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跃亭
- 作品数:34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射击次数的编队防空队形优化配置被引量:2
- 2014年
- 为解决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中抗击多方向来袭目标流的队形部署优化问题,提出了以编队对来袭目标流的综合射击次数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方法。将编队总射击次数分解为零航路捷径和非零航路捷径下的射击次数之和,利用射击次数与、杀伤区纵深、队形配置向量之间的约束关系,给出了计算方法。以一字队形为例,建立了队形部署优化模型。
- 翁璐姚跃亭刘剑锋孟凡磊
- 关键词:射击次数
- 最大生存概率下的编队防空目标分配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为研究编队目标武器分配方法,分析了编队防空体系在作战过程中武器系统火力单元状态、分配决策矩阵和目标序列状态的动态更新形式,建立了以编队生存概率最大为最优函数的动态目标分配优化模型。描述了仿真环境,运用不确定目标序列对分配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情况,得到的关于集火、转火射击和优先分配策略对模型的工程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赵建军姚跃亭王毅
- 改进遗传算法的防空目标分配被引量:2
- 2010年
- 对防空目标分配的前提、原则和分配模型假设条件进行分析,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防空目标分配模型,针对二进制编码不利于处理约束条件的缺点提出十进制编码的染色体表示策略,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优化。设定初始条件后,基于遗传算法的原理,对改进后的防空目标分配模型进行MATLAB仿真,然后用改良圈算法和海明距离对初始种群的产生进行改进,引入Logistic混沌序列对交叉算子进行改进,并且用按个体适应度大小排序的选择算法来代替赌轮选择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简单遗传算法相比,遗传算法改进合理,搜索到全局最优解的概率提高到了90%以上,收敛速度大大增加,相较于模拟退火和禁忌搜索算法,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能够以非常少的进化代数,极少的时间消耗达到较高的搜索概率,效率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
- 姚跃亭赵建军吴修振
- 关键词:改进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禁忌搜索
- 基于改进EMD方法的系统误差分离方法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针对测量中系统误差存在复杂的变化规律,将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用于系统误差分离过程,突破传统分离方法限制。采用基于波形相似度的端点延拓方法有效抑制端点效应;基于累计方差贡献率的分解停止准则,合理确定停止时机。仿真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在系统误差分离中效果较好。
- 姚刚赵建军姚跃亭任喜
- 关键词:端点效应
- 耦合杀伤区射击次数与舰艇间距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研究了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中满足一阶耦合杀伤区对来袭目标射击次数要求的编队舰舰间距配置问题。依据耦合杀伤区的概念,运用几何三角关系和解析法分析了一阶和二阶耦合杀伤区的纵深计算方法。并对给定杀伤区纵深的单舰和协同舰射击次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射击次数模型及受目标投弹圈影响的耦合杀伤区纵深约束条件。对不同入射舷角的目标、不同速度的导弹类目标和不同高度、速度的飞机类目标3种情况下的射击次数与间距关系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编队近程防空队形的间距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 姚跃亭赵建军杨利斌刘林密
- 关键词:射击次数
- 舰舰协同防空的舰空导弹杀伤区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针对舰艇编队协同防空时的耦合杀伤区形状及纵深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定量地对编队耦合杀伤区进行简化描述。分析了单舰对典型目标的杀伤区特性,探讨了舰艇编队的典型防空队形,研究了纵向上递阶多层次、横向上同阶耦合的"递阶封闭圈原理"。以一阶耦合杀伤区为重点,依据攻击目标的不同,将其分成相对航路捷径为零和相对航路捷径均非零两类情况建立了耦合杀伤区纵深的计算模型,并扩展到了高阶耦合的情况。研究了耦合杀伤区与舰舰间距和来袭目标进攻舷角等参数的相互关系以及灵敏度。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符合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姚跃亭赵建军刘林密崔伟成
- 基于WPN9000的某照射器相位噪声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1
- 2008年
- 相位噪声和幅度噪声是电子测量中的1个重要指标,相噪和幅噪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为完成某导弹武器系统照射器高频信号的参数检测,分析了WPN9000对相位噪声进行检测的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提出了基于WPN9000的某照射器信号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检测系统的结构组成,说明了照射器信号参数检测过程,对GPIB接口卡进行了开发,并对操控软件的组成及操作流程进行了深入说明。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能够满足实际测量需要。
- 赵建军姚跃亭陈红兵王校锋
- 关键词:相位噪声
- 多传感器、光电结合的某自动对准系统设计
- 2008年
- 设计了一套完成照射器检测天线对照射器的自动对准过程的系统。系统以电对准和光学对准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多传感器技术、GPS定位及测姿技术、无线数据传输以及多通道实时视频采集技术完成了系统设计。系统中,以GPS接收机分别测量检测设备和被测照射器的GPS坐标,通过计算得到两者的相对航向,利用测姿设备完成两者的姿态测量,得到相对俯仰角,从而完成检测天线对照射器在航向和俯仰两个方向上的初步对准。之后,利用光学对准系统对被测照射器电磁波的最大功率方向进行精确对准。利用Lab Windows/CVI 6.0和EVC完成了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王校锋姚跃亭张广超杨阳梁翔羽
- 关键词:多传感器
- 一种动目标信号再辐射测距精度标校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目标信号再辐射测距精度标校设备,包括天线,所述天线的输出端与收发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收发开关的输出端与放大器一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放大器一的输出端与耦合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耦合器的输出端与变频模块...
- 杨利斌赵建军王毅袁胜智姚跃亭桑德一姚刚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时序脉冲编码的无线电应答标校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序脉冲编码的无线电应答标校设备,包括无线电应答标校设备主体,所述无线电应答标校设备主体由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地址解码控制启动电路和标校安装支架组成。本实用新型空中应答信号编码格式独特,不易破解,...
- 赵建军欧阳中辉杨利斌王毅姚跃亭桑德一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