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119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薄荷离体培养、无性系变异与经济性状改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998年 以薄荷品种“73-8”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比例NAA和BA的B5培养基上进行细胞脱分化、植株再生和微繁殖。73-8的愈伤诱导率约90%,植株再生频率约5%,共获150个无性系。田间观察表明,无性系在单株鲜重、开花期、分枝数和落叶对数等农艺性状上存在广泛变异,在出油率和含脑量上亦有较大变异,同时出现一些较好株系。头刀最高出油率比对照(原始73-8)提高近3倍,二刀最高出油率比对照提高27.77%;头刀最高含脑量比对照提高10.86%,二刀最高比对照提高8.16%。 薛启汉 陈游 姜晓红 张晓光 金兆宁 吕东梅关键词:薄荷 离体培养 体细胞 无性系变异 小麦抗感赤霉病品种的RAPD分析初报 被引量:6 1993年 采用RAPD技术,用112个随机引物对小麦抗感赤霉病品种苏麦3号和88-128的基因组进行DNA扩增,有4个引物在两者中检测到稳定的多态性,为F_2群体的进一步分析及基因定位奠定了基础;另外用24个引物对宁麦3号及具体细胞无性系895004进行RAPD分析,发现有1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两者间有差异,初步证明895004无性系是在DNA水平发生了变异,这一多态的DNA片段可能与抗赤霉病性有关。 沈晓蓉 许仁林 姜晓红 蒋宁 陆维忠 张忠廷 王斌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抗病性 杂交稻恢复系同工酶提纯复壮的效果 1991年 按照酯酶同工酶酶谱类型分离并提纯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的9个不同选系,所配制的杂种之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但各种酶谱类型选系的杂种平均产量都超过对照生产种。其中酯酶同工酶5A型所配的杂种产量最高,平均比对照增产9.19%,6A型所配杂种平均增产6.66%,5·6A型所配杂种增产6.5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同工酶技术提纯杂交水稻恢复系所起到的复壮效果,也再次证明水稻杂种酯酶同工酶5·6A互补与杂种优势之间存在相关性的论点。 师素云 刘蔼民 许仁林 姜晓红 薛启汉 仲肇康关键词:杂交稻 恢复系 同功酶 小麦种子醇溶蛋白电泳法 被引量:1 1989年 小麦品种一般可根据其籽粒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但对许多外部形态极为相似的品种就难以辨别,采用小麦醇溶蛋白质电泳分析便可解决此问题。 小麦醇溶蛋白具有正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全部向负极移动,通过特异染色可形成电泳条带,即图谱。小麦不同品种所持有的醇溶蛋白不同,电泳图谱也不相同。因此可用于对小麦品种的鉴定。电泳方法鉴定小麦品种比常规形态学方法省时省力,且不受生长环境的形响,是研究小麦品种资源和进行小麦育种的有效手段。 姜晓红 师素云关键词:小麦 种子 醇溶蛋白 电泳法 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萌发种子α-淀粉酶活性及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996年 以0.10%~0.50%的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chitosan)处理玉米种子,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实生苗株高,并表现出与浓度有关。萌发种子胚乳的α-淀粉酶活性、α-淀粉酶同工酶及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能加速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淀粉的水解,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养分,有利于幼苗生长。 师素云 薛启汉 王学臣 刘蔼民 姜晓红 吴纪中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 玉米 叶绿素 汕优酶选63的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1993年 汕优酶选63是以用同工酶法提纯的酶选63为恢复系与珍汕97不育系配制的杂交一代水稻.酶选63是酯酶同工酶酶谱单一的5A型,与6A型酶谱的不育系珍汕97杂交,所得汕优酶选63的酶谱为5·6A互补型酶谱,其纯度可以用同工酶方法在室内很快鉴定出结果.用酶选63制种可提高制种产量,所以许多制种单位都逐步用酶选63代替了原来的明恢63,1992年仅我省就用酶选63制种1.6万多亩.随着汕优酶选63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它的产量水平及其栽培措施就成了生产者所关心的问题.自1990年以来。 师素云 薛启汉 姜晓红 刘蔼民 许仁林 仲肇康关键词:水稻 杂交稻 栽培 水稻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谱上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33 1992年 以02428/Balilla//南京11三交F_1群体为材料,对利用染色体特异的RFLP标记进行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定位作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该群体中单株小穗可育率呈双峰分布,高结实株与低结实株之比符合1:1分离规律,说明水稻广亲和性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所用7个已定位于第6染色体的探针中,RG213和RG138在02428与另两个亲本之间表现多态性;广亲和基因与Est-2、RG213、RG138、C基因4个位点间均表现极显著连锁关系,交换值分别为5.9%,7.9%,9.7%和10.3%。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上位置的初步确定为进行该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以及该基因的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刘蔼民 李和标 张启发 姜晓红 师素云 杨官品关键词:水稻 基因 亚种间杂交 南方小麦品种的谷蛋白及醇溶蛋白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12 1991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SDS-PAGE测定南方冬麦区10个省(市)主要小麦品种的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并探讨与加工品质的关系。通过15个品种的分析比较,初步看出不同小麦品种胚乳的谷蛋白亚基的组成、数目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某些特殊蛋白亚基与烘烤品质的关系较为密切。 姜晓红 师素云 马兆祉关键词:小麦 谷蛋白 醇溶蛋白 PAGE 基于InDel标记的杏鲍菇遗传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1 2023年 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标记作为快速鉴定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方法之一,因具有对检测设备要求低、简单易行、成本低,且共显性遗传、变异稳定、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在医学、动植物遗传学的群体遗传分析、基因定位及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为评价我国杏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加快杏鲍菇遗传育种工作进程,通过比对杏鲍菇已公布的基因组组装数据,开发30~200 bp InDel标记便于常规电泳检测,随机选取合成36对引物对收集自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国内企业和市场的65份杏鲍菇菌株进行验证,筛选出25对有效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UPGMA聚类树。结果表明,65份供试菌株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362,在相似系数0.616时可分为5个类群。 姜晓红 朱家漘 孙忠刚 曲绍轩 马林 李辉平关键词:杏鲍菇 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评价 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其保持系蛋白质多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992年 应用单向SDS—PAGE结合蛋白质铬银染色技术对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和其保持系的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的蛋白质多肽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系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生殖器官(穗子)上的差异比营养器官(叶片)上的差异更为显著。在成熟穗上,叶绿体可溶性蛋白不育系有25条带,保持系仅16条带,两者间有19个多肽不同;线粒体可溶性蛋白不育系有28条带,保持系比不育系少30.1和21.8KD两个多肽;细胞质可溶性蛋白丙酮沉淀物的水溶性蛋白组分不育系有24条带,保持系为29条带,两系间却有7条多肽存在差别;细胞质可溶性蛋白丙酮沉淀物的SDS-增溶性蛋白组分不育系有18条带,保持系只有11条带,两者间亦有7条多肽出现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水稻野败型CMS表型的表达可能需要较多个基因的启动和关闭,既与叶绿体和线粒体有关,还涉及到核基因组的作用。 许仁林 姜晓红 师素云 刘蔼民 易琼华关键词:水稻 胞质雄性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