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蓉蓉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离
  • 2篇多光子电离
  • 2篇离子
  • 2篇离子速度成像
  • 2篇共振增强多光...
  • 2篇
  • 1篇动力学
  • 1篇预解离
  • 1篇正戊烷
  • 1篇质谱
  • 1篇烃分子
  • 1篇内转换
  • 1篇烷烃
  • 1篇烷烃分子
  • 1篇戊烷
  • 1篇解离
  • 1篇激发态
  • 1篇光解
  • 1篇光解动力学
  • 1篇飞行时间质谱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昆明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孝感学院

作者

  • 3篇张蓉蓉
  • 3篇张冰
  • 2篇刘玉柱
  • 2篇王骏
  • 1篇张延
  • 1篇唐碧峰
  • 1篇龙金友
  • 1篇胡长进
  • 1篇郑秋莎
  • 1篇秦朝朝
  • 1篇杨明晖

传媒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碘代正戊烷的紫外光解动力学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离子速度成像方法对n-C5H11I分子在266和277nm下的光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分析了I*(5p2P1/2)和I(5p2P3/2)的离子影像,得到其相应速度、角度分布和相对量子产率,并根据相对量子产率和角度分布计算了不同解离通道的比例.实验发现n-C5H11I的3Q0和1Q1态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效应,并且随着波长的减小,这种非绝热耦合作用有递增的趋势.由离子影像(I*和I)的角度分布结果发现,在同一解离激光波长下I*的各向异性参数β值比I的β值小,其中I*主要由3Q0直接解离产生,而I绝大多数是由分子先跃迁到3Q0再经过3Q0→1Q1的非绝热耦合产生.
张延王骏郑秋莎刘玉柱张蓉蓉胡长进唐碧峰张冰
关键词:离子速度成像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丙烯酸分子的激发态超快预解离动力学(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飞秒泵浦-探测技术结合飞行时间质谱(TOF-MS),研究了丙烯酸分子被200nm泵浦光激发到第二电子激发态(S2)后的超快预解离动力学.采集了母体离子和碎片离子的时间分辨质谱信号,并利用动力学方程对时间分辨离子质谱信号进行拟合和分析,揭示了预解离通道的存在.布居在S2激发态的分子通过快速的内转换弛豫到第一电子激发态(S1),时间常数为210fs,随后再经内转换从S1态弛豫到基态(S0)的高振动态,时间常数为1.49ps.分子最终在基态高振动态势能面上发生C-C键和C-O键的断裂,分别解离生成H2C=CH和HOCO、H2C=CHCO和OH中性碎片,对应的预解离时间常数分别约为4和3ps.碎片离子的产生有两个途径,分别来自于母体离子的解离和基态高振动态势能面上中性碎片的电离.
张蓉蓉秦朝朝龙金友杨明晖张冰
关键词:超快动力学泵浦-探测飞行时间质谱内转换
碘代烷烃分子的C-I断键机理研究
2009年
利用离子速度成像方法对碘代直链烷烃和环烷烃分子在267 nm下的光解断键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分析了激发态I~*(5p^2P_(1/2))和基态I(5p^2P_(3/2))的离子影像,得到其对应速度、角度分布的各向异性参数β值和相对量子产率Φ(I)和Φ(I~*)。实验发现碘代直链烷烃和环烷烃分子在吸收一个267nm的光子后,都发生快速的C-I断键,直接解离生成激发态I~*和基态I原子.与碘代直链烷烃相比,碘代环烷烃分子具有明显不同的角度分布特征,碘代环烷烃分子基态的β值大于激发态。并且随着α碳原子上所取代的烷基变重,φ(I~*)有变小的趋势。
王骏张蓉蓉刘玉柱张冰
关键词:光解动力学离子速度成像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