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两委”模式构建探讨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村民自治为乡村社会的和谐提供了制度基础和保证,但实施村民自治后,农村的权力格局发生了转变,由此
- 张舒平
- 文献传递
- 论改革开放30年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被引量:1
- 2008年
-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内监督从"文革"后的完全瘫痪中重新恢复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就,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总结和汲取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探索和把握党内监督的基本规律,理顺和创新党内监督的基本思路,发展完善党内民主,深入开展反腐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肌体的健康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张舒平
- 关键词:党内监督
-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和谐“两委”关系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两委"关系的和谐,对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政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大意义。"两委"关系涉及国家宪政层面的问题,目前在探讨和谐"两委"关系的构建路径时,针对性较强的就是依据现有政治框架,通过修改相关的法律条例,优化职权配置,规范运行机制以及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形式来实现二者的和谐。
- 张舒平
-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两委”模式构建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和谐的"两委"模式,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政治工作,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由于"两委"关系涉及国家宪政层面的问题,涉及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国家不大可能对此做出重大调整,所以我们在探讨和谐"两委"的构建时,针对性较强的就是在现有的政治框架内,通过修改相关的法律、条例,制定有关实施细则,优化"两委"职权配置,健全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 张舒平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 论改革开放30年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被引量:1
- 2008年
- 纵观改革开放30年党内监督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归结出党内监督的五条基本经验: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关键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 张舒平
-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党内监督
- 建国以来党内监督实践研究
- 党内监督是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其目的是在于实现党内各监督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党的各项工作正确而高效的开展。新世纪新阶段,认真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对于探索新...
- 张舒平
- 关键词:党内监督建国后
- 文献传递
- 山东省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调查
- 2010年
- 张俊侯小伏龚宗俊张舒平
-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全民族...
- 张舒平
- 文献传递
- 党内和谐基本问题探析被引量:3
- 2007年
- "党内和谐"作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主要包含党的理想信念的科学合理与一致,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生机盎然以及党在化解矛盾后达到的和谐与统一等内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先进性本质、执政地位以及新形势下的党情等各方面情况都要求实现党内和谐,并"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和保证党内和谐,就要坚持党的理想信念,发展党内民主,严肃党的纪律,贯彻民主集中制,构筑和谐的党际关系。
- 张舒平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