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毅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二尖瓣置换病人术后早期血小板聚集性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 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之一。血小板在执行生理性止血作用的同时,也在病理性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先导而关键的作用。体外高效、快速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对于高凝倾向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
- 宋毅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血小板血栓
- 文献传递
- 椎动脉及甲状腺下动脉联合变异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马双陶王文生邓建平孙浩东宋毅陈卫军
- 关键词:甲状腺下动脉动脉变异椎动脉锁骨下动脉颈椎横突孔前斜角肌
- 人工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血小板聚集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工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早期血小板聚集性变化规律。方法本院心血管外科住院手术患者9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51,年龄(26.0±8.1)岁。分为3组,分别为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组、二尖瓣置换窦性心律组、二尖瓣置换房颤心律组,每组30例。人工瓣膜均为双叶瓣。分别取术前,术后2、4、6d及术后1个月血液样本,利用Chrono-log公司500CA型血小板聚集仪,分别测定5、10μmol/LADP,2μg/mlcollagen刺激时的血小板聚集性。结果体外循环术后成人先心组血小板聚集性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二尖瓣置换组血小板聚集性成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于术后4d达到最高水平。其中房颤心律组ADP(5μmol/L)为(14.56±2.32)Ω,ADP(10μmol/L)为(17.86±2.43)Ω,collagen(2μg/ml)为(21.60±2.60)Ω,与同期成人先心组和窦性心律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术前、术后4d血小板聚集性均较成人先心组、窦性心律组高(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血小板聚集性变化明显,以1周内尤为显著,发生血栓栓塞风险大,其中合并房颤的患者变化最明显。
- 宋毅肖颖彬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血小板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