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洋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微相
  • 2篇微相研究
  • 2篇沉积微相
  • 2篇沉积微相研究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对比
  • 1篇油藏
  • 1篇油田
  • 1篇蒸汽驱
  • 1篇特超稠油
  • 1篇特超稠油油藏
  • 1篇小井距
  • 1篇井距
  • 1篇可行性
  • 1篇矿场
  • 1篇矿场试验
  • 1篇古城油田
  • 1篇分流河道
  • 1篇超稠油
  • 1篇超稠油油藏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张培洋
  • 1篇包敏
  • 1篇李彦平
  • 1篇张兆义
  • 1篇忽艳萍
  • 1篇汪畅
  • 1篇冯红波
  • 1篇高旭霞
  • 1篇张兴
  • 1篇白新潮
  • 1篇周辉
  • 1篇彭小平
  • 1篇王晓华
  • 1篇王香伟
  • 1篇李芳

传媒

  • 1篇河南石油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特超稠油油藏加密吞吐后转蒸汽驱可行性及矿场试验被引量:6
2003年
分析归纳了河南油田特超稠油油藏主要地质特点 ,综合研究了加密吞吐后油层条件变化及蒸汽驱的开采条件 ,并针对薄层热损失大的特点 ,围绕正常蒸汽驱的形成过程和低压汽驱有利条件 ,研究了浅层特超稠油蒸汽驱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此类油藏转小井距反九点 (或反七点 )蒸汽驱 ,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1 8.4~ 2 7.5个百分点 ;矿场间歇汽驱试验效果较好 ,表明此类油藏转汽驱是可行的。
汪畅李彦平张培洋周辉张兆义
关键词:特超稠油油藏特超稠油蒸汽驱小井距可行性
古城油田泌浅10区沉积微相研究
2012年
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综合应用地质、测井信息,根据单井的岩性、电性及沉积旋回性,对整个古城油田泌浅10区进行地层划分和小层对比;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测井相模板,对泌浅10区沉积微相进行研究,明确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主要发育有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沉积微相,并建立了测井相识别模式。这将为克服研究区及周缘滚动增储、特薄层稠油动用和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为工区低品位稠油油藏的经济有效开发和后期开发接替,为河南油田稠油老区“增储上产”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张培洋冯红波高旭霞白新潮忽艳萍王香伟
关键词:古城油田地层对比沉积微相
杨楼油田沉积微相研究
2014年
本文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区域沉积背景分析,结合杨楼油田所处的沉积相带位置,综合应用地质、测井信息,通过描述单井岩石相、测井相对杨楼油田各主要含油层位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微相,杨楼油田进一步认识评价和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包敏王晓华李芳张兴彭小平张培洋
关键词:分流河道沉积微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