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红卫
- 作品数:96 被引量:255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在小儿腹股沟疝疝囊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2年
-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先大性畸形,其公认的发病原因是鞘状突未闭,研究表明肼细胞生长因子(hepatoeyte growth factor,H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鞘状突问皮细胞转化和迁移,最终导致鞘状突融合,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腹膜及疝囊f:HGF受体、CGRP受体的密度,来探讨HGF、CGRP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 席红卫王峰崔彦北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鞘状突未闭PEPTIDE腹股沟斜疝
- 儿童卵巢肿瘤合并卵巢扭转缺血坏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方法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肿瘤合并卵巢扭转缺血坏死的危险因素并创建综合预测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卵巢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手术探查证实合并卵巢扭转者38例,根据术中发生扭转的卵巢是否缺血坏死分为坏死组(27例)和未坏死组(1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术前炎症指标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瘤体情况及扭转情况等。根据单因素分析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创建综合预测评分系统,并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术中实际情况为金标准,评估评分系统对卵巢缺血坏死的预测效能,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根据ROC曲线求得瘤体最大径的最佳临界值为8.5 cm。坏死组与未坏死组年龄、月经初潮、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水平、扭转方向、扭转侧别及瘤体性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疼痛加重持续时间>48 h、瘤体最大径<8.5 cm、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0%、扭转≥2圈与卵巢肿瘤患儿合并卵巢扭转缺血坏死相关(均P<0.05)。整合上述5个危险因素建立综合预测评分系统,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56,最佳临界值为3.5分,预测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82%。结论根据卵巢肿瘤合并卵巢扭转患儿卵巢发生缺血坏死危险因素建立的综合预测评分系统在预测患儿卵巢是否发生缺血坏死时具备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有助于降低卵巢切除率。
- 王峰席红卫
- 关键词:卵巢肿瘤儿童卵巢扭转缺血坏死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误诊情况,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NB患儿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NB患儿中,7例经术后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13例经B型超声、CT或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12例在早期诊断中曾被误诊。结论儿童NB早期较易误诊,诊断需结合多种手段,预后较差。
- 吕俊席红卫石正峰景东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儿童误诊原因
-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小儿肠缺血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胡凯强李健崔彦北石正峰席红卫
- 关键词: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肠缺血疾病小儿
- 特异性肿瘤标记物检测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检测体内不同时期尿香草扁桃酸(VM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变化,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治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24例已确诊为小儿NB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在最初确诊时3种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的阳性率,对比初诊与化疗2个疗程后各指标的检测数值,从而明确对NB的治疗有无指导作用。结果在最初确诊时3种肿瘤标记物阳性率均分别均在85%以上,其中24 h尿VMA阳性率最高,达到93%,其次为NSE,其阳性率88%。经2个疗程化学治疗后,此时,尿VMA、血NSE、LDH的水平均较当初确诊时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特异性肿瘤标记物(VMA、NSE、LDH)的联合检测对NB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吕俊席红卫石正峰崔强强
- 关键词:小儿神经母细胞瘤
