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碧霞

作品数:1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艺术
  • 5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音乐
  • 6篇伦理
  • 5篇审美
  • 3篇审视
  • 3篇思维
  • 3篇伦理审视
  • 2篇意大利歌剧
  • 2篇音乐剧
  • 2篇音乐审美
  • 2篇音乐思想
  • 2篇理性思维
  • 2篇伦理思想
  • 2篇乐剧
  • 2篇歌剧
  • 2篇感性
  • 2篇感性思维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观
  • 1篇旋律
  • 1篇旋律美

机构

  • 16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湖南涉外经济...

作者

  • 16篇张碧霞
  • 3篇曹玲玉
  • 1篇陈保林

传媒

  • 3篇艺海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音乐创作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乐府新声(沈...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艺术教育
  • 1篇音乐教育与创...
  • 1篇教师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秦音乐思想的伦理审视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先秦儒家、道家音乐思想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做出了简洁明了的归纳和总结,并阐明先秦音乐思想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联系。
曹玲玉张碧霞
关键词:先秦音乐思想伦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
以数为本:毕达哥拉斯学派音乐美学思想的灵魂
2007年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世界是按照数学关系构成的,数学的原则就是万物的原则。他曾这样说过:“什么是最智慧的?——数。”用数学的知识推演一切事物,包含了有益的自然科学思想及价值,因为数作为事物的一种属性是可靠而准确的,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事物的量度、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某些规律,便于进行纯粹的抽象思维,因此这一学派发现了数学和演绎推理法的最初形式,提高了人的纯粹思维能力,对后来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一学派将数作为事物的绝对要素而加以运用,力求将数字与各种和谐现象联系起来,以此解释各种事物,这就使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具有了神秘主义色彩。
张碧霞
关键词:毕达哥拉斯学派音乐美学思想灵魂抽象思维思维能力
论音乐审美的二重思维——以汉斯立克美学思想为例
2008年
《论音乐的美》是汉斯力克美学思想集中反映的一部论著。"形式美"、"纯音乐"是汉斯利克的美学原则,贯穿于整部著作,充满了哲理和理性思维,也彰显了汉斯立克关于音乐审美中二重思维(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张碧霞
关键词:汉斯立克理性思维感性思维音乐审美美学思想
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伦理思想及艺术表达
意大利歌剧自发轫之初,就有承载着意大利民众在社会危机爆发中追求荣誉感的道德传统。19世纪,意大利歌剧再次历经了大歌剧、喜歌剧等艺术形式式微的危机,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重新走上舞台,以歌剧的伦理价值为创作理念,以富有生机...
张碧霞
关键词:意大利歌剧浪漫主义时期伦理精神艺术表达
阿多诺“异在性”音乐观的伦理意蕴被引量:1
2014年
异在性"是20世纪著名音乐社会学家阿多诺对西方现代音乐之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所做的核心评价。它以音乐是社会现实的"审美文献"为出发点和灵魂,将深沉的否定性道德哲学思维方式同具体的音乐作品审美经验相结合,用"无调性"的音乐结构真实的表达异化社会失范的价值排序、伦理冲突及现代人的心灵苦难,把超越了传统固定规范的音乐技法所获得的创作的"自由"作为音乐具有永恒价值的必备品格,并贬斥了商品化大众音乐的拜物教、伪个性化特征,力图建构一种真正合乎人性的"非同一性
张碧霞
关键词:阿多诺伦理意蕴
佛教梵呗音乐的伦理审视
2020年
佛教梵呗音乐通过声明的方式以假破空,向广大信众灌输佛教义理,以达到弘扬佛法的目的。佛教梵呗音乐在伦理价值指向上,紧紧围绕了脱生死、劝善诫恶、众生平等和礼赞佛陀为展开,以赞、偈、咒、文为主要艺术形式,实现审美与伦理的相互统一。探寻佛教梵呗音乐的伦理特性,有助于我们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创作出符合民族文化特征,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服务大众文化需要的艺术作品。
张碧霞蒋建辉
关键词:伦理审美
论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审美特征
法语版本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原著)于1998年在法国巴黎首演取得巨大成功,在其后的几年里创下了直接剧场观众四百多万人的记录,唱片售出近七百万张、录像带一百余万盒、DVD近二十万张、剧中歌曲单张唱片三...
张碧霞
关键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旋律美舞蹈美
文献传递
从伦理学的视野探究中国“山水实景音乐剧”
2012年
山水实景音乐剧是音乐剧艺术在中国本土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山水实景音乐剧是在全民掀起旅游热潮的背景下应景而生,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存在,也是作为具有伦理二重性的商品在运作,并有着包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内容,对观众健康合理道德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张碧霞
关键词:道德观
论音乐的具象与抽象
2008年
文章从具体与抽象这一对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哲学的视角审视音乐中的一般要素和音乐的接受客体,提出音乐的具象与抽象。
张碧霞曹玲玉
关键词:音乐具象
中国传统戏剧审美的伦理审视
2016年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剧毋宁是审美与伦理并存的文化存在物。因审美与伦理具有统一性,传统戏剧在审美怡情的同时,兼具民风教化、善德培育之功用;因审美与伦理具有矛盾性,传统戏剧的审美只可能是在伦理规定的"可以然"之域的审美,所谓"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受传统伦理的影响,传统戏剧在有关价值主题的宣泄上,自觉将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忠、孝、仁、义作为审美关注的重点,这也导致传统戏剧审美将愚忠愚孝、贞洁观念、皇权思维等封建糟粕掺杂其中。审美与伦理的矛盾运动,导致了传统戏剧在对名教经学不断的质疑和反叛中彰显人的价值和力量,最终接近审美的"自由形式"。
张碧霞
关键词:传统戏剧审美伦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