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倩瑜

作品数:27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地中海贫血
  • 9篇贫血
  • 7篇育龄
  • 5篇妇女
  • 4篇细胞
  • 4篇基因
  • 4篇基因诊断
  • 4篇夫妇
  • 4篇病毒
  • 3篇育龄夫妇
  • 3篇孕前
  • 3篇红细胞
  • 3篇白带
  • 2篇型别
  • 2篇阳性
  • 2篇药物敏感
  • 2篇育龄妇女
  • 2篇育龄人群
  • 2篇孕妇
  • 2篇支原体

机构

  • 25篇东莞市计划生...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省计划生...

作者

  • 25篇姚倩瑜
  • 16篇钟鸣
  • 11篇莫清萍
  • 10篇刘惠
  • 8篇姜碧
  • 8篇叶泳
  • 3篇杨琳
  • 3篇黄健初
  • 3篇卢海珍
  • 2篇叶庆娟
  • 1篇方俊宇
  • 1篇李远慧
  • 1篇潘涛
  • 1篇李铭臻
  • 1篇江莲珍
  • 1篇陈淑贞
  • 1篇张文华
  • 1篇徐宏甲
  • 1篇邱建国
  • 1篇廖伟英

传媒

  • 10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倍体分析系统对宫颈癌普查的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进行宫颈癌普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411名宫颈癌普查的妇女用宫颈刷取材,进行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巴氏染色行常规细胞学检查,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对DNA染色片进行自动扫描诊断。结果 参加普查妇女中,常规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384例(8.71%),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检查发现异常114例(2.58%)。其中有68例妇女行宫颈组织学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发现3个以上〉5倍体细胞为标准筛查CINⅡ以上宫颈病变的敏感性为78.57%,而常规细胞学方法则为54.76%。结论 用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进行宫颈癌普查能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
姚倩瑜杨琳
关键词:DNA指纹法宫颈肿瘤细胞遗传学分析
东莞市36807例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东莞市待孕妇女TORCH中3项的感染情况,以加强一级预防、降低胎儿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符合东莞市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36 807例育龄妇女进行TORCH筛查,包括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及弓形虫(TOX),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RV-IgG阳性率为94.22%,CMV-IgM阳性率为0.40%,CMV-IgG阳性率为93.62%,TOX-IgM阳性率为0.18%,TOX-IgG阳性率为11.45%。结论了解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有利于指导其选择合适的妊娠时间,减少TORCH感染所致出生缺陷。
钟鸣姜碧姚倩瑜刘惠叶泳韦思似莫清萍
关键词:孕前检查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
盐水稀酸稀碱三步法在白带检查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采用盐水稀酸稀碱三步法化验白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74例外阴瘙痒患者的白带样本,所有样本均采用盐水稀酸稀碱三步法、生理盐水涂片法及革兰染色法化验。将三种化验方法的化验结果进行比较,对滴虫、霉菌的检出准确率进行评估。结果盐水稀酸稀碱三步法化验霉菌、滴虫的检出率81.6%明显高于革兰染色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的65.5%、4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4、16.454,P<0.05)。生理盐水涂片法化验霉菌、滴虫的检出率高于革兰染色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2,P<0.05)。结论盐水稀酸稀碱三步法化验白带中霉菌、滴虫的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钟鸣姚倩瑜叶泳刘惠韦思似
关键词:白带检查
较高浓度人工臭氧影响人体外精子活动率的分析
2010年
目的研究较高浓度臭氧和不同浓度臭氧对人离体精子的毒性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来我中心寻求体检和医疗服务的男性,年龄在18~35岁之间。精液准入标准:精液常规精子活动率≥30%;密度≥20×106/ml;体积≥2ml。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结果较高浓度的臭氧会对精子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致使精子的活动率明显下降;臭氧对精子活动率的毒性作用受臭氧浓度的影响。结论臭氧对精子的毒性作用机制复杂,阐明臭氧对精子的毒性作用可以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
莫清萍徐宏甲姚倩瑜钟鸣黄健初
关键词:臭氧精子活动率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10
2017年
