‰~-8.1‰,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以岩浆源为主,并伴有大气降水的参与。综合对比研究认为,65Ma左右印度-亚洲大陆发生对接碰撞,由此诱发的岩浆热液作用可能导致了连城Cu-Mo多金属矿床形成。温度的降低和流体的不混溶是导致钼等成矿元素沉淀和富集的重要机制。
张锦让温汉捷秦朝建王加昇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逆冲推覆兰坪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