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钿奇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波束海底地质数据异常值检测方法被引量:2
- 2021年
- 随着陆地资源不断开发,可用资源减少,人类将资源的开发转移到海洋领域,此时能够收集大量海底数据的多波束测深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但未经检测和过滤的、包含异常数据的多波束测深系统会给海洋开发带来危害,因此需要对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异常值的算法有截断最小二乘估计异常值检测算法、基于改进GA异常值检测算法等,但这些算法的检测精度均较低。随着深度学习不断发展,许多异常值检测的算法均基于深度学习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异常检测方法——深度支持向量检测算法,与之前方法相比在检测出更多异常值的同时,能减少误判和漏判的情况且提高了检测精度。
- 何书锋孙钿奇王诏杨洪山
- 关键词:多波束测深系统异常检测最小二乘估计
- 我国海洋地质文献及地质资料增长规律的案例研究与对比被引量:3
- 2015年
- 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和同期馆藏地质资料为对象,同步研究了1979-2013年间共35年的文献和资料增长情况,获得了二者的指数增长模型并划分出2个增长阶段。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影响我国海洋地质文献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原始地质资料的积累是海洋地质文献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海洋地质科研人员的增加和国家需求与投入是海洋地质文献增长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 王圣洁周永青张兆代孙钿奇李延强
- 关键词:海洋地质地质资料
- 山东半岛近岸海区全新世泥质沉积体研究现状被引量:7
- 2013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近岸海区全新世泥质沉积体引起了地学界的关注,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并发表了众多相关论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山东半岛全新世泥质沉积体受到黄海暖流和黄海沿岸流的共同作用,呈现出中间厚、向海向陆减薄的楔形,并沿山东半岛发育,其物质来源主要是黄河注入所带来的沉积物;在形成机制上,受到海平面上升、潮流和黄河入海口的迁移等多种因素的控制,成因复杂;在形成时间上,现今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该泥楔形成于全新世冰后期海平面上升时期。对目前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山东泥楔的未来研究方向,指出应该建立多种水动力耦合作用下的泥沙输运与沉积模式,着重从海洋沉积动力学角度进行新的研究。
- 王安国张训华李广雪孙钿奇
- 渤海构造收缩与沉积充填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对多年的渤海海岸线变化、水深变化、构造、卫星影像和水文等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了渤海构造收缩和沉积充填问题。GPS观测结果清楚地显示渤海正处于构造收缩的过程中;地质记录以及长期验潮站的结果显示渤海海域的海平面正在下降;而地震剖面以及钻井数据则显示渤海盆地的基底沉降自上新世至今已大幅下降,和北黄海相比,目前已经停止沉降。渤海的构造收缩、海平面下降以及基底沉降的停止,这3个因素是决定渤海演化方向的3个关键因素,它们共同奠定了渤海正走向构造关闭的道路。渤海岸线的向海推进、渤海水深变浅作为强有力的地质证据呼应了渤海正在走向关闭的地质进程。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不断向渤海的淤积推进是在渤海必然走向关闭的地质构造背景下进行的,其淤积造陆效果非常明显,从而成为渤海快速关闭的主要因素。预计在400 a后黄河河口和辽河河口可能在渤海对接起来,至此渤海将不复存在;100 a后,莱州湾将被封闭。喜马拉雅山隆升的远程效应导致渤海的构造收缩和大量沉积物通过黄河进入渤海,从而从根本上导致渤海的关闭。从总体效果来说,渤海走向构造关闭的道路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同时也不会因为人为因素而产生明显变化。
- 栾锡武刘凤孙钿奇李晓芸
- 关键词:沉积充填
- 工作流技术在海洋地质资料归档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海洋地质资料作为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归档工作是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海洋地质资料归档过程工作流的分析涉及到海洋地质资料的产生、归档整个过程,依据现阶段海洋地质资料形成和归档情况,针对归档的过程进行描述、总结和抽象,分理出任务和其活动操作,确定出工作流的各个阶段。利用Petri网模型,依据资料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控制资料归档过程。海洋地质资料归档过程工作流覆盖资料的形成到归档到汇交整个过程,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保障整个流程的顺序性和可控性,进一步实现海洋地质资料归档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 孙钿奇赵艳霞
- 关键词:工作流PETRI网
- 南黄海北部坳陷中生代沉积相研究
- <正>1引言南黄海盆地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是叠合于下扬子地台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之上的一个海-陆相多旋回叠合盆地。该区域勘探与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是我国尚未取得油气突破的含油气远景盆地。在南黄海盆地开展研究,对研究中...
