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传恕

作品数:32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肺癌
  • 4篇影像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活检
  • 4篇X线
  • 4篇病理
  • 3篇影像学
  • 3篇肉瘤
  • 3篇缺血
  • 3篇缺氧
  • 3篇纵隔
  • 3篇晚期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晚期非小细胞...
  • 3篇结节
  • 3篇介入
  • 3篇非小细胞

机构

  • 20篇大连医科大学...
  • 1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市中心医...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化学工业...

作者

  • 30篇孙传恕
  • 7篇李秀华
  • 7篇边杰
  • 5篇张阳
  • 3篇沙琳
  • 3篇韩万智
  • 3篇赖声远
  • 2篇孙闯
  • 2篇刘正娟
  • 2篇伍建林
  • 2篇韩玉成
  • 2篇吕丽
  • 2篇程绍玲
  • 2篇陶芳
  • 2篇刘伟
  • 2篇蒋葵
  • 2篇王治华
  • 2篇翟方兵
  • 2篇白婷婷
  • 1篇孙闯

传媒

  • 1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结节病1例
2013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双下肢红斑、胸痛4年,发现淋巴结肿大10天后于2013年1月21日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体可见双下肢散在暗红色结节,左下肢为著,伴疼痛、瘙痒,约指甲大小,部分结节伴色素沉着.部分结节自行消退后有萎缩性瘢痕,反复发作.中等硬度,轻压痛.左前臂、肩背部、腰部可见散在环形红斑,暗红色,钱币大小,无疼痛无瘙痒.发育未见异常,心肺未见异常.
熊小丽徐楠杨岩孙传恕
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
2011年
[目的]对周围型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进行分型并结合增强扫描识别周围型SCLC的CT表现。[方法]总结31例SCLC的CT表现。分析其病变部位、形态、强化方式、淋巴结肿大及其他器官受累等CT表现。[结果]依据原发灶CT表现将周围型SCLC分为3型:边缘光滑型5例,分叶肿块型21例,肺叶实变型5例。[结论]周围型SCLC可以通过CT表现分型,边缘光滑型可能是周围型SCLC的早期改变。
孙传恕边杰吕鹏赖声远韩万智陈开宏李秀华
关键词:小细胞性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水肿早期MRI及水通道蛋白4的变化
2008年
目的探讨新生猪急性缺氧缺血脑水肿早期MRI的改变、相应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选择生后3d的健康新生猪14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在缺氧缺血后0、1.5、3、4.5和6h进行MRI扫描,获得明显脑水肿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氧缺血后6h脑组织AQP4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在缺氧缺血后1.5h时,脑DWI图像上开始出现高信号区,局部ADC值下降,主要分布予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及脑室旁区,在3h和6h的DWI图像上,高信号区更加明显且范围扩大,ADC值明显下降,6h后牺室旁的AQP4表达明显增多,相对比表达强度(吸光度值)为(15.0±4.0)%,明显高于对照组(5.1±2.9)%,差异有显著性(t=3.09,P〈0.01),并与该区域的ADC值呈显著负相关(r=0.876,P〈0.01),与rs-DWI(DWI高信号区面积与同层脑总面积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846,P〈0.01)。结论ADC、DWI能够早期诊断缺氧缺血性脑水肿,AQP4在急性缺氧缺血脑水肿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ADC、DWI可间接反映AQP4的表达水平。
边杰刘正娟王朝晖沙琳孙传恕孙闯杨超
关键词: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培美曲塞500 mg/m2联合顺铂75 mg/m2方案治疗3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总有效率达38.2%,其中初治组有效率为43.7%,复治组有效率为33.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便秘及口腔黏膜炎等。[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李秀华孙传恕赵金波张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顺铂
几种少见形态肺癌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初步分析
2011年