-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小儿急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就诊的69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患儿有无肠坏死分为肠坏死组(36例)和无坏死组(33例);根据患儿在术后3~4 d进食后是否口服双歧杆菌分成服药组(39例)和非服药组(30例)。另取同期体格检查的3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69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男47例,女22例,年龄为(8.70±4.81)个月,体重为(10.17±4.11)kg;30例健康婴幼儿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8.31±2.12)个月,体重为(9.54±3.51)kg。分别检测对照组、急性肠套叠患儿术前及术后7 d的外周血中PA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术前,与对照组相比,肠坏死组和无坏死组各项指标均发生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坏死组与无坏死组相比,肠坏死组中只有PAF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7 d,对照组、服药组及非服药组3组间的CRP的含量、CD3^(+)、CD3^(+)CD4^(+)、CD4^(+)/CD8^(+)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及非服药组的CD3^(+)CD8^(+)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术前的服药组及非服药组患儿的CD3^(+)CD8^(+)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7 d,非服药组及服药组中肠坏死患儿的PAF的含量仍高于对照组,但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组中无肠坏死的患儿PAF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F对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肠坏死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监测术后使用双歧杆菌对患儿的预后作用。
- 刘媛席红卫王建峰石正峰
- 关键词:肠套叠血小板活化因子双歧杆菌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对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不同股骨颈前倾角时股骨的应力分布,以明确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矫正的意义,并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例右侧DDH患儿影像学资料。患儿女,6岁,提取正常侧(左侧)髋关节股骨扫描数据,通过三维CT扫描重建股骨三维模型,分别设计股骨颈前倾角35°、25°、15°时的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计算,观察不同股骨颈前倾角度时股骨的生物力学分布。结果DDH患儿股骨三维模型上股骨颈前倾角为35°、25°、15°时股骨模型受到的最大应力分别为21.18 MPa、17.36 MPa、9.85 MPa。股骨颈前倾角为35°时,股骨干应力集中;股骨颈前倾角为25°时,股骨远端骨骺的应力降低25%;股骨颈前倾角为15°时,股骨应力主要集中在股骨头颈至股骨干上段。股骨颈前倾角为35°时,位移大于1 mm的区间是股骨头至股骨干中段;股骨颈前倾角为25°时,位移大于1 mm的区间是股骨头至股骨干中上端;股骨颈前倾角为15°时,位移大于1 mm的区间是股骨头至股骨颈。股骨颈前倾角为35°、25°、15°时其股骨远端骨骺的最大位移分别为0.0041 mm、0.0018 mm、0.0012 mm。结论股骨颈前倾角对DDH患儿的股骨力学有着重要影响。股骨的应力分布随着股骨颈前倾角改变而改变,股骨颈前倾角度增大,股骨干应力逐渐增加,在股骨干位置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股骨颈前倾角越大,应力传递在股骨干区域受到的遮挡效应越大,股骨远端骨骺在横断面的变形也增加。股骨颈前倾角为15°时股骨应力分布较为理想。
- 李杰龙江涛王倩倩席红卫程鑫葵成毅徐树明
-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
- 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前后sICAM-1、IL-8和TNF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7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不同时间(术前、术后7d)血清中sICAM-1、IL-8和TNFa的含量水平。结果各组术前血清sICAM-1、IL-8、TNFa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组血清sICAM-1与IL-8、TNFa变化呈正相关(P<0.05);单纯组外周血白细胞(WBC)与sICAM-1呈正相关(P<0.05);8例并发症血清sICAM-1与IL-8、TNFa升高明显。结论血清sICAM-1、IL-8和TNFa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其变化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病程监测和预后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王建峰景东石正峰席红卫崔彦北陈博渊
- 关键词:阑尾炎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
- 梅克尔憩室肠壁神经和平滑肌细胞的分布研究
- 2008年
- 目的了解梅克尔憩室(MD)肠壁神经和平滑肌病理组织学改变,探讨MD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手术切除的44例MD标本,另取6例死于与肠道和神经系统无关疾病的足月新生儿尸检小肠标本为对照,采用常规HE染色计数肠壁肌间神经丛和丛内神经节细胞数,8-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结果MD的肠壁肌间神经丛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丛内神经节细胞数、单个肌间神经丛的平均面积及其平均神经丛长轴长度均较对照组减少,而平均光密度值比对照组增加。肌间神经丛的平均面积与其平均吸光度呈负相关(r=-0.215,P〈0.05),且上述病理改变以症状组和伴有异位胃黏膜的MD尤为突出。MD的肠壁环肌层和纵肌层旷SMA表达减低,环肌层肥厚;而距憩室5cm处肠壁肌间神经丛的各项指标的改变均减轻,但是环肌层仍明显肥厚,α-SMA染色亦减轻。结论肠壁神经丛和平滑肌细胞的变化可能参与了MD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 席红卫吴晓霞崔彦北王建峰
- 关键词:梅克尔憩室平滑肌细胞肠神经系统
-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两种手术方式的探讨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两种手术方式的技术要点及适应症。方法:随机选取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通过应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比较其手术中治疗的技术要点、难易情况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腹腔镜...
- 崔强强席红卫王建峰张鹏崔娆靳园园
- 关键词:小儿外科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方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