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玉侠
- 作品数:27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辐射防护研究
- 孟庆华孔玉侠马永忠万玲娄云
- 关键词:辐射防护
- 文献传递
- 北京地区应对日本福岛核事故污染的监测技术措施与效果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针对日本福岛核事故采取相应的监测技术措施以掌握北京地区放射性污染水平,为评估事故对该地区居民产生的健康影响提供技术基础。方法确定核污染监测的内容和目的 ,制订核应急监测技术方案,依据核应急监测相关技术规程,结合GB18871-2002、GB/T5750.13-2006和GB14883.9-1994等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对样品或对象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本底调查与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大气环境等在事故前不存在明显的人工放射性污染;事故期间的应急监测揭示了本地区空气等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对99名从日本归国人员进行的表面放射性污染检测中未发现污染超标人员。结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应对福岛核事故中采取的监测技术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坚持开展事故后期影响的持续观测仍是非常必要的。
- 马永忠娄云万玲李慧娟孟庆华孔玉侠朱维杰武大鹏冯泽臣崔力萌
- 关键词:福岛核事故应急监测放射性污染
- 北京市环境空气放射性水平的测量与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环境空气放射性水平及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12月期间,以SNOW WHITE大流量采样器进行空气样品收集,连续24 h采样,以TBM-3S测量仪对收集的样品滤膜表面进行表面放射性测量,将测得结果分别与空气质量等级、大气中PM2.5、PM10颗粒物浓度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37个大气气溶胶滤膜样品的表面放射性水平为(1.051~2.831)Bq/cm2,平均值为1.802 Bq/cm2;不同空气质量等级间比较大气中放射性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颗粒物浓度间比较大气中放射性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监测期间,空气质量及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的变化,未引起大气中放射性水平的变化,空气质量与大气放射性水平不相关。
- 王宏芳娄云冯泽臣白斌孟庆华翟曙光张泓王欢孔玉侠马永忠
- 关键词:放射性空气质量指数表面污染PM2.5
- 北京奥运场馆外照射辐射剂量水平调查
- 2007年
- 李桂云王文海孔玉侠孟庆华马永忠
- 关键词:外照射场馆安全保障体系
- 日本福岛核事故所致北京地区放射性污染的监测与分析
- 目的:调查日本福岛核事故所致北京地区的放射性污染情况,为政府制订及时有效的防控策略和处理机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启动核应急监测体系,按照相应的监测规程和技术规范对北京地区的空气、雨水、地表水和蔬菜的放射性污染水平进...
- 娄云万玲马永忠李慧娟孟庆华孔玉侠朱维杰武大鹏崔力萌
- 关键词:放射性污染应急监测
- 文献传递
- 北京市环境空气样品外照射辐射水平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外照射辐射水平与空气质量的关系,及时发现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放射性污染,为建立人群健康监护体系和有效的污染防控策略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某院5层设置固定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使用Snow White大流量采样器收集2024年1—2月期间28个监测日的大气气溶胶样品,每日连续20~24 h采样,使用TBM-3S型测量监测仪测量样品滤膜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分析样品的辐射水平与当日空气质量指数(AQI)、PM_(2.5)和PM_(10)的变化关系。结果2024年1—2月随机抽取28个监测日空气样品的外照射辐射水平范围值为2.10~7.18μGy/h,平均值为(4.72±1.28)μGy/h,样品外照射辐射水平与AQI、PM_(2.5)和PM_(10)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0329、0.0135和0.044。2017年38个监测日样品外照射辐射水平范围值为2.52~6.83μGy/h,平均值为(4.46±1.29)μGy/h,2024和2017年两组样品外照射辐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8,P>0.05)。结论北京市大气气溶胶滤膜样品外照射辐射水平与空气质量无直接关系。空气样品外照射辐射水平是环境空气放射性污染监测的可靠指针,应持续进行监测。
- 白斌孟庆华王欢王宏芳孔玉侠冯泽臣俞君孙亚茹朱维杰马永忠
- 关键词:环境空气外照射空气质量
- 一种用于液氮罐的防泄漏护罩
- 本发明涉及液氮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氮罐的防泄漏护罩,包括:可相互组合的罩体与底托、夹板、温度传感器、力传感器、中控模块与语音模块;罩体的顶部为平面且开设有补氮枪卡接口,罩体的底面为圆形且罩体的底部边缘相对设置有...
- 孟庆华马永忠王宏芳孔玉侠白斌
- 大气放射性气溶胶连续监测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介绍了大流量空气采样器用于北京地区大气放射性气溶胶进行连续监测的情况,给出了大流量空气采样器用于大气放射性气溶胶进行连续监测最小可探测活度、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的计算方法,并且分析了几种典型人工核素的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以及影响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的因素。
- 王文海李慧娟娄云孟庆华张泓万玲马永忠李雅春杨勇周海伟孔玉侠
- 关键词:放射性气溶胶
- 某企业^(125)I粒籽源生产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测量与分析
- 2025年
- 目的调查某企业^(125)I粒籽源生产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和内照射剂量,为准确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某企业^(125)I粒籽源生产现场和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使用AT1121型X、γ剂量率仪测量放射工作人员热焊、清洗粒籽源等操作点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估算人员所受的外照射剂量;采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测量放射工作人员特定周期内所受外照射剂量,对两种方法获得的人员受照剂量进行对比分析。使用RG⁃50型空气采样器及TC⁃30型碘盒采集工作场所空气,用BE5030型高纯锗γ能谱仪对空气中放射性核素^(125)I的活度浓度进行检测,估算放射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依据《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9)和《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9-2016)等标准对人员受照剂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测估算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年受照剂量最大为24.5 mSv,各工作岗位外照射最大受照剂量为2.61 mSv/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最大为2.42 mSv/年,考虑到实际工作轮岗情况,与实测估算值基本一致;各工作岗位内照射所致待积有效剂量估算最大值为1.55 mSv,可达相应岗位外照射剂量估算值的17倍。结论^(125)I粒籽源生产过程中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受照剂量较高,应有效加强手部的防护措施。同时,放射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不可忽视,应加强场所通风,并重视规划气流流向,对场所空气中^(125)I活度浓度进行定期监测。
- 孟庆华孔玉侠白斌马永忠
- 关键词:Γ能谱外照射内照射
- 血液辐照仪的防护性能检测与安全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掌握血液辐照仪的放射防护状况,为血液辐照工作的安全有效开展提供指导。方法以1台拟投入使用的XHBRI-1000型血液辐照仪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对设备的防护性能指标和安全设施系统进行查验和分析。结果初装血液辐照仪静止状态下的泄漏辐射水平偏高,改进局部屏蔽后,静止状态和工作状态时设备表面的最高泄漏辐射剂量率分别为0.62μSv/h和0.17μSv/h,满足出厂指标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设备的辐射安全设施符合"故障-安全"原则,具有多层次的纵深防御体系。结论该血液辐照仪的局部屏蔽改进措施是合理而有效的,但在常规运行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经常性的自检自查,防止发生辐射安全事故。
- 俞君万玲娄云翟曙光孔玉侠冯泽臣马永忠
- 关键词:安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