目的:初步探讨少见形态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从既往诊断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265例周围型肺癌中,挑选出少见形态肺癌19例,对其胸部平片、普通CT和HRCT等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基础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对其进行形态学分类。结果:本组少见形态肺癌19例,全部19例少见形态肺癌误诊为肺癌以外疾病或推迟诊断者有10例,达53%。19例少见形态肺癌中,分为5种特殊的征象,即手指征、葫芦征、阿米巴伪足征、网格征、花边征。病理观察显示,这些征象分别系肿瘤向外围不规则进展、带有细支气管肺泡癌成分的肺腺癌外围呈肺泡内覆壁生长并向外规则或不规则进展、肿瘤中心致密实性改变、纤维化以及对支气管结构牵拉等作用相关。结论:上述5种少见形态肺癌反映了其特定的病理学基础,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这些征象具有重要价值。
陶芳路希伟孙传恕韩玉成
关键词:肺癌X线计算机断层高分辨率
培美曲塞单药治疗2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例年龄>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接受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8例患者中获得CR0例,PR4例,SD11例,PD13例,总有效率为(CR+PR)为14.28%,临床获益率(CR+PR+SD)为53.57%。经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从72.5上升到84.2(P<0.05)。毒副反应轻,可以耐受。结论培美曲塞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并能改善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好。
李秀华孙传恕戴朝霞张阳
关键词:老年患者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化疗
基于边缘敏感的SLIC和二次密度聚类的GGO分割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磨玻璃肺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GGO)边界对比度低、大小各异和灰度不均匀等造成分割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敏感的SLIC和二次密度聚类相结合的分割算法。将图像边缘检测结果与SLIC超像素算法相结合,并将其中含有边缘的超像素块用区域质心代替其原始聚类中心,改善SLIC边界黏连性较差的问题;针对密度聚类不能完整分割GGO的问题,提出二次密度聚类的方法,对密度聚类定位到的簇及其邻域簇进行二次密度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GGO的平均准确率达90.17%,灵敏度达84%。
陈晓楠王凯欣孙传恕刘晓凯毕京平彭勇
关键词:SLIC
肺微小浸润腺癌及浸润前病变HRCT影像特征被引量:6
2014年
为总结肺微小浸润腺癌(MIA)、原位腺癌(AIS)及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结节的HRCT影像特征,回顾性收集43例术前2周内行HRCT检查、经胸腔镜切除、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0个肺结节,分析结节大小、成分及内部特征。结果显示所有AAH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pGGN),且≤1.0cm,空气支气管征未见,空泡征少见;86%AIS表现为pGGN,71%的AIS≤1.0cm,且空泡征常见(相对于AAH);95%的MIA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其余为实性结节,90%的MIA>1.0cm,空气支气管征常见(相对于AIS)。因此结节的大小、成分、空泡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MIA、AIS及AAH的鉴别。
刘伟董洋孙传恕吕丽
关键词:高分辨率CT
CT导引下纵隔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评价
通过 CT 导引下进行纵隔病变是目前认为最好的手段。我院自1999年5月-2002年6月行 CT 导引下纵隔肿块穿刺活检25例。现就其活检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孙传恕赖声远韩万智安连翟方兵孙阳边杰
关键词:纵隔病变主肺动脉窗穿刺活检术
文献传递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附5例报告)被引量:2
1998年
报告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5例,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43岁。Si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经导管脾动脉造影后,注入1mm明胶海绵颗粒10~30粒,栓塞面积40%~70%。术后白细胞平均升高36×109/L,血小板平均升高110×109/L,峰值在7~14d。症状有左上腹轻痛、发热、恶心,未出现脾脓肿及异位栓塞。2例原发性者术后追踪1年无复发,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者,其中1例2个月后复发行第2次栓塞,半年后又有复发,原因可能为:①脾脏增大程度不一,栓塞面积不足;②肝硬化门脉高压进行性加重,残余脾代偿增大;③抗血小板抗体形成因素持续存在。病例疗效提示,部分性脾栓塞损伤小,并发症少,并可保留脾脏免疫功能。
董志程绍玲孙传恕范鑫齐丽萍安振海宋万政
关键词:脾栓塞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