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传学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朐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血性
  • 2篇内膜
  • 2篇肌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尖
  • 1篇心尖肥厚
  • 1篇心尖肥厚型
  • 1篇心尖肥厚型心...
  • 1篇心力衰竭

机构

  • 6篇临朐县人民医...
  • 2篇淄博市中西医...

作者

  • 6篇孙传学
  • 1篇张玉梁
  • 1篇曾昭霞
  • 1篇董永政
  • 1篇马逸

传媒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T扫描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l00例
2003年
孙传学崔艳艳
关键词:CT扫描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性脑脊液继发性
乌头赤石脂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乌头赤石脂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3例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乌头赤石脂汤。2组均连续治疗28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onprotein,hs.CRP)、B型脑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及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T Ⅰ,cTN Ⅰ)水平;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内径(1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1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 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 ventncular ejectionfractions,LVEF),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49/52),对照组为76.5%(39/5 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27,P=0.011)。治疗后,治疗组LVEDD[(50.25±6.82)mm比(57.12±7.33)mm,t=-4.926]、LVESD[(44.13±3.63)mm比(46.20±4.05)mm,t=2.733]均小于对照组(P〈0.05),LVEF[(45.57±7.30)%LL(41.14±6.22)%,t=3.312]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75.10±12.24)ng/L比(68.54±11.34)ng/L,t=2.820]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2.11±0.41)mg,L比(3.05±0.63)mg/L,t=8.992]、BNP[(82.02±21.13)pegL比(122.35±30.52)pg/L,t=7.810]及cTN I[(0.25±0.08)pg/L比(0.37±0.10)μg/L,t=6.73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赤石脂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
孙传学崔艳艳孙桂芳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功能
一种用于健康管理检测的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健康管理检测的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及检测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柜体以及显示器,显示器设置在柜体内部,柜体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丝杆,柜体内部上侧设置有活动架,丝杆与活动架螺纹配合,活动架上表...
孙传学崔艳艳
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 My BP-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MI患者作为AMI组,其中发病时间<4 h 21例,发病时间≥4 h 29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受试者血清c My BP-C、心脏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水平,并分析AMI患者血清c My BP-C、c Tn I、Myo与年龄、发病时间、体质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血清c My BP-C、c Tn I、Myo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06±16)μg/L比(18±6)μg/L、(10.76±3.32)μg/L比(0.031±0.003)μg/L、(122±33)μg/L比(23±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时间≥4 h组患者血c My BP-C、Myo、c Tn I水平高于发病时间<4 h组[(109±17)μg/L比(76±9)μg/L,(11.67±3.72)μg/L比(0.042±0.006)μg/L,(130±33)μg/L比(93±16)μg/L,P<0.01]。PCI术后患者血c My BP-C水平低于入院时[(59±11)μg/L比(107±16)μg/L,P<0.01],PCI术后患者血c Tn I、Myo水平高于入院时[(33±6)μg/L比(11±3)μg/L,(136±35)μg/L比(122±33)μg/L,P<0.01];血c My BP-C、c Tn I、Myo与AMI发病时间均呈正相关(P<0.05);血c My BP-C、c Tn I、Myo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 My BP-C可以作为AMI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还可作为评价PCI术早期效果的指标。
孙传学孙桂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CARDIACTROPONIN
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厚度间的关系。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50例,均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0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对照组(20例患者)造影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分析冠状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单支病变患者、多支病变患者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多支病变患者IMT厚度、钙化斑块发生率、纤维斑块发生率等指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病情与IMT值成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67,P<0.0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诊断中颈动脉钙化斑块阳性预测值90.86%,纤维斑块阳性检测率84.32%。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高频超声检查可充分显示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状况,为医师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状况提供信息指导,进而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临床诊断提供间接指标。
董永政马逸孙传学曾昭霞张玉梁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MRI确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例
2004年
孙传学
关键词:MRI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梗塞心内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