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姣
- 作品数:49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长新冠”的多系统症状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及其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给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现阶段各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但目前面临的新的危机是SARS-CoV-2感染后给患者造成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为呼吸、神经、精神、心血管和消化等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的症状包括并发症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被称之为长新冠(long COVID)或后COVID-19综合征。在未来数年,这些症状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保健成本,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恢复期的长期健康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 廖雪姣吴舒婷马拯华卢洪洲
- 关键词:随访
- 中药正肝化瘀方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6年随访观察
- 吴其恺黄国欣廖雪姣邓欣杨大国
- 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无创评估模型指标的筛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ALT小于2倍正常上限(ULN)慢性乙型肝炎肝患者纤维程度无创评估指标的筛选及其诊断模型的构建过程。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内科治疗的249例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筛选出常规临床指标,经Spearman等级相关逐一分析各指标与肝纤维化间的相关性,筛选出有关联的指标(P<0.001、r>0.200),根据指标相关性的大小及不同组合构建不同模型,比较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并确定指标相对较少且诊断能力佳的模型。结果共纳入患者249例,其中模型组204例,验证组45例。筛选19项临床常用指标,其中9项指标[包括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计数(PLT)、透明质酸(HA)、年龄、HBV DNA、脾厚、胆碱酯酶(CHE)、白球比值(A/G)、碱性磷酸酶(ALP)]与肝纤维化有相关性(P<0.01、r>0.200)。根据以上指标相关性的大小,拟将各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相对比值分别设定为1.0分、1.1分、1.5分,依次构建了8个模型,综合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确定模型5即DMFibro S模型为最佳诊断模型。以45例患者进行验证,准确度为77.8%。结论模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佳的无创性诊断模型需具备纳入的指标较少且诊断能力佳的特性,同时还需要实例进行验证。
- 唐情容王召钦何清李向军廖雪姣赖长祥唐奇远李曾
- 关键词:肝脏病理
- 中药正肝化瘀方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6年随访观察
- 目的:观察中药正肝化瘀方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长期疗效。方法:对50例使用中药正肝化瘀方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了6年随访观察。在服用正肝化瘀方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联用口服抗病毒药物。中药基础方为生黄芪、川芎、炙鳖甲、...
- 杨大国黄国欣吴其恺廖雪姣邓欣
-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随访观察
- 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肝酶学异常的关系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肝酶学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治疗的96例绝经后女性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选择100名同年龄段绝经后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T)、雌二醇(E2)和胰岛素(INS),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酮(E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用稳态模型,肝肾功能及血脂水平测定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组TT、E1、E2、INS、HOMA-IR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NS、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2、血清E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NAFLD患者TT、E1、E2和HOMA-IR可能有负相关关系,和ALT、GGT水平可能有正相关关系,且与NAFLD的肝酶学异常紧密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 廖雪姣张丽娜李轩董京科黄国仪
-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性激素胰岛素抵抗转氨酶类
- 一种慢性病人用药物存储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慢性病人用药物存储盒,包括药盒座,多个储药组件,锁定组件及定时提醒组件;药盒座每个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多个储药组件分别可转动的设于多个收纳槽内,且可相对于药盒座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多个储药...
- 张丽萍廖雪姣董京科
- 637例慢性HBV感染者自然史各期肝组织纤维化演变规律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自然史各期中肝组织纤维化演变规律。方法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描述的CHB自然史分期的血清学特征作为纳入标准,将慢性HBV感染者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以及再活动期,统计和分析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LT水平、血清HBV DNA、肝组织炎症(G)的变化特点,以及各组肝组织纤维化(S)的演变规律。结果共637例患者,其中男性501例(78.6%),女性136例(21.4%)。免疫耐受期患者101例,免疫清除期患者248例,低(非)复制期患者119例,再活动期患者169例。各期患者的相应肝组织炎症分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肝组织炎症较为活跃(χ2=150.424,P<0.0001)。各期患者肝纤维化分期亦有统计学差异,其纤维化程度呈渐次加重的趋势(χ2=141.682,P<0.0001)。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自然史表现为肝组织炎症反复活跃、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性加重的过程。
- 廖雪姣何清杨大国艾书玲唐奇远敖飞健白冰李知玉赵连三
- 关键词:自然史肝纤维化
- 留置肺导管局部治疗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留置肺导管局部治疗联合全身用药治疗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价值,为以脓肿分枝杆菌为代表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5例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分为肺导管组(n=11)和单纯化疗组(n=14)。肺导管组采用留置肺导管局部注药联合全身药物治疗,单纯化疗组单用全身药物治疗,观察强化期结束后的近期疗效。结果:强化期结束后,肺导管组痰菌转阴率72.73%、病灶吸收率81.81%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8.57%、21.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导管组无咯血、胸痛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留置肺导管局部注药联合全身用药治疗脓肿分枝杆菌的近期疗效有提高,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少。
- 张丽娜李轩邓群益张淑琴廖雪姣刘国辉方木通曾剑锋詹森林张红梅
- 关键词:肺导管局部给药
- 中西医整合思维应用于慢性肝病的初步探讨
- 廖雪姣何清杨大国
- 清肝化瘀汤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
- 2021年
- 目的:探讨清肝化瘀汤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多烯磷脂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肝化瘀汤治疗,观察两组肝功能情况、肝瞬时弹性硬度及脂肪变测定。结果:观察组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瞬时弹性硬度及脂肪变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5/25)与对照组(24.00%,6/2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化瘀汤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化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并降低肝硬度及脂肪变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马拯华张丽娜廖雪姣董京科
- 关键词:清肝化瘀汤乙肝肝硬化恩替卡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