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瑞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弹簧圈
  • 2篇动脉瘤
  • 2篇栓塞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
  • 1篇血管内介入
  • 1篇血管内介入治...
  • 1篇血管内栓塞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真丝
  • 1篇手术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破裂动脉瘤
  • 1篇破裂颅内动脉...

机构

  • 4篇兰州军区兰州...

作者

  • 4篇张国瑞
  • 4篇张玉
  • 3篇马民权
  • 3篇李文杰
  • 3篇唐玉彬
  • 1篇井丽君
  • 1篇韩志礼
  • 1篇冯晓君
  • 1篇王红玲
  • 1篇王宏玲

传媒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弹簧圈超早期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42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弹簧圈超早期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不同部位和类型的颅内动脉瘤在破裂24 h内实施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1例遗留部分神经功能障碍,其余患者恢复良好。随访6~45个月,无再次破裂出血患者;34例于术后6~12个月内造影复查,未见复发。结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24 h内用微弹簧圈超早期栓塞治疗破裂动脉瘤可提升患者救治效果,极大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唐玉彬张玉井丽君马民权张国瑞冯晓君
关键词:破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微弹簧圈
真丝线段栓塞脑动静脉畸形56例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手段。方法:对56例经真丝线段栓塞的AVM进行分析,按S-M分级Ⅰ级10例,Ⅱ级18例,Ⅲ级19例,Ⅳ级9例。单纯行真丝线段栓塞31例,真丝线段栓塞+γ-刀治疗15例,真丝线段栓塞+手术切除10例。所有患者均经1~6年随访。结果:单纯行真丝线段栓塞病灶消失10例,病灶缩小50%以上14例。真丝线段栓塞+γ-刀治疗病灶消失7例,病灶缩小50%以上3例,5例病灶缩小50%以下。真丝线段栓塞+手术切除病灶消失7例。全组无死亡,1例留有不完全性偏瘫、失语。结论:真丝线段栓塞AVM尤其是位于脑重要功能区的AVM仍然是治疗脑AVM有效的主要手段,真丝线段栓塞结合手术切除或γ-刀治疗脑AVM可提高治疗效果。
张玉唐玉彬李文杰张国瑞王宏玲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血管内治疗
急诊ICU创伤性SIRS和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ICU已成为救治危重患者的基地,创伤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yndrome,SIRs)在ICU比较常见。判断SIRS并准确治疗的关键是界定非感染性SIRS和脓毒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难度。我科ICU从2011—12~2012—11治疗创伤引起的SIRS患者126例,现报道如下。
张玉李文杰张国瑞韩志礼马民权
关键词:综合征SIRS脓毒症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附59例报告)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对59例不同部位和类型颅内动脉瘤分别行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及载瘤动脉可脱性球囊闭塞治疗。结果动脉瘤腔完全致密栓塞48例,非致密栓塞8例,动脉瘤颈部有残留3例。55例破裂动脉瘤中死亡1例,患者系术前Hunt-Hess分级Ⅴ级,因额叶脑内血肿脑疝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遗留明显偏瘫,其余恢复良好。4例未破裂动脉瘤均临床治愈。结论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颅内动脉瘤,采取合理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效果。
张玉唐玉彬李文杰马民权张国瑞王红玲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可脱性弹簧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