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 作品数:47 被引量:3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氧化还原条件对土壤砷(Ⅴ)稳定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探讨了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土壤外源砷(Ⅴ)的稳定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外源水溶性砷(Ⅴ)进入土壤体系后,各种形态砷随培养时间增加的变化规律总体上表现较为一致。培养180天之后,水溶态和交换态砷在微孔扩散等作用下随培养时间分别下降至2.4%~4.7%和2.8%~3.2%。碳酸盐态砷主要受控于p H以及相应的表面沉淀作用。有机态砷存在再分配现象,最高值达48.8%~50.1%,有机态砷下降的同时,伴随氧化物态和残渣态砷的上升。越趋向氧化环境会使得土壤外源砷(Ⅴ)的稳定化程度越高,反之,越趋向还原环境土壤外源砷(Ⅴ)的稳定化程度越低。各种氧化还原条件下,土壤外源砷(Ⅴ)的稳定化过程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缺氧和过渡条件下表现为3阶段特征,而好氧条件下表现为4阶段特征。
- 荆继红黄冠星陈宗宇孙继朝刘凡张英王金翠
- 关键词:氧化还原条件土壤稳定化外源性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初步研究被引量:24
- 2011年
- 在分析对比国内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数理统计方法,运用国际通用统计软件SPSS,对珠江三角洲地下水水质指标TDS、Cl-、SO24-、TFe环境背景值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地形地貌、区域水动力条件及海水入侵等因素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指标的空间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其结果为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 张英孙继朝黄冠星荆继红陈玺刘景涛张玉玺
- 关键词:环境背景值地下水珠江三角洲
- 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系统,所述系统是在污染源下游间隔设有若干道与地下水流向相垂直的高渗透墙,在高渗透墙的两侧设有与高渗透墙相垂直的密封墙,所述密封墙与高渗透墙共同围成系统主体,高渗透墙将系统主体内部分...
- 崔海炜张英侯钦宣
- 文献传递
- 广州市地下水环境三氮污染初探
- 广州市地下水NH4+和NO2-高浓度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城市中心区,NO3-超标点除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外,在城市外围地带和丘陵区都有分布。造成广州市不同地区的地下水环境三氮污染的原因各不相同,主要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等人...
- 刘景涛崔海炜孙继朝张玉玺张英王金翠黄冠星向小平荆继红陈玺
-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地层沉积
- 文献传递
- 瓯江流域下游温州平原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控制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研究目的】滨海地带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对沿海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在野外调查取样和历史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水化学图解、离子比例关系、多元统计分析及环境同位素方法,系统分析了温州平原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探讨了影响地下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1)温州平原潜水以淡水为主,HCO_(3)^(-)、Na^(+)、Ca^(2+)占主导地位,承压水以微咸水和咸水为主,Cl^(-)、Na^(+)占绝对优势;(2)从山前到海积平原,研究区潜水由低矿化度的HCO3型水向较高矿化度的Cl型水转变,主要受天然水化学作用控制,人类活动使局部地区地下水化学出现异常;(3)十年尺度上,潜水主要组分含量存在一定程度下降,水化学类型向Cl^(-)比重减少、HCO_(3)^(-)比重增加的方向演化;(4)水岩相互作用、海水作用、氧化还原环境等自然因素和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污等人为因素是温州平原地下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结论】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区内地下水存在一定的潜在非致癌风险,潜水的非致癌风险小于承压水,饮水途径摄入是危害人体的主要途径,相同环境下儿童的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因此,有必要对存在健康风险的地下水进行长期监测,加强这类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治。
- 张英刘景涛刘景涛刘春燕杨明楠刘春燕
-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滨海平原
-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典型冲洪积扇地下水化学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被引量:3
- 2019年
- 滹沱河冲洪积扇含水层是石家庄市重要的地下水源,在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地下水化学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可科学的识别人为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从而为保障地下水安全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水化学方法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研究区109组地下水和7组地表水样品的16组化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HCO3和HCO3·SO4型水在全区分布广泛,HCO3·Cl和Cl·HCO3型水主要分布在滹沱河冲洪积扇顶部的南部区域及滹沱河以北的藁城-无极一带。不同时段地下水化学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种类由少变多,呈现复杂化的演变特征,且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范围呈增加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演化主要受控于地下水超采和水岩作用,其次为污水入渗和粪肥渗滤。
- 张英张英刘春燕王金翠
-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城镇化主成分分析
- 污灌土壤对铅的吸附和解吸特性被引量:11
- 2012年
- 为了解污灌土壤对铅的吸附-解吸机制,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吸附-解吸试验。结果表明:污灌土壤对铅的吸附量随铅初始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强烈吸附再缓和的过程。Langmuir模式对污灌土壤等温吸附铅的拟合效果最好,其饱和吸附量为7.84mg/g。亚砷酸盐的存在会阻碍污灌土壤对Pb2+的吸附,亚砷酸盐加入前后污灌土壤对铅的吸附率从99.9%~100%下降到97.8%~99.0%。加亚砷酸盐条件下污灌土壤对铅的等温吸附模式以Freundlich模式的拟合效果最好。污灌土壤对吸附态铅的解吸量随解吸振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且解吸率随时间增加总体趋于降低。Elovich方程和幂函数方程均能很好地拟合污灌土壤对铅的解吸动力学过程,尤其是Elov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为显著。
- 黄冠星王莹刘景涛张玉玺张英
- 关键词:污灌土壤铅解吸亚砷酸盐
-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 我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正在全国陆续展开。评价中发现某些指标在地下水中以较高浓度存在往往是由于天然背景含量高所致而非人为活动污染所致。为科学、合理的进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需要拥有地下水水质指标的天然背景含量资...
- 张英
-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背景值
- 文献传递
- 可渗透反应墙原位修复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被引量:11
- 2012年
- 实验模拟地下环境,以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沸石、无烟煤、陶粒、活性炭、炉渣、粉煤灰和零价铁作为填充材料,设计了7种地下可渗透反应器(PRB)。分2个阶段对PRB技术治理污染地下水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实验模拟研究,还研究了填充材料配比对PRB修复效率影响,分阶段调整复合填充材料配比,观察反应器产生的不同处理效果。考察了7种反应器内pH、EC和DO的变化情况及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分析了污染物去除机理;找出了反应器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实验结果显示,2个阶段反应器对COD去除率都较高,分别为82.36%~88.11%和89.45%~93.65%。
- 崔海炜孙继朝张英王金翠黄冠星刘景涛温吉利
- 关键词:可渗透反应墙垃圾渗滤液地下水原位处理
- 东莞地下水邻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及来源探讨
- 本文在广东东莞地区采集了59组地下水样和9组地表水样,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地下水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检出率为39%,6种PAEs的总量浓度在未检出~6.7μg/L之间。其中,邻苯二甲酸双(2...
- 张英孙继朝陈玺黄冠星刘景涛张玉玺
- 关键词:地下水邻苯二甲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