- 孙钿奇栾锡武
- 文献传递
- 南海北部陆架南北卫浅滩的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14
- 2012年
- 世界范围内的陆架调查已经清楚,陆架浅滩是普遍发育于陆架区的一种海底地貌类型。在中国陆架上发育多个知名浅滩,这些浅滩和现今动力条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为现今潮流沉积体系。然而,南海北部陆架的南北卫浅滩在地貌上被称为陆架浅滩,但其成因却和其他陆架浅滩有着根本不同。根据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本文指出,南海北部珠江口东南陆架上发育的南卫滩、北卫滩和惠州滩都属于构造地形,其下部各对应一个底辟构造。这3个底辟构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深部属于同一个较大的背冲构造。这个背冲构造位于南北卫滩的下方,其上几个突出的底辟,则和本文讨论的南卫滩、北卫滩和惠州滩相对应。南卫滩、北卫滩和惠州滩在成因上具有统一的深部背景,从而在平面上构成一个统一的底辟系统,本文称为南北卫滩底辟系统。该底辟系统以北卫滩为中心,包括南卫滩、惠州滩和陆丰滩,形成一个大致呈圆形,直径约50km的区域。在构造上,该底辟系统位于珠一坳陷和东沙隆起之间。南北卫滩底辟系统的发育起因于东沙隆起后在南海东北部形成的挤压应力环境。底辟系统的发育活化了惠陆-东沙含油气系统的输导层,并重新调整了油气运移的势差和势梯度,在环绕南北卫滩底辟系统一定距离的圆周上形成一个有利于油气聚集的环带。已知的油气田基本分布于这个环带上。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应该考虑围绕这个环带重点展开。同时,应该考虑在南北卫滩底辟系统的中心带内开展气藏的勘探工作。
- 栾锡武孙钿奇彭学超
-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架
- 黄海西部全新世泥质楔形沉积体的地震识别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分析2 000km单道地震资料的瞬时振幅强弱和瞬时相位异常,对山东半岛近岸全新世楔形沉积体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泥楔呈中间厚、两侧薄的形态,覆盖区域的海底有明显的凸起,向岸侧坡度较小,以较小的角度缓慢抬升,达到最大高度之后以一定角度向海倾斜;泥楔的底界面基本水平,明显切割下伏地层。该泥楔由山东半岛东北侧开始向东、南方向分布,绕过山东半岛东侧之后继续向南或西南方向延伸,形成了一个近似于"γ"形状的沉积体环绕山东半岛。它由近岸端向远岸端逐渐加厚然后再减薄,最大厚度分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和西南(60m以上),并以这2处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薄。泥楔从北到南覆盖了山东半岛东部约36 111km2的海底,总体积约有440km3,总质量约为527×109 t,泥楔沉积区从11cal.ka BP至今的平均沉积量可以达到0.37×109t/a之多。
- 孙钿奇岳保静王安国
- 海洋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从海洋大数据管理的需求出发,重点针对多波束、重力、磁力等探测数据和取样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海洋数据多源分析系统,建立分布式海洋大数据平台,并开发分析计算应用模型,实现海洋大数据的存储、管理和计算分析,服务国家海洋战略。
- 何书锋孙钿奇林文荣杨洪山
- 关键词:海洋探测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