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先鸿
- 作品数:15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
-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系统梳理与总结卢梭对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多维影响在文学中的体现,考察影响发生的根源、途径和事实,并探寻接受过程中变异现象的存在及原因。
首先是政治领域。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考察19世纪末卢梭《民约...
- 宗先鸿
- 关键词:卢梭中国近现代文学自然教育浪漫主义忏悔意识教育小说
- 女性意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走向
- 宗先鸿
- 徐訏《鬼恋》原型解析被引量:5
- 2005年
- 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后期浪漫派”、“现代派”作家徐讠于的创作,其成名作《鬼恋》脱胎于中国古代鬼故事中的“人鬼恋”故事模式,并暗含了民间“道魔斗法”的情节结构模式,他的艺术探索与追求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 宗先鸿
- 关键词:徐訏《鬼恋》
- 卢梭: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卡里斯马”形象被引量:1
- 2005年
- 19世纪末,卢梭的《民约论》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深刻影响,卢梭也成为中国近代文学中引人瞩目的“卡里斯马”形象。在中国近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近代文学中的卢梭形象具有工具化、神化的特点。
- 宗先鸿
- 关键词:卢梭中国近代文学工具化神化
- 论《伤逝》的创作意图与人物原型被引量:12
- 2005年
- 宗先鸿
- 关键词:《伤逝》爱情小说创作意图文学研究
- 论沈从文的“独语”散文
- 2009年
- 沈从文这个中国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其独具特色的现代‘蚀语”散文至今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钱理群对沈从文研究中曾经出现的简单粗暴的棒杀现象痛心疾首,他指出:‘必须承认(正视):还有相当部分的‘沈从文世界’我们还是陌生的,甚至未知的,远谈不上‘理解’。”^[1]沈从文4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作品长期受到冷落和误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读者很难进入他的精神世界,从而很难准确地把握他作品的真实内涵。沈从文的“独语”散文为我们整体观照他的此期创作提供了一个真实可靠的视角和依据。
- 王凯锋宗先鸿
- 关键词:沈从文研究散文整体观照浪漫派
- 中韩“鸡仔文学”比较
- 2017年
- "鸡仔文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欧美地区的一种女性文学类型,作品以鲜明的女性视角、现代时尚的都市文化景观、真实的人物故事及轻松活泼的都市流行语言,吸引了众多年轻的女性读者,迅速风靡全球,引起普遍关注。在全球文化传播背景下,"鸡仔文学"迅速进入中韩文化市场并"开花结果",开启了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风尚。中韩两国的"鸡仔文学"同中有异,一方面都沿袭了欧美"鸡仔文学"的主要样态,同时又结合本国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需求将其本土化,各自衍生出独特的文学风貌。系统梳理中韩"鸡仔文学"的发展进程,比较其本土化特色的异同,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韩"鸡仔文学"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把握女性文学未来的发展前景。
- 宗先鸿于仲慧
- 关键词:本土化
- 论卢梭对鲁迅教育思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基于对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弊端的切肤之痛和启蒙主义立场,鲁迅吸收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旨在铲除虐杀儿童、奴化儿童的封建传统教育,大力发展儿童自由独立的天性,以实现由"立人"而"立国"的伟大梦想。启蒙精神、"立人"思想和自然教育观是鲁迅教育思想的三大要素,它们互相依托,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鲁迅教育兴国的伟大诉求。
- 宗先鸿
-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
- 论《伤逝》人物原型的变形艺术被引量:2
- 2005年
- 《伤逝》承载着鲁迅内心世界丰富的情感信息,既是对朱安命运的直接预言,也是对旧式婚姻生活的回顾与告别。据此,鲁迅对人物原型进行了艺术变形,以“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式塑造出了“子君”的形象,又以自己为基本原型塑造了“涓生”的形象。鲁迅与“涓生”之间的“镜像效应”,使《伤逝》的主题具有自我审视与批判的深刻意蕴。
- 宗先鸿
- 关键词:《伤逝》创作意图
- 翠翠的孤独 沈从文的痛
- 2006年
- 沈从文的作品,读者从中透视出的不单是人性美,人情美的书写,还有他心灵深处内隐的孤独和苦痛。本文试图以《边城》主人公翠翠生命自在自为状态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种种遭际及其透彻心骨的孤独,来探视作者孤独的人生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忧思。
- 盛竞凌宗先鸿
- 关键词:《边城》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