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阶段性健康宣教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宣教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采用阶段性健康宣教方法对患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比对后相关调查证明观察组的效果显著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科室所开展的阶段性健康宣教护理项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廖春梅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护理
- 心理护理对66例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于病床号奇偶性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症监护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缓和患者的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工作,早日治愈疾病,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 廖春梅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心理护理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支持、行为干预等综合性护理措施。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唐翠英许映兰廖春梅张洪燕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SF-36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5月冠心病患者80例,均行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程度大于75%,给予患者适宜支架置入,在围手术期进行系统护理.结果 80例患者均一次放置成功,术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对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及术后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
- 廖春梅
-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 疼痛护理在40例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运用效果
- 2018年
-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基于病床号奇偶性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接受疼痛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疼痛发作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冠心病患者而言,疼痛护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疼痛发作次数,使得患者尽早康复,其临床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 廖春梅
- 关键词:冠心病重症监护室疼痛护理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诊断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采用SF-36生存质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分为生理机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态、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共8个评分项目。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理机能、心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态、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 唐翠英何方玲廖春梅杨国荣邓敏
- 关键词:高血压生活质量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