为选择一种准确度较高的梅毒检验方式,临床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酶联免疫吸附法疾病检测有效性进行观察。选取检查为梅毒感染的24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150例入院进行健康检查,梅毒检测为阴性者为对照组,按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抽取静脉血取血清,观察1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观察2组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法进行检测,观察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对疾病检查准确度进行评估。观察1组检查准确度为95.6%,明显高于观察2组的84.3%,观察1组诊断准确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指差别无意义(P>0.05),观察2组较观察1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高(P<0.05)。ELISA法、TRUST法对临床梅毒感染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前者诊断准确度高于后者。
钟鸣姚倩瑜刘惠叶泳韦似思
关键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
应用不同方法在新婚夫妇中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了解本市新婚夫妇地中海贫血筛查情况。方法对7778例接受检查的新婚夫妇用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法(MCV)、红细胞脆性一管定量法(一管法)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对筛查阳性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反向点杂交技术(RDB)确诊检测。结果MCV法检出率16.8%(1308/7778),一管法检出率14.2%(1106/7778),进一步确诊的150例用PCR及RDB检测α、β地贫基因,阳性符合率为85.8%。结论使用MCV法、一管法两法串联试验,经PCR检测结果表明,串联试验符合率达85.8%,比并联试验符合率26.09%更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莫清萍姚倩瑜钟鸣叶庆娟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红细胞指数PCR筛查分析新婚夫妇阳性符合率
东莞地区26906对育龄夫妇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初步了解东莞地区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患病率及其基因类型,加强该地区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筛查工作以预防重症地贫患儿的出生。方法通过检测26 906对育龄夫妇外周血的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脆性(一管法)进行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对筛查阳性者送广州金域检验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对夫妇双方筛查同为阳性者的夫妇同时送广东省计划生育科研所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 26 906对育龄夫妇中,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筛查阳性者6891例,红细胞脆性(一管法)筛查阳性者3717例。其中6973例接受α、β地贫基因检测,确诊a地贫3328例(6.18%),β地贫1493例(2.77%),α、β复合地贫135例(0.25%),筛查阳性诊断率分别为71.5%;85%。结论东莞地区是地贫高发区,人群携带率也较高,其α、B地贫基因型分布的特点符合中国南方地区的基本特点。对育龄人群进行地贫的筛查和基因诊断,是预防重型地贫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钟鸣姜碧刘惠姚倩瑜叶泳韦思似莫清萍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
东莞地区育龄人群MCV与RDW检测值与地中海贫血相关性的回顾性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和探讨育龄人群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地中海贫血类型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MCV和RDW-CV,筛选出疑地贫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反向点杂交技术(RDB)进行地中海贫血分型。结果 MCV<60fl且RDW-CV>15%疑地贫者中,α型地贫只有4例,占8.7%,β型地贫有38例,占82.6%;MCV>60fl且RDW-CV<15%的疑地贫者中,α型地贫有172例,占67.7%,β型地贫只有6例,占2.4%;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育龄人群进行血常规检查,其MCV和RDW值作为地中海贫血的简便可行的筛查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姚倩瑜卢海珍陈淑贞江莲珍张文华刘惠钟鸣莫清萍
关键词:育龄人群红细胞平均体积地中海贫血
继发性不育妇女支原体检出率及药物敏感状况分析
2007年
黄润明姚倩瑜
关键词:继发性不育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
东莞地区育龄妇女孕前TORCH检查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育龄妇女孕前TORCH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参加东莞市免费孕前检查的1 834例育龄妇女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的IgM、IgG抗体和风疹病毒的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1 834例受试者中未检出有弓形虫IgM感染,巨细胞IgM阳性3例。弓形虫-IgG、风疹病毒-[gG、巨细胞病毒-IgG阳性例数分别为290例(15.8%)、1 667例(90.9%)、1 424例(77.6%);各镇区TORCH-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RCH感染与优生优育密切相关,应加强育龄妇女的宣传教育和孕前筛查。
姚倩瑜姜碧李远慧张水清黄雪莲钟鸣刘惠莫清萍
关键词: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育龄妇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