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作品数:15 被引量:4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应用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技术拔除35根永久性起搏电极导线 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广泛应用,起搏器术后顽固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对于二次更换起搏器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更高,常常经反复多次清创、换药,仍不能彻底解决,部分患者还出现了严重的菌血症。 翟莉 王京 吕豪 张英 肖洒 王玉 刘建春 李怡关键词:适应证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介入治疗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50例CRI及50例肾功能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介入手术情况和肾功能变化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②MRI组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1个月后血肌酐及肾小球率过滤均恢复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复查较术前无明显升高(P>0.05);③MRI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3支病变为多,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以2支病变为多。MRI组介入治疗实施困难,以接受优化药物治疗为主;④随访6个月,MRI组心血管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CRI患者经围术期调整治疗方案可耐受PCI治疗,安全性较高。如冠状动脉病变较重,再血管化困难,预后较差。 李怡 吕豪 张英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基因中Al166C多态性位点与急性心肌梗塞相关性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咀管紧张素ⅡR的Ⅰ型受体基因(angiotensinⅡR type 1 receptor,AT1R)的多态性位点Al166C与急性心肌梗塞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9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96例正常对照个体进行分型。结果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Al166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型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T1R基因的Al166C多态性位点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风险不产生影响。 翟莉 吕豪 王玉 王京 萧洒 张英 刘建春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心机梗塞 AT1R基因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分析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情况。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ACEI类药物治疗,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对患者是否坚持服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坚持服药与不坚持服药的患者在不同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职业及年龄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文化程度越低、经济状况越差、年龄越大、无业的患者更不容易坚持服药。在未坚持服药的患者中,由于健康指导不到位的占64.8%。结论应加强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指导,尤其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不好以及无业的人员,能够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从而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翟莉 吕豪 张英 王京 萧洒 李怡 杨艳敏关键词:冠心病 药物治疗 依从性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24例临床观察 <正>目的我院自2000年2月-2002年9月用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2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方法 22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男116例,女108例, 平均年龄39.8±13.2岁(12-68岁)。临床诊... 王京 吕豪 张英 张艳红 刘建春 王晓瑾文献传递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服药依从性分析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依从性的现状。【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出院半年后进行随访,对患者是否坚持服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于75岁的患者与小于75岁患者比较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小学文化程度与中学、大学文化程度的患者相比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无收入与月收入2 000元以下及2 000元以上患者相比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无业与在职及退休患者相比服药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经济状况越差及无业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差。在未坚持服药的患者中,由于健康指导不到位的占41.66%。【结论】应加强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指导,尤其是对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年龄大及无业的患者,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服药依从性。 翟莉 吕豪 张英 王京 肖洒 李怡关键词:阿司匹林 稳定型心绞痛 肺栓塞14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002年 吕豪 刘建春 张英关键词:肺栓塞 肠道上皮细胞损伤与Th1分泌干扰素γ关系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在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上皮细胞系(IEC-6)用刮匙轻刮IEC-6单细胞层产生"十"字缺损区,分别将大鼠重组IFN-γ(5ng/ml)和IL-4(5ng/ml)加入到细胞培养液中,培养IEC-6细胞16h,观察细胞缺损区的面积,评价不同因子对细胞损伤后修复的影响。结果IFN-γ抑制EC-6细胞损伤后的修复(P<0.05);在有或无H2O20.25mM氧化应激的情况下,IL-4可以促进IEC-6细胞损伤后的修复,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NF-γ调节IEC-6细胞损伤后的修复。 吕豪 刘建春 张英 王京 翟丽关键词:肠上皮细胞 CD4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D4^+ T细胞的激活及其与肠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的肠道是否引起T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类型改变,从而影响肠上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功能。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7);I/R模型组(n=7);假手术组(n=7)。I/R模型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60 min、再灌注24 h,取其回肠。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来分析CD4+T细胞、CD40、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模型组大鼠回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CD4I、FNγ和CD40表达明显增加,而IL-4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CD4+T细胞的激活并进一步向产生IFN-γ的Th1分化有关,而CD4+T细胞的活化可能与CD40信号途径的激活有关。 吕豪 刘建春 于华 张英 王京 翟丽关键词:干扰素Γ 白介素4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上皮细胞 CD4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依从性分析 2010年 β受体阻滞剂是20世纪70年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血管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 吕豪 翟莉 张英 胡艳丽 杨艳敏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美托洛尔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